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自由是一種結果

智慧能夠讓人獲得解放,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獲得的智慧越少,他被解放的程度就越低。

如果你不希望作惡,那麼每一件善事你都可以去做。

——中國慧語

智者在生活中能夠很好地克製自己的欲望,他隻努力去實現有可能實現的目標。這樣的人生活得輕鬆自由。

戴奧真尼斯(古希臘哲學家)聲稱:“當智慧之人做好任何時刻都勇於犧牲的準備時,他便獲得了自由。”他曾在給波斯國王的信中寫道:“你無法真正奴役自由的人,如同你無法真正去奴役一條魚一樣。你可能會逮捕他們,但你卻無法迫使他們為你服務;被捕後的他們寧可去死。這樣一來,你逮捕他們還能給你帶來什麼好處呢?”這是一位真正自由的人,一位意識到自身自由的人的肺腑之言。

——愛比克泰德

我們已經開辟出一條與人類的道德和物質本質背道而馳的人生道路。

盡管我們至今還不得不在這條路上艱難前行,但我們一刻也沒有放棄對自由的渴望。

自由無法由別人賜予你。每個人隻能解放他自己。

自由並非在尋求自由的過程中獲得的,而是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獲得的。自由不應該是一種追求,而應該是一種結果。

8月2日死亡是一種改變

如果你是一個物質主義者,那麼死亡對你而言就意味著一切的終結。如果你是一個精神主義者,那麼你的肉體隻是你精神的一個寄存地,死亡對你而言隻是一種改變。

我們的肉體寄存著被我們稱為靈魂的神聖精神火花。就像容器給了裝在它裏麵的那些液體或氣體一種外形一樣,我們的肉體也給了寄存其內的精神一種外形。如果這個容器破裂,裝在裏麵的液體流出或氣體散發出來之後,那些液體或氣體也就無法再保持以前的外形。它將會得到一種新的外形嗎?它與其他物質會結合在一起嗎?我們對此一無所知。人死亡之後,靈魂就變得不同了,變得難以用語言來描述。

死亡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中的一步。

——西奧多.帕克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天帶來的並不是毀滅,而是改變。

——西塞羅

死亡其實就是從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物質之人那兒獲得解脫。

對於那些走上精神人生之路的人來說,世上就沒有死亡。

8月3日邪惡的淵源

我們期望善有善報,惡有惡還。但善報或者惡還時常不會立刻顯現。善惡皆存在於精神生活之中,盡管它不受時間的製約,盡管我們無法清楚地看到善報或者惡還的極限,但我們卻能用自己的良知感覺到善報或者惡還。

你應該迫不及待地去做善事,哪怕它隻是很小的善事,同時你應該極力避免去作惡事。做一件好事,會激勵你去做另外一件好事,而做一件壞事則會誘使你去做另外一件壞事。行善能得到好的回報,作惡隻會遭到更多的懲罰。

——摘自《猶太法典》

你可能遭受到的最壞的懲罰,就是認識到你未能恰當地利用那些賦予你的美好東西,沒有任何懲罰能比這種懲罰更嚴厲的了。

你在尋找邪惡的淵源,最後你卻發現它隻在你自身之內。

——盧梭

做了善事不要期望得到一些看得見的回報;你的行為就是它自己的回報。同樣道理,也不要指望做了惡事就能避免懲罰,因為懲罰已經根植於你的靈魂。如果你認為你心靈的痛苦是由其他任何因素造成的,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

行善是唯一一條通向幸福的明確道路。

8月4日忘我

克己並非拒絕你的整個自我,隻是拒絕你那不文明的、動物般的自我。

每個人自身內都具有了解全人類生活的能力。這種能力雖然潛藏於心靈深處,但它的確存在,而且每個人遲早會發現它。

——愛德華.卡彭特

人們能夠了解到的最偉大的幸福,就是身處完全自由的境況時所體驗到的幸福,而它隻能靠自我犧牲及關愛去獲取。

忘卻自我,你最終將領悟到人生中能做的最大善事就是獻出愛心。

——托馬斯.卡萊爾

一個人給予他人的越多,自己索取的越少,他的人生就會變得越美好。

一個人給予他人的越少,自己索取的越多,他的人生就會變得越糟糕。可當今人們所持的觀點卻正好與此相反。

真正的人生始自自我犧牲。

8月5日用心思考

很多時候,錯誤且有害的觀念是借助眾人的影響才傳播開來的。我們通常在沒有對他人的觀點及思想進行深入檢驗的情況下,就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們。那些自己並不用心思考、隻會接受他人思想的人,都是些無足輕重的人。

當有另外一個人待在你身邊時,你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影響;一個人隻有獨處的時候,才能夠獲得完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