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2 / 3)

羅長枯率領老湘軍一部於4月26日抵達吐魯番,而由哈密。巴裏坤西進的張耀、徐占彪在連克七克騰木、辟展〔都善)、勝金台後,也剛好進抵吐魯番。三部會師,大軍壓境。守敵白彥虎早已聞風西逃,接管防務的馬人得不敢負隅頑抗,開城乞降。清軍順利收複吐魯番。

一切部署妥當。9月,天山南北秋高氣爽,清軍開始了收複南疆八城的作戰。南疆八城又分為東四城和西四城。東四城是指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和烏什。西四城為葉爾羌、英吉沙爾。和聞和喀什噶爾。在此八城之外,白彥虎和阿古柏的殘餘勢力還占據拜城等地。清軍參加作戰的是劉錦棠、張耀二部。劉錦棠部馬步32營,為第一梯隊,擔任主要進攻任務。張耀部馬步16營,為第H梯隊。總兵力為2萬餘人。

9月27日,劉錦棠部主力由托克遜出發西進。10月7日進抵喀喇沙爾,隻見一片水澤,官署民舍,蕩然無存。9月,進人庫爾勒,同樣是一座空城,聞無人煙。原來白老虎劫掠四鄉秋糧後,已脅逼百姓西逃庫車。劉錦棠挑選勁卒2500人,親自率隊先發,急速追趕白彥虎。至18日,清軍6晝夜疾馳900裏,進抵庫車城下。經過一陣激烈拚殺,白彥虎大敗,無心戀戰,繼續往西狂逃。清軍在占領庫車後馬不停蹄,ZI日過拜城,24日克阿克蘇,27日進占烏什。南疆東四城在一月之內便先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麵對清軍的強大攻勢,西四城守敵軍心大亂,土崩瓦解。和聞叛軍頭目呢牙斯向清軍請降,喀什噶爾守備何步雲反正,率兵占據喀什噶爾回城,並請求清軍速援。劉錦棠得知此情,即分兵數路,分攻喀什噶爾和葉爾羌。12月17日,餘虎恩等收複喀什噶爾。白彥虎、伯克·胡裏等在沙俄的庇護下竄入俄境。ZI日,劉錦棠自率一部占領葉爾羌,24日又占英吉沙爾。1878年1月2日,劉錦棠所派之董福祥一部克複和闡。至此,新疆全境除伊犁地區外,全部光複。

南疆收複的喜訊傳來,左宗棠倍感全身輕鬆。他連忙向清廷上奏折,以最快速度向清朝廷報捷。捷報傳到北京,滿朝文武共同慶賀。左宗棠率清軍以風卷殘雲之勢,速攻南疆各城,英俄兩國見左宗棠部士氣高昂,不敢輕舉妄動,列強蠶食南疆陰謀受到致命打擊。

左宗棠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在他的心目中,西征偉業還隻完成一半,伊犁還在俄國人手中,收複伊犁將更為重要而又更加困難。此後,他將主要精力轉人武力收複伊犁的籌劃準備。

長期緊張艱苦的軍營生涯,使左宗棠的身體越來越差。衰朽之年的左宗棠再也抗不住朔漠的風寒。1879年夏天,由於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皮膚騷癢,一連幾個月折磨得左宗棠寢不安席。1880年春天的一個早上,左宗棠剛剛披衣起床,忽然口吐鮮血,幾乎昏死過去。但是,新疆緊張的局勢使左宗棠不敢放鬆。為了能就近部署伊犁戰事,他決定親自出關。5月16日,左宗棠一路躍馬揚鞭,從肅州出發,一路往西。他身後,一隊威武的士兵抬著一口黑漆棺材,準備隨時馬革裹屍而還。

5月22日,左宗棠行抵玉門關。望著這古關名勝,他沒有從前騷人墨客的哀怨,有的是一腔報國的激情。“壯士長歌,不複以出塞為苦”,“雖知壯不如人,而孤憤填膺,誠有不知髦之已及者’。6月2日行抵安西,15日到達新疆哈密。

來到哈密,左宗棠在城外設置大營,不顧旅途勞累和舊病複發,不怕高溫酷熱,立即著手部署軍事。他一麵調兵強化巴裏坤、古城、安西等重要據點的防務。一麵適員增設驛站,加強天山北路的通信聯係。他還通過書信聯係,反複地與劉錦棠、張唱等商討進兵伊犁的路線和方案。他對收複伊犁信心十足,“生力之軍絡繹而至”,加上當年風調雨順,關內外糧價平減,真是天助我中華。

就在左宗棠抓緊調兵遣將,襪馬厲兵的時候,8月29日,他突然接到清廷的諭旨,要他迅速離開新疆,回北京“以備朝廷顧問”。原來,清廷對於與沙俄軍隊作戰終懷幾分恐懼,加上反對用兵新疆的李鴻章和一些在華外國人的恐嚇,清廷最後還是決定依靠談判來解決伊犁問題。所以,要將一意主戰的左宗棠調離新疆。左宗棠接此諭旨,倍受刺激。他以70高齡,白發臨邊,卻不得一戰,感到十分痛心。但他無可奈何,除了再次向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寫信,力主決戰以外,他也隻得於11月中旬啟程人關。

左宗棠大軍人關,沙俄也感到不好對付,狂傲之氣不得不收斂一些。曾紀澤作為中國公使到俄國以外,據理力爭。經過一番唇槍舌劍,終在1881年2月,中俄簽訂《伊犁條約》,沙俄同意將特克斯河穀和穆素爾山口歸還中國。以左宗棠的軍事勢力作為後盾,傑出外交家曾紀澤把老虎口裏的食物奪了過來。

左宗棠在收複新疆過程中立下了不朽功勳,這位自幼便以“今亮”自居湘陰的舉人終於實現了書生報國的願望,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他是與戚繼光,鄭成功同列的民族英雄。左宗棠率軍西出玉門關,收複新疆的壯舉受到了世人的讚揚,當時有人寫詩道: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載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度玉關。

10.嚴整水師固海防戎馬一生憾事多

1881年2月,左宗棠到達北京,人值軍機處,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並掌兵部事務。5月,朝廷調所部出新疆駐防直隸,並興修滁州等處水利工程。10月,左宗棠奉旨出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事務大臣。當了近九個月京官,左宗棠又出任地方督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