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漸生抵牾(三)(2 / 2)

自從安帝回到建康後,對劉裕可以說得上是寵信有加了,三番四次要升劉裕的官,並且請他回京執掌朝政,但劉裕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推脫拒絕,從朝廷這麼明顯的動作來看,朝中的人對於劉裕應該很是忌憚的,加封他肯定是帶著拭探的意思,看他到底會不會像桓玄一樣,將來也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

還有一點,建康城內世家大族經營了上百年,根基深厚,如果劉裕入了京,憑他一介次等士族出身的粗漢,大字都認不得幾個,怎麼可能是世家們的對手?到時,他要是不聽話,直接就滅了他。當然,這隻是世家們的一廂情願罷了。

閏二月的時候,劉裕轄下北府軍中有一名叫駱冰的小軍官,也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膽子,居然敢犯上作亂,很顯然,他一個小軍官怎麼可造反成功,事情還沒有進行,就被人給告發了,他隻得一個人跑路,可是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麵前,他哪裏有機會逃走,不久就被人抓到當場給斬了。

自己的手下居然會發生圖謀作亂之事,劉裕自然是雷霆大怒的,立馬表示要查個一清二楚。查來查去就查到駱冰的父親駱球身上,此時的駱球雖然官居永嘉太守,同劉裕比起來自然就是蚊子跟大象的差距差不多,駱球被抓後,立時便又招出來了一樁驚天的大陰謀。

駱球原來是東陽郡的小吏,此時的東陽太守不是別人,正是奉二位皇後回建康的殷仲文,而駱球與駱冰父子與殷仲文等人暗中聯絡,打算以桓胤(桓衝的孫子,先前被朝廷赫免)為首,。加上桓氏以前的餘黨一起起兵反晉,重建大楚。

於是,劉裕的屠刀就舉起來了,除了駱氏父子之外,還有殷仲文和他的兩個弟弟以及同姓親族數百人,以及桓胤,桓石鬆、曹靖之、卞承之、劉延祖這些桓氏的餘黨全都被抄家滅族。這件事的起因就緣於一封信,一封何無忌寫給劉裕的信。

殷仲文一向自忖名氣聲望很高,他原本以為可以留在朝中輔政,可惜他投降大晉後朝廷隻封他做了一部尚書,後來居然又被調到地方上去當太守,他原來在大楚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現在到了晉朝居然隻得到了一個東陽太守的官位,他這心裏難免就有些失落。

恰好此時,殷仲文的上司就是何無忌,何無忌此時都督荊、江、豫三州八郡軍事,江州刺史,何無忌聽說殷仲文要調到他的手下來做事,這心裏就很高興,因為何無忌一向仰慕殷仲文的名氣,殷仲文也答應前來拜訪上司,何無忌就在家裏很是準備了一番,酒宴自是不必說的,還請了當時府中有名的名士,可是殷仲文也不知道是怎麼搞的,居然敢放頂頭上司的鴿子,何無忌心裏就火了,我以誠待你,聽說你要來了,家裏都準備好了大肆歡迎你,你卻讓我在別人麵前下不來台,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啊?

正好此時,南燕的新皇帝慕容超進犯邊疆,何無忌就給劉裕寫了一封信,信上是這麼寫的,“桓胤,殷仲文才是我們的心腹大患,而北方的強盜算不了什麼,不用擔心。”(《資治通鑒。一一四卷》)

這件事裏裏外外都透著一種陰謀的味道,以劉裕在北府軍中的聲望,怎麼可能有人敢在京口謀反,而且一下就牽涉到了桓氏的許多餘黨,根據《晉書。殷仲文傳》記載,殷仲文歸降晉朝後,一直鬱鬱不得誌,卻同劉毅等人交好,恐怕這才是劉裕討厭他的原因,他從京裏被調到東陽郡,肯定也是王謐出的力,而何無忌的那封書信隻是催化劑罷了,這才有了後麵的一切,什麼駱氏父子謀反,都是為了桓胤與殷仲文這兩個桓氏餘黨。

當然,也有可能是劉裕覺得建康城裏老是有一幫人在算計自己,自己現在還奈何不了他們,殺了同他們交好的殷仲文,即是免除後患,也是為了殺雞給猴給看,震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