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北伐後秦(八)(2 / 2)

考慮了許久,然後又做了許多的準備工作,在四月份的時候,劉裕終於決定動手了,他先是派遣白直隊主丁旿,也就是劉裕的貼身護衛,率領700多武士和一百輛戰車登上北岸,這些武士在距河岸一百步的地方,以戰車構築成新月形戰陣,以河岸作為月弦,新月形的外凸部分距離河岸隻有一百步,兩端則逐步向南收縮,與河岸相接,然後在每個戰車上布置七個武士,就這樣新月大陣的第一步完成了,而完成第一步後,晉軍就在陣中間豎起一麵白色牛尾做的標旗,向對岸的晉軍示意。

這個新月大陣被後人稱之為”卻月陣”,卻月者,缺月也。也就是彎月或是新月的意思,但是後人都要取一個響亮的名字才叫做卻月陣。

看到北岸飄起的白色標旗,在南岸早有準備的朱超石立即率領兩千大軍整船出發,然後快速登上北岸,進入到卻月陣的中間,然後每車分配二十人,這樣每輛從戰國之上就有了二十七人,當然這些士兵身上都攜帶有強弓利箭若幹,防禦盾牌若幹,並且還有超級重量武器大弩(這個大弩有可能是床弩或是前文水軍所用的萬鈞神弩改進而來)一百張,然後把大弩放在戰車之後,每輛戰車對應一具大弩,並且迅速在戰車之上安裝木板以抵禦敵軍的弓箭射擊。這下卻月陣的第二步就完成了。(是不是有些眼熟,劉裕在與南燕決戰的時候差不多也是這樣做的,隻不過這次人更少,弩具更加精良而已)

黃河北岸的北魏騎兵開始還有些嘻嘻哈哈地,看到晉軍運來了戰車也沒有阻止的意思,這次朱超石的兩千步兵一加入,就擺了一個很明顯的防禦陣型,到了此時他們哪裏還不明白晉軍的意思,那就是擺明車馬,等你來攻。

說句實話,北魏的騎兵在道武帝拔拓珪的帶領下,前些年在北方打得柔然不敢南下,後來又硬生生打散了強大無比的後燕慕容垂,就連後秦的姚興也在柴壁之戰敗於北魏之手,要說北魏的騎兵可以算得上是亞州無敵了,但是他們唯獨沒有和東晉交過手,這心裏麵對晉軍難免有些輕視,雖然劉裕這些年來威名不斷,戰無不勝,可是他們的確沒有把劉裕放在眼裏,他們相信在鐵騎的衝鋒之下,東晉的戰陣肯定會被他們的給撕得一稀裏嘩啦。

隻是主將沒有明確的命令,他們也沒有具體的動作,畢竟這次晉軍的人馬多了一點,要是真的引起兩國大戰那就不妙了,可是隨著後麵傳來,主將長孫嵩已經率領三萬大軍迅速趕來的消息後,這支北魏騎兵的首領一聲呼嘯,便帶著手下的人馬衝向了對麵的晉軍戰陣。

麵對來勢洶洶的魏軍騎兵,戰陣之內的晉軍冷靜無比,早在北伐南燕時,他們就感受過鮮卑鐵騎衝鋒的威力,這時再次看到心裏不像當初那麼驚訝,可能是陣內的統領朱超石看到進攻的魏軍數量太過稀少,所以命令手下的弓箭手放緩力道,十箭中射個二三個人下馬也就行了,其餘的人手中弓箭不停,但是箭支要顯得有些無力。

進攻的北魏騎兵一看晉軍的弓箭軟綿綿的毫無力道,就像是沒吃飯一樣,心裏大喜,他們都以為這些南人天生體弱,哪裏比得上我們鮮卑人,一個個地也在馬上還以顏色,隻是魏軍的弓箭雖然都有很有力道,瞄得也挺準,隻是晉軍人少,隻要往車陣後麵一躲就可以抵擋魏軍的齊射,完全不用擔心直射而來的箭支,魏軍對於晉軍的殺傷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兩軍交戰不休,從場麵上看殺得那是不分勝敗,魏軍後麵率領三萬大軍趕來的長孫嵩等人也離戰場沒有多遠了,聽到自己後麵的馬蹄聲響起,魏軍自然知道是大帥趕來了,一個個像是吃了興奮劑一樣,悍不畏死策馬撲向車陣,陣中的朱超石一看魏軍的攻擊力度加強,立馬下令還擊,陣中的晉軍馬上用強弓硬弩射出一陣陣密集的箭雨灑向對麵的魏軍,魏軍也不知道眨眼前晉軍還像一群溫馴的小綿羊,怎麼突然之間就變成了吃人的老虎了?魏軍措不及防頓時死傷慘重,中箭者紛紛慘叫著落馬。

後麵趕來的長孫嵩一看自己這邊的人被晉軍殺得沒剩幾個人了,馬上下令全軍出擊,三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全都是騎在馬上的騎兵,馬蹄奔跑之間,聲若洪雷,氣勢極為驚人,要是心裏脆弱的人看到千軍萬馬朝自己奔過來恐怕嚇也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