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討伐桓玄(三)(1 / 2)

桓玄殺了司馬元顯之後,初時還狠狠地打擊了朝中的一些奸佞不法小人,當然,這些奸佞都是跟隨司馬元顯的餘黨,然後又提拔了一些聲名、才望俱足的名士進入朝廷。這其中有多少偷偷地或是光明正大拜訪過桓玄的我們也不得而知,但他這一番動作很有一股輔政大臣的派頭,要還朝廷一片明朗的晴天,就贏得了建康城中官僚百姓的滿堂喝彩聲。

不管桓玄是不是仗著他的父親桓溫和叔叔桓衝的餘威,他能從軍閥混戰中脫穎而出,從而成為東晉第一大軍閥,繼而掌控朝政,這能力還是有的。

可惜,桓玄的出身注定了他身上有紈絝氣質,他一看到晉朝天下再也沒有可以和桓氏對抗之人,便以為天下無事矣,他的紈絝子弟習性就徹底暴露出來了。

他喜歡珠寶玉器,華美衣物,還有古玩書法字畫,甚至那些風景優美的別墅莊園,但凡是個名士所喜歡的東西,他都喜歡。如果是別人的東西,他也不強搶,他要和你賭博,試問天下有哪個人敢贏他的東西,他要讓你心甘情願的輸給他,而且他聽說哪裏有了漂亮的竹子,美味的鮮果,不遠千裏,都要讓手下人把它給移栽過來。(《晉書。桓玄傳》)

本來,這些毛病都對當時朝廷裏的一些官兒來說,如果他隻是一個普通的身居高位的士族,倒不是什麼大事。可是他不同,他現在是掌一國權柄,皇帝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人物,他的一舉一動,天下人都在看著,桓玄的這些奢侈放縱的行為開始削減他在健康的名望。

接著,桓玄看到劉裕把盧循給趕到海上去了,可以說天下算是平定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稱帝了。可是,北府軍的高層將領雖然被桓玄給殺了個幹幹淨淨,但下層的軍兵還是有不少,如果他們反對那怎麼辦?桓玄馬上就想到了新近立功的劉裕,劉裕是桓玄樹立的一杆大旗,隻要歸順於他,都可以像劉裕一樣加官進爵,隻要劉裕也同意,想必北府軍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於是,桓玄下令讓劉裕把兵權交給坐鎮丹徒的桓修,然後隻身赴彭城上任,那時的彭城是徐州州治,而當時的徐兗二州刺史乃是桓修,可以說劉裕還是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

當初,桓玄初次進京掌權的時候,就接連誅殺了吳興太守高素、輔國將軍竺謙之、謙之從兄高平相竺朗之、輔國將軍劉襲、劉襲的弟弟彭城內史季武(《晉書。桓玄傳》),這些人都是北府舊將,劉牢之的死黨親信,劉裕的彭城內史還是接替了北府前輩的職位,偏偏這前輩還是被桓玄給殺了的,可見桓玄這是要把劉裕放在火上烤啊,劉裕還是毫不猶豫地接任了。

現在他剛剛打敗了盧循,桓玄就要他先交兵權再單身赴職,明顯就有過河拆橋的嫌疑,可是劉裕還是很幹脆的答應了,不得不讓人佩服劉裕的隱忍。等劉裕和他的兵馬到了會籍郡時,他以前的好友何無忌這時也從京口趕到了這裏,勸他在這山陰縣起兵,“寄奴兄,我們怎麼說也是一起長大的,我舅舅就是死在了桓玄手裏的,前車之鑒啊。你手上要是沒有兵,生死可就由不得你做主了啊?不如幹脆趁現在你還有兵在手,反了他的。”

對於何無忌的建議,《資治通鑒》上說,劉裕是問計於當地的土豪孔靖,《宋書-武帝本紀》上則沒有相關的記載,但劉裕確實是反對的。筆者認為以劉裕在政治上的頭腦,還需要問一個當地的土豪嗎?就算這個土豪有見識,劉裕應該是借著這個土豪之口拒絕了何無忌的建議,畢竟何無忌與他關係相當的親厚。當初他劉裕一句話,何無忌就跟著他回了京口,現如今劉裕做了大官,何無忌還是一個白身,劉裕也不好意思當麵拒絕他的要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