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檔案審計概說
金融會計檔案是國家檔案和金融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會計檔案,是指歸檔保管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及其他會計資料。它是記錄和反映銀行經濟業務的重要曆史資料和證據,是日後了解和審查經濟活動情況、明確經濟責任、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的經濟檔案。各級金融機構必須加強會計檔案的科學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會計檔案管理製度。會計檔案管理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會計檔案的保管、調閱、移交、銷毀等,因此,會計檔案審計的要點也就主要是對上述各項內容的檢查監督。
二、會計檔案保管的審計
銀行會計檔案應由會計人員按歸檔要求,負責裝訂成冊,然後,歸檔進行分類保管。當年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後,由本銀行會計部門保管一年。一年後,原則上應由會計部門編造清冊,移交本銀行的檔案部門保管。各種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應從會計檔案所屬會計年度終了後的次年1月1日算起,分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兩類。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5年和5年期兩種。會計檔案保管的審計要點主要是:
(1)檢查會計檔案有無專人負責管理,管理人員調動時,是否認真辦理交接手續。
(2)檢查會計檔案保管是否設置專用保管庫或保管箱,庫房防火、防盜、防蟲、防鼠、防潮等方麵的設施是否完善,是否經常整理、翻曬。
(3)檢查入庫保管的會計檔案是否裝訂成冊,符合規格、並登記有關會計檔案登記簿,逐項編號,分類排列,加貼標簽,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
(4)檢查各種會計檔案名稱和保管範圍、保管期限是否按有關規定辦理。定期保管的會計檔案是否按不同保管年限,分門別類管理,有無任意縮小保管範圍或縮短保管期限的情況。
(5)檢查永久保管的會計檔案是否設有專櫥、專櫃或專箱,並分門別類保管。在銀行保管期滿後,是否按規定手續移交本行檔案部門,由其一並移交當地檔案館保管。為了便於事後查考,會計部門是否在移交前複製了副本存查等。
三、會計檔案調閱的審計
調閱會計檔案必須嚴格手續,在“會計檔案調閱登記簿”中詳細登記調閱檔案的名稱、日期、調閱人姓名及工作單位、調閱理由、歸還日期等。本銀行調閱,應經會計管理人員同意;外單位調閱應出具正式介紹信,並經銀行領導批準,但會計檔案原件原則上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需報主管單位批準,原卷封不得拆散,並限期歸還。會計檔案調閱的審計要點主要是:
(1)檢查是否嚴格執行會計檔案不準外借的基本規定,嚴格執行安全和保密製度,切實防止丟失和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