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市民素質必須弘揚包容精神。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決定性因素是人,是全體市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麵提升。包容是一門學問,一種美德,一種境界。學會包容的人,才能從人類文明所創造的豐富知識中汲取營養,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我;懂得包容的人,才能擁有博大的胸懷,待人以仁愛寬厚和大度,處理好個人與群體的關係,贏得四海之內更多的朋友;善於包容的人,才能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讓陽光照亮心田,使心靈得到淨化,使人格得到升華,在為他人創造幸福的過程中也使自己獲得幸福。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加劇,人們的精神壓力也隨之加大。這一方麵有利於激發人們奮發向上、開拓創新的精神,另一方麵也容易使人產生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心態。個別人因為一些瑣事而拳腳相加,甚至釀成流血慘案的事例,在我市也時有耳聞。這也警示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包容精神,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
優化發展環境必須弘揚包容精神。“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太原要加快轉型跨越發展的步伐,就要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優化發展環境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不徹底摒棄內陸城市的封閉意識和排斥心態,沒有虛心學習、不甘人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胸懷,沒有搶抓機遇、應對挑戰、爭先爭上、奮力拚搏的氣魄,沒有自信自強、超越自我、兼收並蓄、合作共贏的境界,既不可能更快地“走出去”,也不可能更好地“引進來”。全市人民尤其是企業家們,不僅要勇於競爭,而且要善於容人。乍看起來,二者似乎水火不容,然而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則是辯證統一的。現代市場經濟既是契約經濟,又是法製經濟。它的“遊戲規則”,是保護當事各方正當利益的實現,既包含有適度競爭的要求,也包含有互利合作的要求;既包含有通過正當手段獲取自身利益的要求,也包含有允許對手獲取正當利益的要求,它所奉行的,是在“遊戲規則”範圍內,在適度競爭中實現“雙贏”的理念。一個有眼光、有作為的企業家,也一定會是一個有氣魄、有胸懷的人才,在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必然是競爭與容人的辯證統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充滿活力的社會,又是團結和睦的社會。競爭與容人,就好比一部機器上的兩種要件,競爭如同發動機,容人如同調節器,隻有把二者辯證地統一起來,才能維係社會的正常運轉,使社會既充滿活力,又溫馨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