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法是太原追求公正、敬仰法律的文明風範。曆史上的太原對於知法明理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深刻的探索實踐和強烈的發展需求。追至遠古,周成王封弟叔虞為唐侯,對治理當時太原提出要“啟以夏政,疆以戎索”,夏政、戎索即為法式製度。溯及明清,太原之晉商更憑奉行公平競爭、機會均等、遵守契約、規範操作的經營理念而縱橫天下,享譽海內。今日太原,在創新社會管理的實踐中,麵對各種思想交彙、關係交織、矛盾交錯、利益交衝,不協調不和諧不穩定因素增加以及紛繁複雜的矛盾和問題,秉持公平正義,強調依法治市,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建設“法治太原”,保障人民權益,贏得了人民的讚譽。因此說,太原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法治的發展史。它不僅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也是法治社會的精神基礎,還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
誠信是太原誠實重義、守信踐諾的人文情懷。曆史上的太原自古以來就具有誠實守信、崇禮重義之品格。在曆朝曆代的典籍和誌書之中,都提到了太原人剛直質樸、明理至誠的敦厚之風和講信修睦、不善爭訟的品德。明末清初,崛起於並州大地的晉商以誠信忠義、睿智靈活的經營理念,走南闖北,贏得市場的青睞而享譽海內外,鑄就了晉商貨通天下、彙通天下500年的輝煌。誠實守信不僅是晉商精神中最核心、最精髓的內容,也是太原人民秉承做人做事的至高信念和生命原動力。新時期的太原人民信守民族大義,舍小家為大家,不惜代價,均為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改革開放時期,太原作為我國能源重化工基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無私的奉獻和巨大的犧牲。
卓越是太原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奮鬥精神。曆史上“三家分晉”,開啟中國封建社會新紀元,北朝霸府、大唐北都、中原北門、九邊重鎮、晉商之都、龍興之地等諸多美譽,曾經孕育過眾多功成業就和獨領風騷的傑出人物,體現了太原特殊的地緣優勢和在中國各個曆史階段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近代中國,太原作為辛亥革命較早響應的城市之一,推動了封建社會的徹底滅亡。建國初期,全國十個特大城市,太原榜上有名。在鋼鐵、重化工、電力等領域創造了數十個中國第一。卓越不僅是古城太原的輝煌和境界,更是未來太原的目標追求。
因此,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以及由此延伸的公務員隊伍核心價值觀和領導幹部核心價值觀等“三個核心價值觀”,堅持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要求,堅持了挖掘曆史文化積澱和傳承精神血脈,堅持了為發展助力鑄魂,體現了太原的地域特征、人民的行為特征以及現實關懷和精神追求,必將在對內提振士氣、對外樹立形象、引領城市發展實踐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今日之太原,“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和“忠誠、為民、務實、卓越、廉潔”的公務員隊伍核心價值觀以及“公、廉、嚴、能、信”的領導幹部核心價值觀已經由曆史回歸於太原,並且賦予新的科學內涵和時代特征,成為全市人民和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精神品格和群體意識。
“三個核心價值觀”是發展的重要保證
麵對世界經濟日趨惡化,全球經濟複蘇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的形勢;麵對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的態勢;麵對全國各地尤其是省會城市克服不利因素,搶抓機遇、爭先快上的趨勢,太原如何以國際視野、全國眼光、省會氣度、現代標準,緊緊抓住國家大力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太原城市群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麵,為我市加快發展贏得更多政策支持的優勢,緊緊抓住山西作為綜改試驗區,太原力爭先行先試,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優勢;緊緊抓住太原正處於工業化發展期、城鎮化擴容提質期的優勢,克服困難,化險為機,乘勢而上,加快建設“三個一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統一思想是前提,堅定信心是關鍵,凝聚力量是保證。因此,要把“三個核心價值觀”融入全市幹部群眾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建設文化強市,特別是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全過程,引導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具體講,就是以建設文化強市為目標,以踐行“三個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文化建設“六大工程”作保證,助推一流省會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