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資產負債管理審計概述(1 / 2)

隨著我國現代商業銀行體製的建立和完善,資產負債管理已成為我國商業銀行改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管理手段。因此,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就成為商業銀行審計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本章主要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角度,闡述資產負債管理審計的內容的方法,使讀者在掌握其內容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一、資產負債管理審計的意義

資產負債管理又稱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它是現代商業銀行宏觀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即通過對資產、負債的對照、對應分析和綜合性管理,對經營的各類資產和負債以比例形式在量上和質上作出一般限定,使之在總量上平衡、結構上優化,從而實現資金的贏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組合,以及經營風險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達到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目的。

資產負債管理不僅是商業銀行用於自律的基本方法,也是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進行非現場監管的基本手段,以及審計人員對商業銀行實施審計活動、評價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和手段。我國從1994年起,對商業銀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為此,中國人民銀行先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商業銀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通知》(銀發38號)、《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考核暫行辦法的通知》(銀發171號)、《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監控、監測指標和考核辦法的通知》(銀發450號)等管理辦法,並於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對國有商業銀行貸款限額的控製,實行完全的比例管理。從此打破了我國銀行對信貸資金管理多年來一直采用單一計劃規模控製的模式。這不僅是管理辦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銀行經營機製的轉換。作為以金融活動為對象的金融審計,自然也要適應這種變化,將對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審計列入工作日程,不管是人民銀行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商業銀行的監督管理,還是民間審計機構對商業銀行的審計,以及商業銀行內部的審計,都應將其列為審計的主要內容之一。所以,資產負債管理審計是指審計機構接受委托,依據國家的有關金融法規製度,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過程中的合規性、風險性以及執行情況的真實性所進行的審計鑒證評價業務。

當前,開展資產負債管理審計,對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真正成為現代商業銀行,在國內、國際競爭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競爭能力具有特別的重要意義。通過審計,可以促進商業銀行更好地做好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工作,按照國際慣例管理經營商業銀行,不斷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通過審計,可以促使商業銀行努力實現各項監控、監測指標,積極動員資金,合理有效地使用資金,在執行國家金融法規、產業政策和保證資金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最大的利潤,從而激發商業銀行的積極性,提高全社會的資金使用效益。通過審計,可以督促人民銀行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加強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監督和考核,從而增強人民銀行對信貸資金的宏觀調控,全麵完成宏觀經濟調控指標和任務,促進信貸計劃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