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過,田穰苴立即下令,將標杆放倒,將漏壺撤掉,向士卒們申明紀律,然後收軍回營,坐等莊賈前來受死。
莊賈和自己的親朋好友一直喝到傍晚,才醉醺醺地來到軍中。田穰苴問:“你為什麼遲到?”
莊賈醉眼蒙矓地說:“我的親戚朋友設宴為我送行,所以我就留下喝酒了。”
田穰苴大怒,大聲斥責他說:
從大將接受任命的那一刻,就應該忘記自己的家,下達過軍事命令之後,就要忘記自己的親人朋友,擊鼓進軍的時候,就要忘記自己的性命去衝鋒陷陣。
現在我們的國家正處在危難的時候,外國的軍隊就在城下,人民的生命時刻遭受著死亡的威脅,軍人們正在前線出生入死,就連我們的國君都寢食難安,而你還在談什麼相送,還要喝酒,怎麼能作出這樣的事情呢!
說完,田穰苴向負責軍法的軍正問道:“按軍法對遲到者該如何處置呢?”
軍正回答:“當斬!”
田穰苴立即喝令將莊賈推出斬首示眾。
莊賈萬萬想不到田穰苴會來真格的,頓時酒也醒了,冷汗也出來了,嚇得渾身篩糠。
三軍將士見狀,都知道了田穰苴將軍軍紀嚴明,不禁對田穰苴肅然生畏。
田穰苴治軍,大體上有兩個方麵的特點:一是立威,二是施恩,恩威並用,執法嚴明。
通過一係列的治軍措施,田穰苴激勵和增強了士氣,連有病的士兵都摩拳擦掌,主動請戰。
看到士氣已經完全被鼓動了起來,田穰苴開始準備出戰。出戰的那一天,齊軍的士氣高漲,以致那些晉軍看見後,還沒有開戰就自己退軍了。
燕國軍隊聽說齊軍氣勢旺盛,又見晉軍都撤退了,也立即渡過黃河,逃回了自己的國家。
田穰苴率領齊國的軍隊,奮力出擊,追擊敵軍,奪回了阿、甄兩座城池,平定了黃河兩岸,然後凱旋。
聽說田穰苴率領自己的軍隊班師還朝,齊景公和朝中的大夫們一直接到了齊國都城的郊外,並慰勞士卒,對田穰苴以禮相待。
進入齊國都城後,齊景公又親自來到田穰苴的住處看望他,尊稱他為大司馬,還為他建造了司馬府。此後,大家都尊稱田穰苴為司馬穰苴。
田穰苴的這些英勇事跡早就在小小的田武心中紮下了根,在他小小的心靈中,自己的這位叔父簡直就是戰神,就是自己的目標,他早就盼望著能有看到這位叔叔的那一天,現在這個日子終於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田武早早地起了床,梳洗以後,就懷著崇敬的心情拜見了田穰苴。
田穰苴對自己的這位侄子也是親切有加。叔侄二人促膝長談,無話不說。從談話中,田穰苴看出田武誌向遠大,天資聰明,心中更加喜愛。
夜深了,田穰苴拿出自己根據從軍經驗編寫的兵法,鄭重地交到田武手中,這就是被後世稱道的《司馬穰苴兵法》。
分別的時候,田穰苴又專門叮囑田武,第二天就搬到自己的司馬府,一定要在京城住一段時間,田武見叔父對自己如此器重,自然是從內心感激不已。
辭別叔父田穰苴後,田武匆匆地回到自己的住處,他是如此激動,因此捧著《司馬穰苴兵法》看了整整一夜。
簡書中“以戰止戰”“忘戰必危”“好戰必亡”等戰爭理論,深深觸動了田武的內心,使田武初步領悟到了戰爭的禪機。
田武決心乘這一段在京城的時間,好好向自己的叔父請教。他希望自己將來也要像自己的叔父那樣,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實現自己人生的抱負。
另外,田武還想到國家的秘府裏看一下,那裏可是齊國所有書籍彙集的地方,一般人進不去,他希望通過叔父,去那裏讀幾天書。不過,田武還沒有向叔父說這件事情。
因為叔父田穰苴的盛情邀請,再加上田武也確實想向這個叔父多學點東西,所以他第二天就來到了司馬府。
在這裏,田武每天都能夠見到田穰苴,通過接觸,田武對這個叔父更加了解,也更加欽佩他的軍事才能。
田穰苴也對自己這個侄兒的軍事知識感到吃驚,沒想到他小小年紀就看過那麼多書,知識這樣豐富,他的聰明勇武都給田穰苴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平時的交談中,田武向田穰苴提到了想到齊國秘府讀書的願望,希望叔父能夠幫忙。
田穰苴也為自己這個侄子如此好學而高興不已,爽快地答應了下來,說自己會給秘府的官員說一下。
8.在秘府研讀兵書
經過田穰苴的幫忙,田武很容易就走進了齊國的秘府。齊國的秘府設在首都臨淄東南,戒備森嚴,其中收集了天下各種圖書,種類一應俱全,均用古體大篆寫成。
田武在這個“書籍的海洋”裏,博覽群書,與古人“對話”,然後與一些知識豐富、學識淵博的前輩切磋較量,在研究探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益,為以後的著書立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秘府的環境優雅,清靜,是個讀書的好地方,各國史記、諸家所記大大小小戰役,都被田武一一翻過。
這些真實的記載,血與淚的結合史,無不引起田武的陣陣感歎,他時而歎氣,時而興奮,時而沉思,時而謾罵。
在這書籍的世界裏,田武把自己的各種感情都融進了書裏,也把自己置身於書中所描述的故事中。
這段時間,田武的生活就是與書為伴,整個人除了書裏的故事之外,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擾亂他的心神,更沒有人可以讓他從那些戰火紛飛、殺聲震天的戰爭場景描述中回到現實。他被這些書深深地吸引住了!
白天看過的資料,在晚上,就如一幕幕活的曆史劇在他的腦海中重新上演一遍,使他激動不已。
然而,時間過得太快了,一晃兩個月就過去了,田武的祖父派人送信,說家裏有事,讓田武趕快回家。
田武很少在外麵待這麼長時間,感覺也該回去了,就向叔父田穰苴辭別。叔侄兩個難分難離,感覺真的很投緣。
田武說:“叔父,我祖父來信要我回家,可是我還有太多的東西沒有學習啊!我還想再跟您多學學運籌帷幄,排兵布陣。”
田穰苴說:“田武侄兒,人的一生是學不完的,關鍵在於運用。以後見麵的時候還很多,我送你的兵法你要好好閱讀,以你的聰明才智,將來一定會超過叔父我的。”
最後,田穰苴一直把田武送到臨淄城外,叔侄兩個才灑淚分別。
9.蒙山拜師學藝
田武的學校生活基本結束以後,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學習鑽研,他的爺爺田書認為田武還有進一步拜師學藝的必要,他有一個老朋友,名叫真元子。
真元子是蒙山道士,受過高人指點,異人傳授。在一次戰爭中,田書曾救過他的性命,兩個人成了刎頸之交。
田書拜托真元子教育孫子,自然是以學兵為主,對於道家和陰陽家,田書並無濃厚的興致。
真元子住在蒙山小孤峰淩霄觀,他隻是偶爾收一兩個弟子,傳授所學,田武便是為數不多中的一個。
真元子年高八旬,身長丈二,背不駝,腰不彎,耳不聾,眼不花,鶴發童顏,須髯垂胸,飄飄如銀。
真元子博學多能,最精通的學問有四門:一是數學與天文,二是兵學,三是遊學,四是出世學。雖然如此,但他性格內向,素來默默無聞,從不輕易表現自己。
真元子講學與眾不同,他很少講理論,多是帶弟子深入實際,觀察紛紜萬狀的具體事物,讓教育對象因此而得到啟迪,然後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歸納,去總結。
在這一過程中,真元子或給以啟發點撥,予以開導,或不聞不問,置之不理。因此,非資質稟賦超群脫俗者,難以成才,半途而廢,中途淘汰者,大有人在。
田武拜師的時候,正是炎熱的夏季,蒙山剛剛落了一場罕見的暴雨。真元子和田武坐在淩霄觀,觀賞蒙山飛瀑勝景。
這是田武的入學考試,也是入學後師父給他上的第一堂課。二人默默觀賞了一會,突然真元子問道:“武兒,從眼前這激流飛瀑中,你能悟出用兵打仗怎樣的道理呢?”
田武見師傅忽然這樣問,就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後彬彬有禮地回答說:
為國者,一定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善於用兵者,一定要以泰山壓頂之勢,撲向敵人,使其沒有喘息的機會,從而完全徹底地殲滅敵軍主力。
要達到這個目的,兵既要多,更要精,關鍵在於戰略部署,每次出擊,都要以多對少,以強對弱,造成猛不可當之勢。
聽了田武的回答,真元子隻是微微頷首,他反複上下打量眼前這位彬彬有禮的少年,似乎要重新了解他,認識他,仿佛不相信方才這番見解竟出自一個年輕人之口。
這第一堂課是成功的,這首次考試是滿意的,真元子暗暗給田武打了個滿分。然而這成績是真實的,是必然的,還是虛假的偶然的巧合呢?
真元子心中不踏實,三天後又進行了第二次考試,仍然是這個題目,隻是有所變通罷了。
師徒兩個人不再看飛瀑,門前的青石板上,中間放著一塊石頭和幾個雞蛋,師生相對,盤膝而坐。
真元子並不急於說話,他手捋長須,眯著雙眼,靜坐良久,田武瞅瞅青石上那碫石和雞蛋,看看老師,察其顏,觀其色,分析其神態。
突然,田武眼前一亮,不等老師開言說話,就拿起石頭,將青石上的雞蛋一一擊破。
真元子見狀,先是一愣,繼而開懷大笑,笑過之後,他豎起拇指,嘖嘖讚道:“孺子可教也!”
又有一天,真元子與田武肩扛鍁鎬,深入一條幽穀。穀左岸有一小片平地,但也坑坑窪窪,坎坎坷坷。半山坡有一水潭,潭水清冽,潭邊雜草叢生。
休息片刻之後,師徒二人,一個掄鎬,一個揮鍁,將那水潭的岸邊挖開了一道豁口,潭水順著豁口淌出,奔瀉而下。然後師徒兩個坐在潭邊,居高臨下,看流水之勢。
豁口的深度有限,所以淌出的潭水數量也有限,一會兒水流完了,真元子讓田武就此而論,談談用兵的規律。
田武鎖眉凝思,在草地上漫步,他的耳邊沒有了奔騰的流水和聒噪的蟬鳴,他的眼前沒有了巍巍青山和莽莽林海,隻有那飛馳的戰車和廝殺的戰場,凹凸不平的穀岸草地和彎彎轉轉的溪流。
過了很長時間,田武終於找到了用兵的規律向老師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田武說:“用兵的規律就像是水一樣,水流動的規律是避高趨下,用兵的規律是避實擊虛。所以兵無常式,用兵的規律就如這天地自然,相生相克。”
第二年春天,和風煦煦,暖日融融,花紅柳綠,鳥啼燕飛,一個怡神醉心的上午,在門前的草坪上,真元子正在給田武上著別開生麵的新課。
這堂課的中心是講作戰的奇正變化。奇與正的概念很抽象,不好理解。
真元子講學授徒,從不先講那味同嚼蠟的概念和理論,而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實踐上升到理論,而且多是啟發學生自己去抽象,去歸納、總結、提高。
這天,真元子先從燦燦紅日和明媚的春光講到日月的運行,四時的更替與循環往複。
其次,他用青、黃、赤、白、黑五色,在素帛上畫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寫意畫,有山水,有花卉,有鳥蟲。
再次,他彈琴擊缶,吹竽鼓瑟,用宮、商、角、徵、羽五聲演奏了一曲曲優美動聽的歌,有歡快的,有悲淒的,也有哀怨的。
最後,他用酸、甜、苦、辣、鹹五種調料做了10個菜款待他這得意門生,自然多是山珍野味。
師徒吃著佳肴,喝著自釀的米酒,邊吃邊聊,邊喝邊談,你一言,我一語,共同來討論這用兵的奇正問題,最後田武奉師命作了總結性的發言。
田武說,大凡作戰,都是以正兵作正麵交戰,而用奇兵去出奇製勝。善於運用奇兵的人,其戰法的變化就像天地運行一樣無窮無盡,像江海一樣永不枯竭。像日月運行一樣,周而複始,與四季更迭一樣,去而複來。
宮、商、角、徵、羽不過五音,然而五音的組合變化,永遠也聽不完;紅、黃、藍、白、黑不過五色,但五種色調的組合變化,永遠看不完。酸、甜、苦、辣、鹹不過五味,而五種味道的組合變化,永遠也嚐不完。
戰爭中軍事實力的運用不過“奇”“正”兩種,而“奇”“正”的組合變化,永遠無窮無盡。奇正相生、相互轉化,就好比圓環旋繞,無始無終,誰能窮盡呢?
就這樣,田武在蒙山跟隨真元子大師學習了兩年時間,在師傅的悉心教導下,田武的兵法學問又增進了一大步,為他以後的進步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10.自創孫子梅花拳
蒙山學藝生活結束後,田武告別了老師,回到了自己家。學習生活並沒有讓田武學習兵法的興趣減弱,相反,回到家後他更加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