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三、血腥老將——巴頓9(3 / 3)

在美國人民的心目中,巴頓是位傳奇將軍,是位令人仰慕的、凱旋的英雄。

返回祖國後,鮮花、彩帶和歡呼的人群很快把他淹沒了。

當時在波士頓,就起碼有100萬人排成長達40公裏的隊伍,他們都是來歡迎巴頓將軍的,他們想看看心目中的戰神形象。

此時此刻的光榮,讓巴頓感到了自己的價值,感到了自己所受的一切磨難和打擊,現在都得到了補償。

這時,艾森豪威爾將軍給他安排了一個駐巴伐利亞軍事行政長官的職位。

10月7日,巴頓懷著極其沉重的心情與第三集團軍告別,在告別儀式上,麵對並肩戰鬥、生死與共的官兵們,巴頓滿眼淚花,發表了真誠熱情的告別演說。

眼含淚花的,當然不僅有巴頓,還有整個的第三集團軍。

44.槍聲為“戰神”送行

在出任新職之前,巴頓首先偕妻子回到他們美麗的家園,他是該休息一下了。

這是巴頓一生中最寧靜、最安逸的時刻,也是他在美國的最後一天,因為他第二天就要到巴伐利亞上任了。

天空明淨無塵,腳下芳草婆娑,遠離功名利祿、市井喧囂,巴頓挽著心愛的人在清澈的小溪邊漫步,看看白雲的飄動。

然後,巴頓告別妻子,踏上了自己曾經征服過的國土德國。

然而,長期在戰場上拚搏的巴頓,對這種新的政治生活並不是很適應,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他喜歡和擅長的,戰爭結束了,他的生命輝煌也不在了。

1945年11月11日,巴頓60歲生日的這一天,過得十分美好,從世界各地送來大量的禮物。

巴頓回顧他戎馬生涯與度過的每一個時期並不覺得悔恨,他覺得自己已經做了力所能及的事,這一生是美好和有價值的。

巴頓以平靜的心情、達觀的態度看待以往他所獲得的一些榮譽與聲望,更是平靜地看待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

巴頓甚至還有一種死亡逼近的預感,他不喜歡和平時期的那種死亡途徑,什麼疾病、突然事故等。

巴頓認為一個軍人就應該有軍人的死法,他多次說過:

我應當在最後一次戰役裏,被最後一顆子彈打中死去。

然而命運卻不是這樣安排的。

1945年12月9日,星期天,這是日朗風清、天高雲淡的一天,巴頓和他的參謀長蓋伊少將到森林裏去打鳥。

那天,巴頓很輕鬆,一邊聊天一邊環顧農村的自然景色,突然他乘坐的小轎車與前麵的大卡車相撞。

司機與蓋伊隻受了輕傷,坐在後邊的巴頓卻被撞斷了頸椎。

巴頓的妻子比阿特莉絲以最快的速度從美國趕來,晝夜守候在病房裏。

醫護人員竭盡全力挽救巴頓的生命,巴頓積極配合,他以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誌和傷痛作頑強的鬥爭。

為了寬慰妻子和身邊的醫護人員,他幽默地稱這是最後一次壯烈的戰鬥。

12月21日17時49分,距車禍發生11天零6個小時,巴頓的心力突然急劇衰竭,左肺受到血栓塞的猛烈襲擊。

一分鍾後,這位準備在最後一場戰爭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擊中的戰神,長眠在妻子的懷中,享年60歲。

對於巴頓的去世,全世界均為之震驚,熟知他的人更難以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人們忘不了身材魁梧、英俊瀟灑的巴頓進人敵陣如若無人之境的情景。

人們記得軍服筆挺、馬靴擦得鋥亮、胸前掛滿獎章的巴頓是怎樣用被稱之為“喬治·巴頓”的優美姿勢向他敬禮的。

巴頓的那隻鑲著珍珠的象牙柄手槍依稀還在腰間閃耀。在那飾有4顆閃光星星的鋼盔下,威嚴的嘴唇緊閉,略向下垂。顯示著巴頓那無比充沛的力量和超人精力的藍眼睛是何等神秘深邃!

他篤信宗教又褻瀆神靈,他心地善良。富於同情心又不時發出刺耳、粗野的話。

巴頓那暴跳如雷時赫赫有名的“男高音”早為世人所知,所有的這些充滿矛盾與複雜的性格奇妙地糅合在一起。他是不折不扣的普通人與超人、冰與火、愛與恨、善良與殘暴、溫順與冷酷、天才與笨拙的混合體!

對巴頓最高評價來自在戰爭中難於對付他、又敗在他手下的德國軍人。

這些德國將軍親眼目睹了巴頓第三集團軍在運動戰中之神速,稱他為盟軍中最好、最敢作敢為的裝甲兵將軍,一個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和雷厲風行的人。

德國將軍們甚至把能與巴頓對抗視為“一種莫大的榮幸和難忘的經曆。”

巴頓的遺體安放在德國海德爾堡市一所豪華的別墅裏,供人瞻仰。死亡把他和他的戰友們劃開了兩個世界。

川流不息的美國軍人、國外友人來到這裏,排著隊逐一與他們敬愛的將軍揮淚告別,悲痛之狀令人斷腸。

巴頓的戰友們就要回國了,可與他們朝夕相處、同生死共患難的親人卻永遠沉睡在這裏。

巴頓沉睡在他艱苦跋涉過、日夜戰鬥過、用無數生命與鮮血換來和平的德意誌國土上。

兩天後,巴頓的靈柩運往中立國盧森堡。在靜靜的藍天下,在蒼綠的群山腳下,安葬著巴頓的第三集團軍6000名全部陣亡戰士。

盧森堡哈姆的大型美軍公墓裏又增添了一個新的成員巴頓,他一如既往地親密地和大家在一起。

緊挨著他的是一位上等兵。

被青草和鮮花覆蓋的墓地前矗立著一個十分樸素的十字架,上麵鐫刻著簡單的墓誌銘:

喬治·巴頓

第三集團軍上將

軍號02605

在一派聖潔、莊嚴的氛圍裏,人們唱著“聖經”中的讚美詩和戰場上的風雲人物巴頓永訣。

為巴頓忠實服務多年的黑人勤務兵拿過了覆蓋過靈柩的軍旗,雙手交給了巴頓夫人,並向她深深鞠躬致敬。

最後,老勤務兵忽然轉過臉去,滿眶熱淚順著臉頰淌下,巴頓將軍生前的事跡在他的腦海裏盤旋……

這時,3聲震人心魄的槍聲在盧森堡響起,那是專門為巴頓將軍送行的槍聲。

巴頓無疑是尊“戰神”,但這隻是人們對他的美譽,“戰神”不是神,是人。

巴頓卓越的軍事才能並非生而就有的,而是他在立誌成為“最優秀的職業軍人”的雄心指導下,通過長期的、有目的的學習和實踐取得的。可以說,巴頓的一生都在為成為一名偉大的將軍而作準備。

巴頓去世後,比阿特莉絲和巴頓的副官一起編輯出版了《我所知道的戰爭——巴頓將軍回憶錄》,將豪情、睿智的巴頓更加真實地展現出來,也將他們的愛情融入書中,永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