第七十四章易鼎(二)(3 / 3)

劉裕的皇室殺手之名早已瘋傳內外,那麼對於司馬家,劉裕會放他們一馬嗎?這一點顯而易見的,肯定沒有。其實自劉穆之死後,劉裕身邊就沒有一個值得他信任的心腹重臣來幫他出謀劃策,行事也就比較武斷粗糙,其中有一點就是喜歡大赫天下,這一點被後世的許多史官詬病,劉裕他甚至喜歡在自己完成每年例行的祭天以後,就進行全國範圍的大赦。所以更不要說很多真正重要的日子,比如他的生日,他登基的日子等等了。

再一個就是劉裕殺了前朝皇帝司馬德文,這一條是也是史上對他最為不滿的一個原因。因為從上古以來中國曆朝曆代的君主都沒有屠戮前朝皇室的例子,也沒有殺死廢帝的例子,畢如魏代漢的曹丕,晉代魏的司馬炎,再甚至於劉裕的前任桓玄,他們都沒有殺前朝皇帝的先例,至於五胡亂華後,劉聰殺司馬熾與司馬鄴自然是不算的,他是匈奴人,可算不到漢人裏麵去。

隻是司馬德文很不幸,他遇到了皇室殺手劉裕,劉裕出身寒微,以軍功起家,自然也就沒有那些世家們的深厚底蘊,再說劉穆之死後,他找不到一個讓他放心的重臣來托孤,再一個前文有說過,劉裕的年紀不小了,他的兒子還沒有長大,他不能留下這麼一個大禍患給自己的子孫。所以仔細思量之後,劉裕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拭探。

因為司馬德文怎麼說也是前朝皇帝,現在宋朝的臣子以前也是晉朝的臣子,就算是要殺這個過程也要隱秘,也要讓人瞧不出破綻。劉裕立即找來心腹大臣張邵的兄長張偉,張偉以前是琅瑯王郎中令,也是司馬德文的老部下了,給了他一壺毒酒,讓他找個機會去毒死司馬德文。

這個張偉也算是個大丈夫,他拿著這壺毒酒一路走回家,想想自己作為臣子怎麼能做出毒死前君主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了?他覺得這個事情不能做,但是不做的後果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不保,張偉也是猶豫再三,他可能也想到了,自己就算順利毒死了司馬德文,最事的結果也就是被劉裕找個理由殺掉,反正都是死,不如自己喝了這壺毒酒,以後還能有個忠義之名。於是,張偉回到家中就服毒自盡了。

司馬德文其實也是個聰明人,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要知道現在零陵王府是由劉裕的親信冠軍將軍劉遵考負責“保衛”,他知道劉裕是不會放過自己的,他為了防止劉裕毒殺自己,讓自己的老婆禇妃親自做飯給自己的吃,並且他要禇妃在自己的床前煮飯燒湯,自己能夠隨時看到,這樣謹慎的行為讓司馬德文又暫時幸運的躲過了劉裕的暗殺,多活了幾個月。

劉裕執政的第二年,估計他也覺得自己的身體不行,知道自己萬一倒下去,如果司馬德文在,很可能自己辛苦創下的基業就無法傳承下去了,於是就下了狠心,他讓司馬德文的小舅子禇淡之和他的哥哥禇叔度前去看禇妃順便殺掉司馬德文。

禇淡之和禇叔度沒有讓劉裕失望,他們用自己引出了禇妃,然後讓伏兵翻牆入宮逼司馬德文服毒自殺,司馬德文小心謹慎隻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所以怎麼可能隨意的服毒自殺呢?於是他就說自己是佛教徒,佛教的教義是自殺而死的人,再世投胎將不能輪回為人的理由,拒絕服毒自殺,不過這種文人的道理,怎麼可能說服一群靠刀頭舔血為生的兵老爺呢?這些士兵一擁而上用被子悶死了司馬德文。

司馬德文死後,劉裕率領文武百官親臨朝堂吊唁了三天,為不幸逝世的零陵王召開了一個隆重的追悼會,而更嚴重的後果是此後中國朝代更替的時候,皇室的後代都成了新立王朝的犧牲品,這第一個受難的就是劉裕的子孫,願來生不再生於帝王家,從此也就成了一句廣為流傳的精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