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營狀況指標的內容
金融機構經營狀況的好壞,主要集中在其變現能力、經營風險程度上,在審計工作中往往通過下麵三個指標來進行考核:
(1)流動比率。反映和評價金融機構的流動狀況,是投資者、債權人及政府有關管理機構普遍關心的問題。其計算公式為:
(2)資本風險比率。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在於能否按期收回貸款,保證信貸資產的安全和增值。為此,用逾期放款同全部資本金的關係,可以表明金融機構資本風險的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3)固定資本比率,即固定資產淨值與資本金的比率。這一比率必須控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以保證金融機構的資本金有較高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2.經營狀況指標的審計要點
(1)審查各項指標的計算是否正確。
(2)審查各項數字是否真實、正確和完整。各項數字的主要內容有: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內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及本身的各種款項、短期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等;流動負債是指在1年內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繳稅金、應付利潤、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等;逾期放款是指超過規定的貸款期限或展期期限的放款;固定資產淨值是指固定資產與累計折舊的差額;資本金是指實收資本數額。
(3)審查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采用對比分析方法,看被審計單位的償債能力、風險程度、流動和變現能力;同時,看各項比率是否控製在規定的標準之內。
(二)經營成果指標的審計
1.經營成果指標的內容
對金融機構經營成果指標進行審計,可以總結、評價金融機構的經營成果,在審計工作中,通常用以下四個指標來進行考核:
1)利潤率,即金融機構利潤總額同全部營業收入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
(2)資本金利潤率。是用來說明金融機構利潤總額同全部資本金的關係,表明金融機構的贏利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100%
(3)成本率,即總成本與營業收入的比率。表明金融機構取得的營業收入與耗費的成本支出的關係。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率=總成本/營業收入×100%
(4)費用率,即業務管理費占營業收入的比率。考慮到金融機構往來和係統內部調撥具有一定的調節性,用來考核費用率的營業收入,應剔除這一因素的影響。其計算公式為:
費用率=業務管理費/營業收入-金融企業往來利息收入×100%
2.經營成果指標的審計要點
(1)檢查各項指標的計算是否正確。
(2)檢查以下各項數字的來源是否可靠正確:利潤總額是否是根據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計算出來的;資本金是否與實收資本相符;營業收入的範圍是否全部包括,有無人為減少的情況;總成本的匡算是否正確,其成本降低率如何;業務管理費是否包括了營業費用和手續費支出,與上級部門規定的計算口徑是否一致;在計算費用率時,其分母是否扣除了金融企業往來收入。
(3)檢查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采用對比分析法,看本期和上期、計劃與實際、被審計單位與先進單位的差距,並通過因素分析法,找出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工作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