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討伐桓玄(二)(2 / 2)

當然,桓玄也不是吃白飯的,他不會以為盧循從今往後就會老老實實的了,在402年五月,他派了孫恩軍的老對手,就是建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屯兵於浙東,開始牽製盧循。兩人一時之間都沒有什麼過激地軍事行動,可能是劉裕見盧循沒有公開打起反抗朝廷的大旗,盧循此時也還是屬於晉朝的官,搶劫地方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他不能以此理由就對盧循進兵吧。更何況劉裕現在手下的人馬是後來才跟他的,他要收服這些人也是需要時間的。

公元403年正月,盧循在臨海郡(今浙江臨海)把自己手下的人馬休整完備之後,重新打出了反抗東晉的旗幟,盧循任命自己的姐夫徐道覆為司馬,典兵掌事,攻擊東陽(今浙江金華)。二月,劉裕作出反應,兵出浙東,把徐道覆打得那叫一個落花流水。盧循的手下也是出自孫恩軍的餘眾,見到劉裕的旗號就隻想逃跑,徐道覆又不是什麼統兵的天才,怎麼可能不敗?

這次打敗了徐道覆之後,劉裕沒有趁機進攻盧循,或許是為了養賊自重,又或許是為了自保,因為在不久前,桓玄殺了提拔他的老上司冀州刺史孫無終(《資治通鑒,卷一一三》),又或許是劉裕對桓玄表示恭順之意:你有了命令我才打,你沒有命令我就不打。因為前幾次出兵都是桓玄下了命令他才打的(《宋書,武帝本紀》),六月,因為劉裕的出色表現,他被升任為彭城內史。

盧循的祖上是三國時期的大忠臣盧植,他家幾代都在東晉做過高官,他也算是正兒八經的士族,這幾年姐夫孫恩幾次敗於劉裕之手,還有先前徐道覆的戰敗,他是大為不服的,總認為自己就是不同的,劉裕遇到了自己就不會那麼順利。

八月份,他整軍攻向永嘉。上次劉裕大勝後沒有揍他,這次劉裕沒有再給他機會。一戰就把盧循軍打得大敗而逃,盧循不僅自己是一敗塗地,連自己手下的大將張士道也陣亡了。

從399年起到現在403年,五鬥米教的長生人與劉裕交戰不知不知道有多少次,可是一次都沒贏過,恐劉症越來越嚴重。加上盧循的軍隊十分迷信,他們認為劉裕就是他們的克星,這次又被打敗,軍心不振,士氣低迷,盧循也沒有辦法,隻好南下向晉安(注:今福建福州市)撤退。

可是劉裕沒打算放過他啊。跟在盧循的身後就像趕當年的孫恩一樣,一下子就把盧循趕下了海。盧循尋思著隻要劉裕在浙東這一帶,自己就沒有好果子吃,他避開劉裕的鋒芒,乘船南下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