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北伐後秦(二)(2 / 2)

劉裕率領手下的本部人馬到了彭城後,此時正好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在古代重陽節也算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了,相對於三月初三的”踏春”,九月初九就被稱為”踏秋”,到了重陽節時,一般都是全家人傾巢而出,然後一起登高望遠,喝菊花酒,插茱萸。

到了這個時候,劉裕自然也要與手下的士兵共同過好這個節日,而彭城最為有名的地方就是戲馬台,彭城曾經做為西楚國的國都,項羽曾在彭城之南的南山上構築崇台,以觀戲馬,演武和閱兵等,故名戲馬台(在今徐州市中心區戶部山崗上)。

現在大軍已經出征,劉裕就帶著手下的士兵到戲馬台一觀曾經的霸王風采,遙想當年,霸王項羽帶領大楚遺民,以弱勝強,把個強大的秦國打得分崩離析,的確是個蓋世英雄,要說在滅秦這一方麵的功勞,劉邦是比不上項羽的,隻是霸王再如何英姿蓋世,現如今也是黃土一胚,而現在我劉裕卻要帶著大軍征討北方的胡人,北方的廣闊平原任我馳騁,天下也盡在我的腳下。

劉裕在戲馬台上大宴群僚,然後學項羽在此閱兵,排兵布陣,以壯軍威,唐代詩人儲光羲在《登戲馬台作》詩中雲:“天門神武樹元勳,九日茱萸饗六軍。”寫的就是劉裕在重陽節宴群僚於戲馬台的情景,恰逢這個高興的時候,劉裕手下的一幫文人也不甘寂寞,紛紛賦詩作詞,以記今日之盛況,傳說以後的重陽節有聚會吟詩這個習俗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還有今日大家吃的重陽糕也是從那一天劉裕分發給大軍的幹糧演化而來。

就在劉裕與他的手下大宴戲馬台之時,他手下的幾路大軍都紛紛開進後秦的國內,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先說檀道濟與王鎮惡這一路,這兩人是分兵前進,一來是兩人自己都有極大的信心應付任何情況,二來是後秦的關東之地的確是兵力微弱,大軍一到,後秦將領王苟生便獻出漆丘城(注:今河南商丘東北)向王鎮惡投降,不久之後,後秦的徐州刺史姚掌也獻出項城(注:今河南沈丘縣一帶)向檀道濟投降,劉裕這個多方同時進兵,四麵開花的計劃的確是嚇倒了許多的後秦將領,大軍所過之處,沒有絲毫阻擋,後秦河南的大部分土地就淪陷為晉軍的占領區,

當然,後秦立國幾十年,它的下麵還是忠心的臣子的,比如新蔡(今河南新蔡)太守董遵,隻可惜他手上的人馬本主不多,再遇上了檀道濟與王鎮惡這兩個都稱得上名將的大將,那就是天壤之別了,新蔡城很快就被攻破,而董遵也被晉軍給擒獲了,檀道濟出於殺雞儆猴的心思,就一刀把他給殺了,要是以後晉軍所過之處,後秦各地紛紛抵抗,他們就是不怕,也會煩不勝煩,讓大軍的前路多耽擱了一些時日吧。

隨後,乘著晉軍大勝之機,檀道濟迅速把人馬推進到許昌(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方),許昌這時候在後秦也算是一方重鎮了,隻是現在的檀道濟勢不可擋,一戰之下,輕易就俘獲了後秦的潁川太守姚垣和大將楊業。

就在檀道濟這一路時展順利時,沿汴水西進的沈林子、劉遵考這一部人馬比起他們兩人來也是不遑多讓,他們兩個入了後秦領土不久,襄邑(今河南睢縣)土豪董神虎聚集一千多人馬投靠晉軍,劉裕知道後便任命了這第一個投向晉軍的秦人為參軍,接著沈林子便以董神虎擔任向導,然後兩軍合為一處攻克倉垣(注:今河南開封北),後秦的兗州刺史韋華也投降於晉軍,隻是這時候董神虎也不知道犯了什麼傻,居然私自帶兵回了家鄉,他以為這軍營是想入就入,想退就退的嗎?沈林子二話不說,馬上派人把他給殺了。

在沈林子這一部的更北邊,仲德所率的晉軍水師先打通了從巨野澤進入黃河的通道,然後溯流而上,前方便是黃河邊上的北魏重鎮滑台(注:今河南滑縣,地處黃河南岸)。

滑台,這個地方對北魏來說,就相當於彭城對東晉的重要性,而滑台是北魏在黃河以南唯一的軍事重鎮,北魏有了滑台這個軍事重鎮,完全可以對晉軍的行動做出各種靈活的反應,比如晉軍一旦有進逼北魏的跡象,北魏有這個黃河以南的釘子完全可以在滑台這裏威脅晉軍的糧道,晉朝北伐大軍多達十萬人之眾,雖然不是都從滑台這裏過,可是大部份也要經過這裏,一旦大軍的糧道不穩,那麼北伐大軍的前景肯定不會太好。更有甚者,要是北魏看晉軍不爽,完全可以派兵從滑台殺向北伐大軍的後麵,或者是從這裏殺向晉朝的本土,劉裕坐鎮彭城也未嚐沒有這方麵的考慮,所以滑台對於晉軍來說,那是一定要拔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