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北伐後秦(四)(2 / 2)

二十日,東晉大軍圍城,城內的姚洸經過兩天的思考終於決定無條件投降,同時跟隨他投降的還有後秦四千名降卒,當時有人便建議檀道濟把這些降全都殺了,然後挖一個大坑埋了,往上麵灑一點細土,堆成一個小山丘的樣子,這個山丘在古代有一個名字就叫”京觀”,檀道濟卻當場反對,“我們乃是吊民伐罪的仁義之師,正要安撫百姓,收攏人心,怎麼能行如此不義之事了?”因此他馬上下令釋放降兵,遣送回各自的老家,從此之後這洛陽周邊之地的胡人和漢人都紛紛前來歸附,人心也就安定下來。

至於姚洸所派的援軍,閻生、姚益男兩人還沒有趕到,就聽說洛陽已經淪陷,他們兩人也不敢繼續前進,隻得停在當地,等候長安的進一進指令。公元399年,後秦姚興趁著東晉孫恩之亂,攻下洛陽城後,距今已經十七年,十七年之後洛陽再次回到東晉的統治之下。

洛陽被收複之後,這第一件事就是向坐鎮彭城的劉裕報信,報喜信。劉裕得知洛陽光複以後,當時就高興得從席上直立而起,多少年了,朝廷一直想著的北伐之事居然要在我劉裕手上實現了。洛陽既然已經攻下,那麼長安還遠嗎?那些世家貴族隻知道風花雪月,就是出了個桓溫還敗仗而回,而司馬氏皇族就更不要說了,百年前受辱於胡人之手,長安也已經有百年沒有回到晉朝的統治之中了,而現在,千古偉業,即將被我劉裕完成。

劉裕此時也有點誌得意滿,心下一高興,手下人又多說了兩句奉承話,就有點找不到東南西北了,他馬上叫來手下的一個屬官,乃是他的左長史,叫王弘,這個王弘也不是一個普通人,他乃是琅瑯王氏的嫡係子弟,出身於王氏這個頂級大豪門,因為以前王謐的關係,王氏與劉裕的關係一向都很好。

劉裕叫來了王弘之後,第一句話就把王弘給嚇了一跳,王弘啊。現在洛陽已經被攻下,本公覺得這功勞應該很大了吧,現在本公就交給你一個任務,你現在就回建康,然後替本公向朝廷申請九錫之禮。

啥?九錫?當年的桓溫就是想要朝廷賜予他九錫之禮而不可得,怎麼這個劉老板現在也不想做總經理了,而是想當董事長?不過劉老板發了話,他身為屬下加上他們王家同劉裕的關係也不錯,他也不會明言反對,馬上就返回了建康城。

王弘回到建康城找的第一個就是如今的建康城總負責人,東晉尚書左仆射劉穆之,劉穆之接過王弘遞來的那封奏折拆開一看馬上嚇了一跳,臉色忽紅忽白,心裏也不知道在想什麼,接著他就慘白著臉道對王弘說,“老夫身略感不適,這封奏折你還是自己呈上朝廷吧。”說完劉穆之就有些踉踉蹌蹌地回到後麵去了。

王弘這時也瞧出了劉穆之有些不對勁,怎麼這個仆射大人不像是很高興的樣子?以他老人家在太尉公心中的地位,隻要太尉公高升一步,他也會跟著水漲船高啊。

其實劉穆之不比劉裕,劉穆之雖然也是出身貧寒,可是他卻是從小熟讀詩書,受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影響,對於東晉朝廷那是很忠心的,當初劉裕舉義旗的時候,內有軍閥,權臣,叛亂份子相繼為禍,劉穆之輔佐劉裕也是想要匡複晉室,推翻桓玄。

可是劉裕呢?他可是正經的泥腿子加賭徒出身,他從小也沒有念過書,就算是他現在掌了權,已經開始學著認字了,可是他那一手毛筆字就跟雞爪爬似的,劉穆之就讓他把字往大了寫,一頁紙上往往隻能寫幾個字,一道回複的命令就要寫十多頁的紙張,劉裕的這種行為肯定會受到當時的潮流所鄙視,可是劉裕他不在乎,他隻在乎手中的兵權,隻要他手中有了兵,他就什麼也不怕。

前文就說過,劉裕對於劉穆之那是無條件信任,什麼事情都要請示過他之後才會正式下命令,可是這一次劉裕從彭城發過來申請九錫的奏折,卻沒有跟劉穆之說過,九錫是何等重大之事,劉穆之居然在事前都不知情,他心裏難免會想道,難道太尉已經不相信我了?再加上劉裕的野心暴露之後,劉穆之也感覺到劉裕和自己將來會漸行漸遠,以是劉裕如今的權勢,他想代晉自立也不是什麼難事,對於自己輔佐了一個會竄晉的主公他心裏那是又慚愧又害怕,所以當時劉穆之就感覺渾身不對勁,第二天就病了,病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