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城裏出來的軍隊越來越多,南燕的步兵也組了陣勢,朝著晉軍展開正麵衝殺,就以晉軍的車陣為攻防線,相互戰成一團,而燕軍的騎兵始終不能突破晉軍前麵和左右兩麵的防禦,為首的大將一聲令下,燕軍騎兵回轉,冒著晉軍的強弓利箭,朝著晉軍的後陣衝過來,而晉軍中的騎軍也毫不畏懼,奔馳在車陣外麵,與來犯的鮮卑騎兵互相衝殺。
這晉軍的騎兵將領名叫沈林子,說起來這個沈林子家裏當年和劉裕還是有仇的,因為沈家一家人原來是跟著大反賊孫恩孫天師混的,後來孫恩敗死,這沈家又投奔了劉裕。沈林子武藝高強,率著手下的北府軍與鮮卑騎兵大戰,每次都讓鮮卑兵的進攻徒勞無功。(注:《宋書。列傳第六十。沈林子》)
劉裕的弟弟並州刺史劉道憐,劉毅的堂弟兗州刺史劉蕃,諮議參軍劉敬宣,陶延壽、參軍劉懷玉、慎仲道、索邈等人都紛紛上前廝殺,這一仗是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一直殺到太陽西斜也沒有分出勝負來。
眼見天就要黑了,這戰場上的形勢就要成膠著之勢,隻是這樣一來對晉軍就大大不利,南燕占著他是地主的便宜,後麵還有南燕一國的人支持他們,而晉軍卻是遠道而來,一旦攻之不下,對於軍心士氣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更何況後麵還有南燕的都城廣固,也是一個不好啃的骨頭,如果初陣失利,影響實在不小。
這時胡藩向劉裕建議,“南燕這次與我們作戰是傾巢而出,想必這臨朐城中的兵力很是空虛,我願帶著一小股人馬輕裝上陣,去奪取這座城池,隻要奪城能夠成功,那麼他們就沒有後撤之地,戰場上的燕軍也會不戰自潰。
劉裕馬上采納了這一建議,他讓胡藩以及諮議參軍檀韶、建成將軍向彌帶著戰場上的人馬假裝敗退,戰場上的燕軍也隻以為臨陣脫逃的士兵,沒有追趕,胡藩等人先把人撤到山中,再繞過戰場,從另一個方向攻城。
這臨朐城中果然防守空虛,那個叫向彌的小夥子也是個悍不畏死的勇將,身披鐵甲,硬是從敵軍中的刀槍圍殺之下第一個登上了城頭。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隨著城頭上的晉軍越來越多,燕軍終於守不住了一哄而散,胡藩等人沒費多大勁兒就打開了城門,接著就是全軍進城。
因為城外的戰鬥還在繼續,胡藩等人不敢怠慢,進了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砍了燕軍的龍旗,接著插上晉軍的旗幟,對著城外大喊,“兄弟們要加油啊,臨朐城已經被我們給打下來了,我們是坐船從海上趕來的援軍。”
幾千人一起大喊的聲音有多大,想必在喊殺聲陣陣的戰場上雙方都應該聽得見,燕軍回頭一看,果然城頭上的旗幟變了,變成了晉軍的大旗,而且城頭上好多的晉軍,臨朐城真被打下來了?恐慌蔓延在燕軍之中。本來大戰了一下午的他們就很累了,不僅是身體上還有心理上的,這時聽見自己的老窩被人給抄了,導致他們連個後退的地方都沒有了,還打個屁啊,跑吧。
城頭上的旗幟一變,劉裕就發動了總攻的命令,親自擊鼓助威,晉軍車陣散開,大批步兵列隊壓出。燕軍一碰就退,晉軍騎兵四處追殺著逃跑的燕軍,黑夜之中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城內的慕容超聽說城破了之後,馬上帶人從城門口逃了出來,連大軍都不管了,率人連夜逃回了廣固城。
戰後打掃戰場,在這一仗中總斬殺了燕軍的大將十多人,其中就有南燕的左將軍段暉,他在南燕軍中也是屬一屬二的人物,這次劉裕他們可算是贏了個開門紅了。
而且臨朐城中的糧草輜重堆積如山,還有軍器甲仗也是不可勝數,甚至連慕容超的玉璽,禦輦,包括他出行的皇帝依仗全都成了晉軍的戰利品,尤其是剿獲了慕容超的玉璽,不僅是大功一件,也是一件振奮軍心的大事,畢竟玉璽在那時候就代表了皇帝,代表一國的天命,現在慕容超連玉璽都丟了,說明他的氣數已盡了。
劉裕聽說慕容超逃回廣固去了,派人連夜追趕,一直追到廣固城下,雖然讓慕容超逃回城中去了,但燕軍大敗,全軍覆沒的消息卻已在城中流傳,就連皇帝慕容超都隻身逃回廣固,城中一時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