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居然敗了,聽到這個消息的後秦東平公姚讚大喜過望,他馬上派了劉裕的死敵,司馬國璠出使北魏,讓一路尾隨劉裕而來的後秦大軍沿著黃河北岸西進,逐漸靠近晉軍的身後,不過這個時候的北魏大軍並不敢直接攻打劉裕的部隊,他們隻是在等待劉裕久攻不下退兵的那個時機,到時候可以趁勢追殺,這樣擊敗劉裕的可能性就大增。
北魏的軍隊前些日子才敗於劉裕之手,從上到下無論是大將還是士兵對於劉裕那是相當的忌憚,隻不過這次劉裕的手下進攻蒲阪城失敗,也讓北魏的人膽氣一壯,原來劉裕的手下也不是神,他們也會犯錯誤。隻要劉裕犯了錯誤,那麼的機會不就來了麼?
至於身後多了許多打醬油的看客,晉軍上下都有些擔心,因為那些看客不是平常人,而是拿著刀槍,穿著盔甲的北魏士兵,雖然這些士兵現在比起以前要安份了許多,這自然是因為劉裕的存在他們才會那麼乖,但是萬一晉軍有什麼錯誤的決策,或是戰事不利,他們想必也會不介意對於晉軍的不利處境來個雪上加霜的。
尤其是現在朱超石攻打蒲阪城失利而回,無論是後秦,北魏還是晉軍上下都在看著劉裕要怎麼解決這個難題,這種情況之下,劉裕和他手下的將領都知道,如果久攻不克,對於戰局實在不利,加上這幾日是夏秋之交,渭河的水位大漲,龍驤將軍王鎮惡,便請求率領一支偏師從黃河開進渭水,然後直趨長安,隻要長安一破,那麼後秦也就亡國了,至於其他各地的一些什麼強關守也是白守。
經過仔細考慮之後的劉裕,同意了王鎮惡這個有些冒險的計劃,如果成功那自然什麼都好說,如果不成功那王鎮惡所部就會因為孤軍深入敵人的地盤,就是想要後退也沒有門路了,此時後秦的關東之地雖然都已經被晉軍所奪,但是此時長安周邊各處關鍵的地方,都有著後秦的後馬守著,比如後秦皇帝姚泓集合了上次戰敗的殘兵守在灞上,恢武將軍姚難駐防香城(注:今陝西大荔縣東南),東平公姚讚所率的秦軍主力在鄭城(注:今陝西華縣)。
王鎮惡率領的水師一入渭河,便被河邊的秦軍所發現,王鎮惡手下使用的船隻是晉軍專門用來偵察敵情的艨艟鬥艦,這種艨艟鬥艦輕便好使,外麵的人看去,就是看不到有人駕駛,但是這個船隻卻可以自動行駛,而且這個速度還非常得快,比起後秦那些技術落後的小船可是快了許多。外麵的秦軍看了隻會驚歎,沒人怎麼可以行駛得這麼快,難道是什麼新式的戰船,或是像諸葛亮的那些木牛流馬一樣,不需要人力來操縱的奇物,再或是神人下凡?
後秦的皇帝姚泓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大驚失色,馬上給姚難和姚強下令,讓兩人阻擊渭河中的王鎮惡那一部人馬。隻不過恢武將軍姚難原本就準備放棄香城,向西撤退,趕往涇上(注:涇水注入渭水處附近),隻是王鎮惡知道後立即讓手下的人緊追不舍,此時奉了姚泓之令的鎮北將軍姚強也率領了數千軍民趕到此地,與姚難會師,然後兩人就一起封鎖了渭河的水道,準備與河中的王鎮惡大戰一場。
王鎮惡沒有親自出馬,隻是派出了自己的手下龍驤司馬毛德祖,一戰就攻破了兩人的防禦陣地,把兩人打得落花流水,姚強也在這一戰中被殺,姚難則是倉皇逃入長安,渭河水道前麵再也沒有什麼能夠阻擋王鎮惡前進的腳步,他離長安城也是越來越近。
差不多同一時間,劉裕也率兵向東平公姚讚駐紮的鄭城進逼,以掩護王鎮惡的行動,姚讚也承受不住劉裕的壓力,隻得退守灞水東岸,姚難戰敗而逃,姚泓一邊從灞上移師石橋(注:長安城北麵東側第一門洛門外的東北),然後調集了周圍所有的軍隊重新部署,力圖打一場長安守衛戰,具體的排兵情況如下,將軍姚丕把守渭橋(注:即中渭橋,在長安城北偏西,渭水之上),輔國將軍胡翼度屯兵石積(注:今陝西華縣西南),東平公姚讚原地布防於灞水東岸,姚泓自己則駐守於逍遙園(注:長安西北,當初姚興給高僧鳩摩羅什及其弟子們安排的講經之處),以自己這一點為中心,隨時策應指揮。此時後秦在長安附近還有數萬大軍,其勢不小。
王鎮惡率領的那隊輕裝水師駕駛艨艟鬥艦沿著渭水直向長安而去,這個看不到人,隻看得到船動的景像實在嚇壞了不少的後秦軍士,沿途守衛各據點的軍士嚇得落荒而逃,八月二十三日,王鎮惡的水軍就順利抵達了長安城外的渭橋之下,此時天色還是淩晨,加上時已近秋,太陽出來得也比較晚,外麵仍是漆黑一片,王鎮惡一聲令下,先讓士兵們吃飽喝足了,然後帶上所有的武器準備登岸,並且下了死命令哪個最後登岸就殺哪個,但是在登陸的時候也要小心行事,不得驚動不遠處的守軍。
晉軍快速而又悄無聲息地下船登岸,然後在岸上排成一個整齊的陣勢,等候王鎮惡的訓話,看到手下人都依令行事,王鎮惡很是滿意,隻是這渭河水流湍急,而那些艨艟鬥艦因為沒人打樁係好,就隨著河水的流向東去,倏忽之間就不見蹤影,看到這一幕的晉軍之中有些人就臉色發白了,這要是沒了船,我們還怎麼回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