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有一個夢,這個夢就是在世界上建立一個讓美國人可以驕傲的軟件公司。
——比爾?蓋茨
1978年7月13日,李?亞柯卡被亨利?福特二世趕走。
克萊斯勒公司董事長約翰?裏卡多力邀亞柯卡加盟克萊斯勒公司,但李?亞柯卡卻是有條件的。
李?亞柯卡現在要的是當自己的主人,他當第二把手的時間已經太長了。假如他接受克萊斯勒公司的工作,不出一兩年一定要當第一把手,否則就不幹!
這就是李?亞柯卡進克萊斯勒公司的平等談判的要價。這不僅是由他與亨利相處的經驗而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他知道隻有擁有自由的活動空間和權利才能使公司現有的狀況轉變過來。李?亞柯卡認為:除非我在管理方式上擁有完全的權力,我的政策才能付諸實施,否則,我去該公司之舉就將成為一種人們受到挫折時所常采取的傳統做法。在這一點上,李?亞柯卡堅持自己的辦事原則。
裏卡多為了能讓李?亞柯卡重出江湖,挽救克萊斯勒的命運,主動讓位給李?亞柯卡,委以全權。李?亞柯卡最終沒有辜負裏卡多的期望,使克萊斯勒起死回生,重振昔日雄風。
李?亞柯卡堅持自我價值實現的方式,最終獲得了成功。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自我價值實現觀”,就不能很清楚地表現自己獨特的一麵,人雲亦雲,改變了最初的打算和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價值在生命中根本沒有任何痕跡。一天如此,一周如此,一月如此,一年如此,一生都是如此。
因此,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獨立的一方麵,把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體現出來,才能體現自身存在的意義,才能以一舉之長獲得更多的成功。
柏林與傑許文初遇時,柏林已經成名,而傑許文則是一個正在奮鬥中的青年作曲家,在亭盤巷裏為著每星期35元的薪水而工作。柏林對傑許文的才能大為讚許,想請他做自己的音樂秘書,薪水可達他當時所得的3倍。“不過還是別接受這份工作的好,”柏林勸道,“假使你接受了,你可能會發展成為二流的柏林。可是你堅持做自己,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流的傑許文。”傑許文記下了柏林的忠告,沒有接受這份工作,果然,日後成為美國當代著名的音樂家。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具備了正確的“自我價值實現”時,他至少成功了一半。如果沒有正確的“自我價值實現”,也就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就會無法定位自我,別人一提意見,就會無所適從,驚慌失措。“自我價值實現”決定生活方式,如果已決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目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你沒有必要努力想達到某個所謂的標準。
美國企業家德斯說:“實際上,錢從來不是我工作的動力。我的動力是對於我所做的事的熱愛,我喜歡娛樂業,喜歡我的公司。我有一種願望,要實現生活中最高的價值,盡可能地實現。”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自我實現是最高標準,也是人最大的動力和畢生的追求!人若沒有了追求,就如同奧林匹克運動沒有了火種,如同喜馬拉雅山沒有了高度。隻有在追求“自我實現”的時候,人才會迸發出持久強大的熱情,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所從事的工作和所開發的技術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興奮和激動。
——比爾?蓋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