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姚泓對於他的叔公姚紹倒是十分信賴,馬上答應了他的進言,並且還說,叔公之言真乃安定社稷之良方啊。
其實姚懿他自己倒是沒有什麼非凡的能力,現在朝中的姚泓掌握的資源比他多了許多倍,最重要的是光是名不正言不順這一個理由就可以讓他身敗名裂,長安的聖旨一下,姚懿就知道他的如意算盤打不響了,而且長安的軍隊也正在朝著自己這邊進發,尤其是叔公姚紹,他居然也趕來了,雖然姚懿很不喜歡這個人,可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自己無論什麼方麵都比不上這個叔公,隻要叔公一到,自己肯定會無路可逃,有了先前姚宣被殺的例子,他不覺得自己投降了會有什麼好下場。
因此,姚懿把心一橫,馬上就在蒲阪(注:今山西永濟西,當時是後秦並州的首府)稱帝,並向自己管轄的河東各郡縣發布文告,同時征兵調糧,姚懿現在就是什麼也不想,先稱了帝再說,就算是隻當一天的皇帝,他也決定幹下去。可惜沒有理由的謀反從來就不會勝利,當年的朱老四要奪侄兒的皇位,還要說一個”靖難”的名號,姚懿嘛就隻能悲催了。
姚懿原來有一個手下是寧東將軍姚成都,他手下也有幾千的人馬,現在姚懿要謀反了,這位原來的手下馬上發兵攻打姚懿的地盤,而姚懿此時也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手下人沒有幾個人是肯支持他篡位的,等東平公姚紹一到,姚懿就成了甕中之鱉,這一次的謀反事件就快速平定下來,不過對後秦來說,這隻是虛驚一場罷了,還有更大的危機在等著它了。
公元417年元旦春節,也就是新年朝會的時候,姚泓看著滿朝的文武大臣突然悲從心中來,號啕大哭,現在的後秦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不斷,關東的晉軍節節進逼,就在前不久,姚泓又得到一個讓他頭暈目眩的消息,齊公姚恢造反了。
齊公姚恢原來鎮守於安定郡城,阻擋夏國劉勃勃的前進腳步,可是姚恢這時候就趁著新年之際,大火焚燒了安定郡城,讓整個安定郡城成了空城,然後帶著安定三萬八千戶百姓從北雍州殺奔長安,姚紹以前的計劃這時候得到了實施,隻是姚恢此次南下卻不是幫助姚泓抵擋晉軍,而是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自己也想過一把皇帝癮。
姚恢手下的軍隊常年同夏國的劉勃勃征戰不休,戰鬥力極為強大,後秦腹地的軍隊哪是他的對手,他所過之地,後秦國內的太守與將軍不是投降就是戰敗,盡管姚泓不斷增發援兵,可是還是阻擋不住姚恢的腳步。
此時姚恢的軍隊已經打到了離長安不遠的扶風郡(今陝西涇陽西北)了,當時的扶風郡與京兆尹、馮翊郡合稱長安的三輔地區,一時長安人心震蕩,眼看這姚恢的軍隊就要打入長安城了,他們能不慌嗎?可是此時姚恢犯一個大錯誤,他沒有立即兵發長安城,而是去進攻郿城(注:今陝西郿縣東北),這裏也駐紮著著朝廷的一路大軍,由鎮西將軍姚諶率領,姚恢怕後方不穩,決定先解決了這個不穩定的因素再說。
可是此時解決了蒲阪城的姚懿之亂後,姚紹率領的大軍聽聞姚恢正往長安城進發,馬上讓手下的軍隊星夜馳回長安,終於在姚恢快要兵臨長安城下的時候趕到了,有時候名聲這個東西確實有一點作用,對於東平公姚紹的戰績,姚恢那是心知肚明,他也沒有把握打贏這個叔公,於是就率領手下的軍隊駐紮在長安西北郊的靈台,與姚紹的大軍相互對峙起來。
你說你一個造反的大將不立即兵發長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攻下長安城,反而和朝廷的軍隊玩什麼對峙,這不是腦殘嗎?不久,後秦國內各地的鎮守大軍紛紛勤王,朝廷的軍隊那是一天比一天多,而姚恢手下的人馬這時也知道情況有些不妙了,自家的大軍別說不能打下長安城,恐怕連命也難保哦。這世上缺什麼都不缺貪生怕死的人,姚恢的大將齊黃等人主動投降,接著姚紹就以優勢大軍一舉擊敗了姚恢的軍隊,姚恢的手下四散而逃,而他本人連同他的三個弟弟全部被殺,果然,造反這麼一件高難度,高挑戰的事件在進行的過程中稍微出了一點小錯就會全軍覆沒啊。曆史教訓我們,這種事情你要是沒有七竅玲瓏心或是以一敵萬的絕世武力你就不想了,免得連累家人。
後秦國內最大的一場叛亂終於消除了,可是這一場內戰極大的消耗了後秦的國力,軍士死傷嚴重,又放棄了西北的安定這座堅城,夏國的劉勃勃隨時可以攻打後秦,更重要的是此時東晉的北伐大軍快要兵臨潼關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