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強
長期以來,在古老的中醫學語境中,一直把“心”視為人類思維的工具,而西方解剖學早在17世紀就證明,大腦才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的中樞指揮核心。但國內外最新的人體器官移植手術又做出了反證,一些置換了心髒的患者,其性格特征隨之發生重大改變,甚至與心髒捐贈者如出一轍。這一點用西方醫學理論似乎完全無法解釋。另外,源自於《黃帝內經》的中醫脈象學理論,一直困擾著已經高度發達的現代醫學界,被西方醫學奉若神明的外科手術刀,迄今在人體內部找不到中醫所謂“經絡”。但是,中醫手中的銀針卻能沿著古老的穴位“路線圖”,精準地做到針到病除。由此可見,在同一顆蔚藍色星球上共生的東西方兩大文明認知係統,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探索研究。
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占星家們認為,人類的心靈其實僅僅是萬物之靈的一小部分。心靈不單單是人類的專屬物,一棵穿越千年的老樹,一條奔流不息的江河,一座巍峨壯美的山脈,都有自己的心靈。這一點似乎與我國古代陰陽五行學派的“天人感應”說有某種契合。雖然,我個人比較認同孔子對鬼神的態度,用今天的話說應該算是一個唯物論者,但大自然和生存環境對人類心靈的影響畢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在我們的文化記憶裏,家鄉一條平凡的小溪,或許可以成為個人、家庭乃至某一群體情感寄托的核心。由此我們可以推論,每一座城市都應有自己的心靈,每一個城市心靈都具有獨特的曆史人文背景和相應的核心價值體係。
縱觀天下,已經和平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目前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在享受“中國製造”帶來的便利。高速運轉的現代工業文明和城市化浪潮,不僅使經濟社會長期處於高度亢奮狀態,而且使每一座城市都化作一個巨大無比的工地,隨之而來的空氣汙染、噪聲汙染、食品和藥品汙染幾乎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程度。如果我們靜下來反思這段心路曆程時,也許會發現許多城市的心靈都曾在機器的巨大轟鳴中震顫,抑或在如林聳立的煙囪下蒙塵。按照“改變”從“心”開始的定律,一座城市核心價值體係的重構,首先必須讓道德的陽光照亮城市的心靈,進而讓城市中的每一顆心都有機會沐浴道德的陽光雨露。
道德來源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人文自覺,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恰似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道德之於法律,好比中國的太極拳與西方的拳擊術。前者講求內斂,若風若水,大象無形,以靜製動;後者追求剛勁威猛,雷霆萬鈞,精確打擊。道德的力量是由內而外釋放,讓人發自內心地向善;法律的力量是由外向內施壓,讓人因畏懼而不敢作惡。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角度看,道德是法律的外延,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和法律好比一駕馬車的兩個輪子,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所不同者,道德更注重事前之教育,正所謂未雨綢繆;而法律則講求以既成事實為依據,明辨當事人的責任,以期亡羊補牢。
事實上,作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參照係的重要坐標之一,漢唐盛世的出現與太原這座曆史文化名城的“尚德”傳承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係。“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的橫空出世,表明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學說在國家政治實踐中逐步走向成熟與成功。而這兩大盛世背後的政治推手,一個是漢文帝劉恒,另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