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為愛低頭,給別人也給自己一片天地? (1)(2 / 2)

在中國,大男子主義的作風成為愛情婚姻中一道不和諧音符。很多男人都覺得自己任何做法都是無可挑剔的,所以若是和妻子發生爭執,那也必須是妻子先低頭,不然自己就太沒麵子。可是妻子也會有自己的委屈,她們也在希望丈夫能夠給予理解。這個時候,如果相互之間沒有一個人肯低頭認錯,那麼無疑會讓僵持的氛圍一直延續。時間長了,自然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不理解丈夫的妻子也大有人在。他們隻是一味追求家庭幸福、夫妻美滿,沉醉於卿卿我我的夫妻生活中,對丈夫一心想幹好事業的思想不怎麼理解,對丈夫的兢兢業業為事業操勞的行動不理解,埋怨丈夫回家晚,埋怨丈夫不知道買家具,甚至同丈夫吵架,不體諒丈夫,使丈夫的精力不能集中。做妻子的要知道,一些丈夫所以那麼鍾愛自己的妻子,就是因為他感到妻子很理解自己,體諒自己,支持自己。有的丈夫說:“最了解我的是妻子,最支持我的也是妻子。” 

生活中,我們已經活得很累了,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容易,當感受到對方已經身心疲憊的時候,就應該低下頭去,握住對方的手,讓自己的體貼溫暖對方,保護對方。雖然有時候,問題的發生並不是我們故意的,或者能夠導致矛盾的產生,也不完全是我們的錯,但是能夠在對方疲憊的時候,給予一點體貼和諒解,才能更加溫暖彼此的脆弱的心。 

沒有十全十美,隻有全心全意

因為對於現實世界的理想化,我們也會希望自己的朋友是完美的。可是,世上不會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的朋友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不足。如果看到別人的不足之處卻不能給予寬容和接納,而是在苛刻的要求中希望改變別人,或者幹脆跟他們斷交,那麼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交到好朋友了。

與朋友相處,看到了對方身上的缺點,如果在提醒之後能夠改正的,我們應該及時的向對方告知。可是一些沒有辦法彌補的缺憾,或者是性格方麵的不足,我們就應該寬容的對待,即使是自己看不慣,為了朋友著想,也應該保留自己的態度。

馳名於世的《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福樓拜,他的家當時坐落在摩裏略鎮,是同時代法國作家龔古爾、都德、莫泊桑、梅裏美等利用星期日經常聚會、討論的地方。

後來,福樓拜家的客廳裏又多了一個新麵孔,他就是被稱為“小說家中的小說家”的屠格涅夫,他的小說語言純淨優美,結構簡潔嚴密。作品充滿詩意的氛圍和淡淡的哀愁,給人無盡回味。《最後一課》的作者都德見到了僑居法國的屠格涅夫後,向他傾訴了自己對他的才華、人品的無限仰慕及對《獵人筆記》的高度讚賞。 

自此,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屠格涅夫甚至成了福樓拜家裏的常客。然而,屠格涅夫並不因為他們之間的友誼而改變他對都德著作的評價。在他看來,都德是他們圈子裏“最低能的一個”,但他隻把這個看法作為內心的一個秘密寫進心愛的日記裏。

1833年,屠格涅夫因脊髓癌病逝了。當都德無意間發現了這個秘密時,感到萬分意外,就像迎頭挨了一記悶棍似的,他感慨地說:“我始終記得他在我的家裏,在我的餐桌上,怎樣溫柔熱情地吻著我的孩子們的事,我還收藏著他寫給我的無數親切可愛的信件。但在他的那種和藹的微笑下卻隱藏著這樣的意念。天哪!人生是怎樣的奇怪,希臘人的所謂‘冷酷’兩字是多麼的真實!”

這種友情的幻滅當然使都德很傷心,但在屠格涅夫方麵,卻並無他的不是處。因為他將友情和作品分離了,他對都德,甚至對他的孩子有友情,但是不滿意他的作品,所以才在日記裏說出那樣的話,如果不是為了友誼,屠格涅夫也許當麵就向都德說了。這樣一來,都德早就和屠格涅夫絕交,也不至於有死後這樣的幻滅了。

交朋友要懷有一顆平常心,交朋友不論尊卑貴賤,隻要誌同道合即好。而且,朋友也無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個以勢利眼去衡量他人的人,其結果隻是證明他的膚淺無知。

偉大人物身邊不乏崇拜者。崇拜者就是崇拜者,在偶像麵前的崇拜者總是跪著,盡管他的雙手捧著自己的一顆心。大人物在打量這顆心的時候,同時把自己的心重重包裹起來。這就是許多大人物找不到知音,孤獨寂寞,小人物自卑自餒,收獲不了友誼的症結所在。

由此可見,交朋友,不需要多麼十全十美,隻要全心全意,友誼總是真誠的見證。

隻因是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