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一、以少勝多——漢尼拔1(2 / 3)

交戰是在特列比亞河沿岸進行的,雙方投人的兵力各在4萬人左右。漢尼拔采取了先防後攻、防中有攻的穩妥戰術,在一個雪夜,令其弟弟瑪哥帶2(XX步兵埋伏在河岸邊的灌木叢中,待羅馬軍渡過河以後從側後發起攻擊。羅馬人以步兵為中軍,左右兩翼部署了騎兵,漢尼拔則以為數不多的戰象專門對付羅馬騎兵,以步兵抗擊對方的步兵,將騎兵作為預備隊。交戰是在羅馬軍的猛烈衝擊中拉開序幕的。羅馬騎兵首先從兩翼逼近達太基軍,漢尼拔指揮戰象前出,凶猛的戰象直撲敵軍的騎兵隊形,將羅馬的戰馬嚇得四散奔逃,這樣,羅馬的步兵失去了掩護,漢尼拔及時使用騎兵出擊,一舉衝垮羅馬步兵。就在羅馬步兵紛紛回竄之際,瑪哥的伏兵一擁而出,截斷了羅馬軍的退路。迎太基軍前後夾擊,殲敵3萬餘名,森普羅尼亞隻得率殘兵1萬人突圍而去。此戰,達太基軍僅僅損失400人。

3.取勝特命發話間

漢尼拔兵出阿爾卑斯山,一舉取得勝利,但對於漢尼拔來說,波河會戰的勝利,僅僅是征服整個意大利的軍事行動的開端而已。現在,既然意大利的北大門已被敲開,那末漢尼拔軍理所當然地要向意大利腹部推進了。

意大利半島呈東南,西北走向,整個半島非常狹長,其北端聯接歐洲大陸,南端伸人地中海之中。漢尼拔軍由北而人,如果兵鋒直達意大利中部,那末意大利南端將陷入三麵環海、一麵臨敵的絕境。一縣如此,整個意大利半島的被征服就將是無法避免的。羅馬最高當局十分清楚這一點,為了避免這一最為嚴峻局麵的出現,唯一的出路就是將漢尼拔拒之於中意大利以外。

從北意大利進人半島腹地的道路十分有限。按照羅馬最高當局的分析,漢尼拔極有可能從阿裏米努姆山路(北意大利東麵沿岸)或從埃特魯裏亞山路(北意大利西麵沿岸)向裏推進,為此,元老院命令兩個執政官塞維利阿、弗拉米亞分別統軍把守這兩條山路。漢尼拔卻偏偏選擇了一條距離最短、道路最複雜的進軍路線,即從波譜尼亞直趨披斯托裏亞。這條路線要通過幹軍萬馬,在羅馬人看來是根本不可能的。漢尼拔卻以無比的堅強毅力,指揮全軍在沼澤地中行走了4天3夜,人員、馬匹和戰象死亡甚眾,連漢尼拔的一隻眼睛都幾乎被沼澤中冒出的毒氣熏瞎。最後,迎太基軍終於克服了沼澤地,意大利中部的大門又被敲開了。

達太基軍令人不可思議地突然出現在羅馬城的北麵,使得整個意大利極度驚慌和混亂。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得知漢尼拔的行動後,連思索的時間都沒有,便率軍猛追漢尼拔軍而來。

漢尼拔對羅馬軍的企圖及行動了解得清清楚楚,當他進至特拉西美諾湖附近時便安營紮寨,不再向前推進。原來,特拉西美諾湖周圍的地形十分險要,從這裏去羅馬隻有一條道路可以通行,這條道路從湖北岸邊通過,路北是一片小穀地,穀口有陡山挺立,這種地形,實在是打伏擊戰的好地形。漢尼拔就選中了此地,於夜間將騎兵潛伏在隘路人口處,又在出口處伏下了輕裝步兵,自率主力隱蔽於穀地北側的高地L。

此時,羅馬執政官弗拉米亞心急如焚,指揮4個軍團近3萬名人馬急迫而來於公元前217年6月ZI日拂曉時分到達特拉的美諾湖。由了濃霧遮蓋著湖麵和周圍的地麵,羅馬軍的偵察兵沒有發現迎太某軍,弗拉米亞迫不及待率軍進入了穀口。迎太基軍沉著冷靜,沾羅馬軍全部進入穀地後,同時從三麵發起了突然猛烈的衝擊,當弗拉米亞剛剛明白眼前所發生的一切時,羅馬軍的3個軍團己徹底瓦解,近3萬名人馬自本D殘踏,猶如一窩亂蜂。漢尼拔僅用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便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此役,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陣亡,15萬人被殺死,幾千人被俘,尚存6000名殘部突圍出去沒多遠便被沙太基軍重重包圍,最後束手就擒。

4.偷默換拖拖處建安

漢尼拔接連取得勝利,迫使羅馬人采取拖延戰略來對付他,在卡西努姆伏擊戰中,幾乎將漢尼拔置於死地。

羅馬人在特拉西美諾湖的失敗,使通往羅馬的道路暢通無阻。震驚之餘,羅馬元老院推舉曾在前一年出使跡太基的法比為“狄克推多”(意即“獨裁者”),全權指揮戰爭。羅馬全城緊急動員,連老年人也武裝起來走上城頭。由於缺乏武器,羅馬人按照危急時刻的慣例,將神廟中作為戰利品而懸掛在牆上的武器也取下來使用。但是,漢尼拔並沒有向羅馬進軍,因為他知道以其現有的兵力攻克設防的羅馬或者用圍攻的辦法迫使羅馬投降是不現實的妄想。於是他率軍東進至亞得裏亞海沿岸,然後順亞平寧山脈南下,有計劃地劫掠所經地區並使自己的軍隊得到休息,試圖以這種方法來分化、瓦解意大利其它各邦與羅馬的聯盟,不斷打

擊羅馬的有生力量,進而消滅羅馬的抵抗能力。

而法比擔任羅馬統帥後,看出漢尼拔雖攻勢猛烈,但孤軍深人、缺少後援、難以持久的弱點。針對於此,法比采取了使他名聞史冊的拖延戰略。他率軍緊緊跟隨漢尼拔,使之不能圍攻任何城鎮,以幫助同盟城市,但卻不與之交戰,而是盡可能與其周旋,迫使漢尼拔陷人欲戰不能、欲勝不成的境地,消耗盡自己的力量,最後像燃盡的號火一樣自行熄滅。

法比的拖延戰略在軍事上無疑是穩健的,但在政治上卻包含著很大的風險。漢尼拔率軍在意大利境內任意馳聘,如人無人之境,這將使羅馬的同盟者對其實力產生懷疑,從而動搖對羅馬的忠誠,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同時,戰爭的拖延也將引起長期遭受戰亂之苦的廣大意大利農民的不滿,從而動搖羅馬人的統治地位。因此,在羅馬內部,許多人反對法比的拖延戰略,他們譏諷地稱他為‘尼克塔多爾”,意即“遲疑不決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大,法比推行拖延戰略的阻力也越來越大。為平息人們的不滿情緒,法比不得不在卡西努姆城利用有利的地形對漢尼拔進行I一次頗具威脅的伏擊。卡西努姆城四麵環山,山穀裏是一片片難以通行的沼澤地。法比十分熟悉這裏的地形,他派4千名士兵把守進出山穀的勝口,自己則率領其餘的軍隊紮營在另一邊的一座小山之上。對於法比的設伏,漢尼拔一無所知。當他進人山穀後發現自己陷人重圍後,感到了從來未曾有過的恐慌。他無路可逃,因為四周皆是不可攀登的懸崖絕壁;他也不可能戰勝法比和那些守衛隘口的人,因為他們所據的地形極其險要。然而在這絕望的形勢之下,漢尼拔卻想出了一個神奇的計策,其絕妙之程度不禁令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