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流的省會城市需要建設服務一流的效能政府。以流程再造為核心、績效考核為導向、行政文化為靈魂,效能政府建設“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當外來的投資商不是要麵對上百的“部門政府”而是真正麵對“政府部門”時,政府就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率。
態度×能力=成效。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清潔做起。“城鄉清潔工程”在細微處見真功夫,看似簡單的清掃,掃出城市的靚麗,掃出城市的文明,掃出市民對城市的熱愛,對城市發展的信心。無論是在產業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和民生重點項目建設上,還是在招商引資、優化發展環境、城鄉清潔工程、社會管理創新等重點工作推進中,無一不體現著為民盡責的態度,無一不體現出忠誠執行的能力。
一流+特色=品質。迎澤區南海街二社區探索試行社區居家養老新模式,打造成居民群眾滿意的溫馨之家。杏花嶺區錦繡苑社區誌願者“一對一”服務照顧老黨員,打造“民生名片”工程,建成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他們以自己的獨有風格彰顯了城市的優秀品質。
在邁向卓越的艱苦積累過程中,我們緊盯標杆,負責任、敢擔當,擁有了一些可圈可點的成就,書寫了不少引以為豪奮鬥傳奇,譜寫了一流現代宜居城市的華章,也贏得了國家的褒獎。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和每個人自覺主動的學習、創新、超越,彙集成勢不可擋的力量,各方麵的一流正在鑄就全方位的一流,彙成城市整體的一流,正在實現在全省首位度提高、在中部省會城市中位次前移的目標。太原離卓越越來越近。
人之所以能,是因為相信能。甘於平庸是一種錯誤,每個人都應當追求卓越。每一個有價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擔。以數年如一日的勤勉工作和不懈奮鬥,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走出發展的困境,恢複曆史的榮光,這座城市終會臻於卓越,追回屬於自己的榮譽。
七
無疑,擁有更大權力、更高地位的社會管理者,必須要有更強烈的文化自覺和價值擔當意識,在群體中起帶頭垂範作用。
加快率先轉型跨越發展、建設一流的省會城市,幹部是決定的因素。為誰幹,幹什麼,幹還是不幹,幹得好還是幹得不好?領導幹部的職責就是幹事;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為官避事平生恥”,是勇於任事還是怕事躲事,實際上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特別是事業觀、工作觀問題。從重溫《為人民服務》到學習“三本書”,以解決精神動力、工作方法、工作態度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再到提出“忠誠、為民、務實、卓越、廉潔”的公務員隊伍核心價值觀和“公、廉、嚴、能、信”的領導幹部核心價值觀,以解決一些幹部精神不振、狀態不佳,對事業沒熱情、對工作沒激情、對群眾沒感情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我市幹部作風中影響環境、製約發展的不務實、不認真、不負責、不快、不嚴格、不主動等問題。歸根到底,其核心在於全體黨員幹部能否牢記根本宗旨,端正價值取向,喚起事業心和責任感,激發使命感和緊迫感,鼓起不甘落後、爭創一流的勇氣,保持熱情,煥發激情,動真感情,以大幹快幹謀求百姓福祉,用埋頭苦幹成就煌煌大業。
我們不能不幹,我們也沒理由不幹。我們不僅要幹,而且要幹好。當我們把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攻方向,大上項目、上大項目、上好項目;當我們在全省湧動的綜合改革試驗熱潮中先行先試,傾力把西山萬畝生態園打造成太原的“後花園”;當以山西雲計算產業園區、格盟金融城為代表的首批九項重點工程落地,耀眼的城市新地標在望;當我們對重大安全隱患舉報拿出10萬元的最高獎金以褒獎對人民生命的守護,我們就是在當好首都的“護城河”,保證全省的“心髒”健康跳動;當對“吃拿卡要”堅決說不,優化發展環境;當在學習、對照、實踐中照鏡子、亮底子,我們一既往地保持著最寶貴的信仰純潔;當我們始終保持著先進性和純潔性,強組織、增活力,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學習型的堅強戰鬥堡壘,勇挑重擔、衝鋒在前;當致力把長風商務區建成中西部文化高地,文化愈來愈顯示其本質性的無窮力量;當用“同心”文化來強化共識和凝聚智慧;不在辦公室裏找靈氣,而是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生活中接地氣。幹部放下的是身段,重新拾起的是對群眾的樸素感情;“走轉改”中筆下飽蘸著生活艱辛與甜美交織的濃厚汁液,散發出久違的泥土氣息……所有這一切,彙成一幅生動的精神畫卷。
在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主戰場上,有那麼一班子人在勇猛地往前衝、往前奔、往前幹,那些身先士卒、親力親為的身影,那些崇尚學習、銳意創新的團隊,那些對標一流、創先爭優的群體,這其中,蘊藏著一種公共的理想,一種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的理想:青山環抱,綠水長流,藍天白雲,繁星閃爍,人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山、水、城、林、人和諧共融,文化傳承的弦歌之聲不輟,追求著幸福,公平和正義並不遙遠。而這種理想的背後,正是有價值觀的力量在支撐。
人民要求是方向,人民滿意是標準。隻有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塌下心來幹事情,幹出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出色業績,我們才能擦亮“為人民服務”這塊金字招牌。因而,我們所確立和秉持的價值觀一定是符合人民訴求、必須是付諸於發展實踐的德行。
八
這樣一種實踐的德行正在構造大眾的心靈世界。
或許,這樣的價值觀正在人們的內心湧動和凝聚:當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的臉上綻放出自信的微笑,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從容地對待社會、對待他人、對待自然和對待自己;當人們心中積聚著向上的力量,不斷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城市裏彌漫著善意而優雅的氣息;當人人講信譽、守信用,一諾千金是一種日常品質,成為社會常態而被尊敬和欣賞;當人們堅守底線,維護秩序,以理性平和的心態,由衷地尊崇法律,而法律也保障著公民的基本權利;當理想之光照耀,再鑄輝煌和重振雄風成為這座城市的不懈追求。
那些彙聚起來的點滴改變終將凝結為永恒的印記。終究,城市的德行取決於城市裏每個人良好的品行和健壯的心靈。
這樣一種實踐的德行已然走進大眾的心靈世界。
或許,這樣的價值觀正在變成人們細微而自覺的行動:當你安靜地在博物館裏傾聽曆史的回響而沒有被粗暴地幹涉;當你在影院為一部電影淚流滿麵而沒有被隔座的喧嘩打擾被觸動的柔軟內心;在深夜無人的十字路口,麵對紅燈耐心地等待心中充滿尊崇規則的喜悅感而不是恣意地疾駛而過;遠來的客人不是在最大的利益計算中鉤心鬥角而是敞開了他的心扉;外地來這裏讀書的學生在誌願服務的奉獻他人中不僅提升了自己,而且帶來對這座城市的眷戀喜歡上這座城市;而在人來人往、充滿巨大喧嘩的火車站,那一間小小的助困室,有那麼一些人以梅花一樣高潔的心相互守望默默播撒著愛的力量。
心靈的建設是需要重複的,每重複一次就壯大一次。終究,它會是無須提醒的自覺,自我約束的自由,發自內心的善良。
“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這“最重要的東西”帶著我們的文化基因,必得小心翼翼地嗬護和珍視,帶著特有的曆史淵源、實踐表現和未來訴求,必得滲透在生活的實踐中,才有可能像一顆種子抵達人的心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蘊藏在城市的文化記憶裏,附麗於城市的文化符號上。不必說長流的汾水和淩霄的雙塔會記憶,也不必說附麗於遮陰的古槐和傲霜的秋菊。有可能在百年學府春天裏綻放的丁香樹上,在千百年前一位飽經滄桑心憂天下的鄉賢人物身上,在回蕩著劍與犁交響的博物館,在冬日黃昏從窗口逸出書香的一間不起眼的小書店,在曆經風雨斑駁而深靜的古老民居,在充滿各種叫賣聲的曲巷,在四季交替的世俗風情的多姿長卷上,我們會辨識出它抵達的曆史深度、現實廣度和未來高度。
如此,那些渴望精神故鄉的尋夢者,那些漂泊無根的異鄉人,也許會在某個春天的早晨走近這座城市的一棵樹,慢慢地找到生命根係和人生歸宿,願意生活在這座有著強烈的工作道德感和崇高價值觀的城市,為他的精神年輪增添更豐富的底色和深刻的品質。如此,身處其間的你我他以及茁壯成長起來屬於未來的孩子,無論走多遠,終究會在見識了一個前所未聞的世界之後,也不會忘記自己的根,願意回來探望這座最有人情味、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不為別的。因為,那一粒珍貴的種子落在生活中,落在人心裏,落在大地之上。
執筆:馬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