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3)

第九章

5.特務統治搞恐怖妄改祖製亂六部

劉道的權勢極度膨脹,武宗則有名無實。武宗上朝,劉蓬總是站在他的右方。群臣拜罷朝廷,還得向他示禮。所以當時人們稱武宗為朱皇帝、坐皇帝,稱劉控為劉皇帝、立皇帝。坐皇帝是個傀儡,國家大事的裁決、群臣奏章的批答,全都聽命於劉氏

但他是一個粗知文事的人。他開始取得代明式宗朱厚照批答奏章的權力後,先是由他自己“任意批答,或增減字樣,或別人創造,真偽混出,而文理亦多不通。”劉道不得不找人代筆。一是劉謹的侄女婿孫聰,是一個在禮部混事的司務。另一是“華亭大猾”鬆江府人張文冕,是個市儈,因犯法曾被南京兵部尚書何鑒追捕,後逃奔京城劉摸處。張文冕學生出身,可能是一位刀筆小吏。進京後得到劉道重用,替劉道處理奏章批答,並讓他假冒軍功,得授錦衣衛千戶之職。這兩個人就在劉道家中,專為劉道批答奏章。劉及每天把朝中章妻帶回家,交給孫聰、張文冕處理。他們除批答朝臣奏疏外,還遵照劉庚之命,杜撰很多假聖旨,交給內閣和六卿執行。劉座專權後的朝臣奏章既不再交由內閣票擬,也不再經明武宗朱厚照批紅,全由劉道一人獨攬了。劉撞這裏既有內閣大學士的職權,還有最後決策權。據《明史紀事本未》過載:“府部等衙門官稟公事,日候道門,自科道部屬以下皆下跪。大小官奉命出外及還京者,如見畢,必赴撞見辭以為常,’”由此看來,劉珍在京城東華門外的府鄧,當時已成為朝廷權力中樞。正如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黃宗農所說:“晉以謂有宰相之實者,今之宮奴也。”劉摸不僅是一個“有宰相之實”的官奴,而且還被稱為“立皇帝”。據說,在明式宗朱厚照臨朝時,劉控站在他的右方。由於劉撞權勢熏天,為非作歹,京城上下,文武百官,無不害怕這個太監三分,所以,京城還流行一種說法,說京城有兩個皇帝,、一個朱皇帝,一個劉皇帝。朝政隻由劉道一個操縱,公然把自己的私宅當成衙門,對於孫聰、張文冕編答出的諭旨,內閣無能為力,焦芳依附劉撞,對其炮製出的批紅奏疏,給予潤色。另一幸存的大學士李東陽也隻能點頭讚同,不敢有任何非議。遇有重大問題要處理而劉道又不在時,李東陽必須派人把奏疏送到劉道私宅,征求劉道意見,然後才敢票擬。朝臣拜見劉道時,拜帖~般都寫著“官某頓首拜稟見”的字樣;還有的人竟稱他為“頂上”;有的朝臣則自稱為“門下小廝”。有一個叫那二泉的無錫人,和同官一人因公事見劉珍,正趕上劉建大發脾氣,邵二泉雙腿發軟,站立不住,竟到了尿都嚇出來的程度。劉懂專權後視朝臣如草芥,。也就可想而知了。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地位,劉控加強了特務統治。這是劉理專權的一個重要內容。劉理專權伊始,第一件事就是攫取控製特務偵緝機構。由“八虎”集團成員馬永成主持東廠,恢複西廠,命他的親信穀大用主持。錦衣衛使石文義也是他的親信。雖然東西廠、錦衣衛等已經控製在他的手中,但他還不放心,想把這種拉官民生死大權的特務機構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德三年(1508年)八月,劉感親自傳旨改借新司外新廠為辦事廠,榮王府們倉地為內辦事廠。其中的內辦事廠又名內行廠,全名是“內刑名廠”。這是在馬永成主持的東廠和穀大用主持的西廠之外,又設立了一個控製東西廠的內廠或叫內行廠。內行廠是由劉道親自控製和指揮的,既不受東廠、西廠的幹預,也不用通過任何司法機關,就可以任意實施逮捕、監禁、刑訊、沒收財產人口,直至處死人犯。它的偵緝範圍包括東廠、西廠、錦衣衛在內的朝廷和地方的所有部門。

內廠、東廠、西廠、錦衣衛都是封建皇權專製統治的工具,其主要任務是監視臣民或百官中有無不軌行為或反抗行動,凡是危及是權的任何有行或被認為是危險人物者,這些機關都有防範、打擊、、清除的權力。但其中的內行廠卻有權監視其他機構的活動。這樣就使明前正德年間的特務機構權力高度集中到劉道手中。這些特務機構連成一氣、有分有合,爭相進行偵緝活動,使得廠衛人員多如牛毛,布滿天},無論通都大邑,還是窮鄉僻壤,都有他們的蹤跡。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均生活在極端恐怖之中Q據說,當時一些地方的平民百姓看到騎著高頭大馬,衣著華麗,操京城口音的人,就以為是廠衛的特務,嚇得四散躲避;地方各級官員隻要一聽到廠衛人員要來的風聲,就得趕緊打點賄賂,以防大禍臨頭。誰也不敢打聽這些人的來曆和身份。於是一些地痞流氓乘機招搖撞騙,敲詐勒索,弄得國無寧日,人人不得安生。由於劉控擴大廠衛特務組織,草省人命,以勢壓人,縱容他人誣告別人,所以許多人動輒被以“謀大逆”判罪,幾乎無生還機會。劉道還實行廣泛的犯罪連坐法。甚至河這邊一家犯了罪,竟把河對麵那家人拿來連坐。上至高官顯宦,下到一般平民個個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明正德三年(1508年)。穀大用主持西廠派出偵緝邏卒,四出活動、,江西南康縣吳登顯等三家百姓,這年為歡慶端午節,組織了民間的龍舟賽會。這裏雖然地處偏僻的南方山區,但還是被西廠發現,將吳登顯等三家全部抓獲,把這場龍舟賽會當做“擅造龍舟”,違犯了《大明律》中民間不得“擅造龍舟”的罪名,以大不敬和謀反上奏,吳登顯三家立刻被捉拿下獄,三個家庭頓時家破人亡。

劉控為了在京城樹立他的絕對權威,通過內行廠,把京城內的“市井遊食、無賴之徒,如酒保磨工論水者”都強製驅逐出京城。這些人大多為京城居民日常生活服務的勞動者,人數眾多。現在要把他們一律驅逐出京城,等於斷絕了他們的生計。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聚集在京城東郊。個個手持木棍,聲稱;“劉莊不讓我們活了,我們一定要把劉道刺死Q”劉速平日雖然視向他叩頭作揖的文武百官如草芥,但對這些不怕死的老百姓還是很害怕的。所以隻得悄悄收回成命,未敢實施這項計劃,又有一次,’劉道忽然異想天開,下了一道命令:凡是住在京城裏的所有寡婦,都必須立即嫁人;凡是死了人停喪在家未葬的,一律火焚揚棄。這兩項決定都違反了當時的封建倫理綱常,公然踐踏了傳統的社會風俗,又一次弓愧京城百姓的憤怒。也遭到社會輿論的譴責,一時間京城大街小巷議論紛紛,大有引發社會騷亂之勢。劉蓬害怕真的激怒百姓,無法收場,不得不被迫放棄這兩項命令。

劉控的親信、錦衣衛都指揮楊玉是個作惡多端的特務頭子。據說楊玉此人“考選軍職,擅自去留,貪財壞法,好惡萬狀,遍差旗校,多樹爪牙,密共尋謀,親為心腹,劉控之惡,由玉以成。”劉理專權期間,東西廠錦衣衛彼此合作勾結,結成一個巨大的特務統治體係。即使官吏被貶,或是出差到任,都派廠衛人員跟蹤盯梢,如有蛛絲馬跡,便立刻加上罪名,隨意逮捕入獄,更有甚者,竟將被跟蹤者害死在途中。據(明史》記載,劉在專權時期“官吏軍民非法死者數千”,這些人大概都是被劉撞所控製的東西廠和錦衣衛迫害致死的。隨著劉撞地位的提高與權勢的擴大,他越來越感到由朱家皇帝所製定的各種典章製度,對他這個劉皇帝是~個約束。為了使製度為自己所用,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和武宗的昏庸,大刀闊斧地改革典章製度,按照自己的想法,頒布了一係列政令。據有人統計,在他執政四年多時間裏,所提出的改革有,吏部二十四項,戶部三十六項,兵部十八項、工部十三項。

以下是劉速在六部中為培植個人勢力,擾亂朝綱的大致情況。

吏部:劉速專權後,為了控製翰林院官員,重新規定,凡翰林院官員的升授、任免必須要經過吏部決定,不再由進士直接授職。這就阻塞了克林院官員由進士充任的人仕之路,由吏部控製、操縱翰林院官員的命運。

劉理為了排斥南方地方勢力,規定,凡選除兩廣、南直隸。浙江官不得用鄰省人充當;增運禦史不得用江南人擔任;。不準浙江餘姚人、江西人擔任京官;減少江西鄉試50個名額,增加陝西鄉試100個名額,增加河南鄉試95個名額,劉道想通過科舉製度,來培植自己的同鄉親信所組成的勢力。

戶部;劉控規定擴大甲字庫的管理太監名額,大大超過原額。一項新規定是各處的大戶錢糧寄屯州縣庫的,如果三個月內未能完足,就不準累計,要按原額重征。這是劉控為了督收錢糧的新措施,因大多數糧戶不可能一次或三個月內交足,先前交納的,就等於被無償收繳了。

劉遂把派遣戶部官員到各地去查盤庫存錢糧這一臨時性措施,改為經常性製度。這是劉道給內庫搜刮地方庫存錢糧的重要措施,也為填滿個人腰包創造了條件。

浙江、福建銀礦每年在原有的上繳數額外,另外補進2萬兩銀礦稅。

凡原任禦史虧折鹽課的,責令其賣產賠補;把原由南京戶部印鹽引的任務改由京城戶部承擔,借以插手鹽政。

劉道派遣官員到各邊丈量電田,多丈出的屯田所納屯糧,責令邊軍賠補,官員被罰米,交納過期要加倍征取。

兵部:劉模為擴大宦官勢力,劉恒決定各處鎮守太監無論有無成例,一律可以取得皇帝敕書,有權節製地方的三司官,並有權裁決地方各衙門的大小事務。。

沿海的市舶司監理太監有兼管沿海軍衛有司的權力。劉理還曾撤消全國的巡撫官。

其中有些項目也還是起了一定積極作用的,如在查盤庫存。清理鹽法、清丈土地,有助於堵塞漏洞,在某種程度上限製了勢要之家的特權;裁減冗官、懲治某些貪官與讀職官吏,也是有助於整飭吏治的。但是,總的來看,這些改革隨心所欲,是以樹立他的權威為出發點的。如他痛恨謝遷,就下令凡是來自謝遷故鄉浙江餘姚的人,不準擔任京官。焦芳討厭江西人彭華,就下令裁減江西鄉試名額五十名,並且禁止授以京職。他是陝西人,焦芳是河南人,就下令增加陝西鄉試名額一百名,增加河南鄉試名額九十五名。他下令裁減各衙門冗官,但各處鎮守太監、總兵、巡撫、副參、遊擊等官,凡是由他門下出身的,不論貪汙多寡、年老多病,一概留用。他一麵派人在全國各地清查庫存,堵塞漏洞,懲治貪汙讀職,同時自己又大量收取賄賂,公開索賄,甚至用酷刑去對付不向他行賄送禮或行賄數小禮薄的人。因而,改革的結果,越改越亂,弄得國無寧日,民無寧時。

劉遭不僅專權亂政,還隨意變亂明朝建國以來的成文法,同對也極力想使這些由他變更過或新出台的規定條例也成為一種固定的成文法律,而不是一種臨時性的權宜之計。劉藝所謂偽變法要想成為“成憲”,既成文法律,必須經過一定的程序。劉道指使國於監祭酒王雲風、兵科繪事中層檢等人出麵上奏疏,要求朝廷“較刻廢近行法例,永著為令’”。也就是說按照劉道藥設想製定法律,並使其永久合法化。具體辦法是將從劉蓬專權開始所有的臨時規定,按六部順序編成一種法律典籍,頒行全國。所幸的是,這部書還未統成,劉模已經敗亡了。

6.謀不軌者終有報“立皇帝”遭淩遲死

劉速威福任情,給國家給人民都帶來了數說不盡的災難。劉理的倒行逆施激化了他與當時各階級各階層之間的矛盾,劉道已經成為眾矢之的,他的敗亡是不可避免的。

劉道的權勢太重,已達到危及封建專製皇權程度。明朝建國以後,曆代帝王都非常注意防止異己勢力。首先致力於防止出現權臣一,因此便廢除了丞相製,而由皇帝一人集大權於一身、皇帝身邊的宦官這時卻逐漸染指朝政,出現了一大批諸如王振、汪直。劉建這樣的大權閹。封建皇權專製製度不允許權臣的出現,也就不可能容忍權闊的存在。當權閹專權的程度在某些方麵超出皇權與宦官的依存關係所允許的範圍,皇權便要除掉權限。劉道是利用明武家朱厚照耽於遊獵酒色之際,而獲得專權地位,假借皇權的權威,通過矯詔等假傳聖旨的形式,維護其專權地位,被人稱作“立地皇帝”,“劉皇帝”形成了與專製皇權平行的權力中心。劉控的活動在明武宗受蒙蔽時,還可猖極一時,而一旦有人敢於計明武家朱厚照了解到真實情況。明武宗所代表的皇權專製勢力便會立刻消除其身邊的這另一權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