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主場優勢讓斯科拉裏失去了對巴西隊真正實力的掌握,一開場就用搶攻的姿態與德國隊大打對攻,但是缺胳膊少腿還在配置上有致命缺陷的巴西人似乎忘了,開場不過三板斧這個約定俗成的球場定理。在上半場快節奏你來我往10分鍾左右後,巴西沒有做出任何威脅攻門反而更忘我,進行樂此不疲地全力猛撲,恨不得陣型變成1-3-3-3的巴西人沒有料想到,可怕的德國人正在不急不慢地抽出屠刀,一場大屠殺即將上演。
費爾南迪尼奧的表現是災難的,丹特的表現是災難的,路易斯奮不顧身的前插終於變成災難,可這一切都不及斯科拉裏災難性的戰術布置還要災難。麵對擅長地麵進攻和傳控踢法的德國人,不僅沒有利用巴西隊工兵多的特點與其在中場展開白刃戰、高位逼搶破壞傳球成功率,而是排出一套中場進攻組合,無視自己防守配置薄弱以城門打開的代價與德國隊抗衡,結果沒有一個組織核心和一個成熟的整體戰術的情況下被德國人踢得沒有了結果。
上半場被德國隊半場攻防演練的巴西隊下半場才稍微清醒了一點,上半場3次射門的巴西隊下半場10分鍾內立即讓上半場一直作壁上觀的諾伊爾做出4次撲救。如果上半場看德國隊進攻表演,那下半場一度就要看諾伊爾的守門表演。在潰敗的前提之下,巴西隊好不容易鼓起地勇氣就很快被德國人殘忍的掐滅了,以至於德國人在攻進第6球後觀眾在球場看到的隻有一群著黃衫的行屍走肉。有人說德國人這場比賽的殘忍,是二戰後僅有的,深以為然。
第二節英雄:今夜,你們都是英雄
撰文/溫朝林
12年前的韓日世界杯決賽,堅強的德國人倒在了表現超神的“外星人”羅納爾多帶領的巴西隊腳下,依稀還記得當時卡恩無助的靠著球門,堅毅的麵龐浸滿淚水,無緣決賽的巴拉克呆滯的望著球場,隻是一切都不能重來。12年過去,如今的德國隊早已不是當年那輛老邁的德國戰車,年輕血液和青春風暴讓所有德國人都相信,未來屬於他們。
可以看到,如今的德國隊心智的日漸成熟,讓他們能在世界大賽中走的更遠。從2006年開始,德國隊在連續兩屆世界杯中止步半決賽,經過這樣的曆練與沉澱,如今的這支德國隊已經在經驗與心智上取得了重大的成長,他們有機會,也有理由取得更大的突破。所以,當他們再次麵對12年前擊敗自己的巴西,德國的年輕一代向前輩展示了自己的成長,7比1,一個令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比分,一個讓全世界無法相信的結果,就這樣,在貝洛奧裏藏特的米內羅競技場出現了。
打進首球的穆勒已經在世界杯中攻入了10粒進球,而這個打進10球的英雄卻還不到25歲;在這場比賽中一人獨造5球的托尼·克羅斯也是24歲,但本場比賽已經是這位少年英雄代表德國隊的第50場正式比賽,在這場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比賽中,克羅斯給自己,也給國家交上了一張滿分的答卷。除了幫助隊友得分以外,克羅斯更是在69秒的時間內獨中兩元,對於世界杯之後可能即將轉會的他來說,現在的一切都依然很完美。
本場比賽對於另一位行將告別國家隊的老將來說也有特殊的意義,比賽第23分鍾,克洛澤打進德國隊第2粒進球,這個進球幫助克洛澤完成了對羅納爾多世界杯進球記錄的超越,並以4屆世界杯16球的成績獨占鼇頭,成功創造了隻屬於自己的曆史。12年前不敵巴西的決賽,克洛澤是見證人,12年後血洗巴西,克洛澤依然親曆見證,這12年中,他看到了德國隊的新老交替,看到了德國戰車質的蛻變,也依然在踐行著自己的夢想。
在這個人人是英雄的德國隊,所有人都隻為一個目標邁進,那就是世界杯冠軍。已經一隻手摸到大力神杯的德國人還需最後一步,來完成他們24年的夙願,巴西,將成為這批邁向成熟的德意誌戰士真正收獲的地方。
在2002年率領巴西用352陣型輔以3R巨星在決賽完勝德國的斯科拉裏沒有想到的是,此時與德國隊的實力劣勢已經不是足球王國的主場優勢能夠彌補的了。在沒有補救措施,沒有任何臨場戰術調整方案的情況下,斯科拉裏拽著巴西隊踉踉蹌蹌地走到了半決賽,終於被德國隊徹底打出了原型,黔驢技窮讓他在德國人屠殺的案發現場旁除了一次次的捂臉做痛苦狀外再無他法。
2002年的德國隊跟這支巴西隊也是有不少相似,實力空洞化+隻依賴球星勉強過關,終在最後關頭被實力更強的巴西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從2006年起,德國足球穩紮穩打地青訓改革和德國隊的年輕化技術化開始收到成效,那年的夏天奠定了一個強大到進大賽四強如兒戲德國隊的基礎;到勒夫接手之後,技術化的德國隊逐漸擺脫以往人們印象裏那支笨重粗糙的球隊風格。08年再次進入歐洲杯決賽,2010年世界杯華麗防反震撼世界,2012年歐洲杯傳控打法徹底定型,德國隊12年來一直在不斷進步。
反觀角色換位後的巴西隊,一直堅守著功利足球的城池,直到斯科拉裏二進宮,這種堅守變成了一種退化——不再是桑巴足球,而是充斥個人主義、粗野防守的街頭野球。配置兩極化更明顯,工兵更多,球星個人主義更突出,而中場創造力愈加貧瘠。被人詬病多年的勒夫像是攢了12年的怒氣,在與巴西的半決賽中一夜爆發出德式傳控的終極奧義大招,打出足以載入世界足球史前10的一場比賽。這場比賽也證明了斯科拉裏與勒夫的差距,有著讓人無法直視的差距。
在這場德國人主宰屠戮中的亮點還有“老木匠”克洛澤打破羅納爾多15球的進球紀錄,以16球的成績正式成為世界杯曆史第一射手。從青嫩得臉上要滴水的空翻小將到滿臉褶皺的隊內唯一70後,在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下依然以36歲的高齡完成了本屆世界杯的兩粒進球,克洛澤用良好的職業態度和堅守的毅力完成了一次個人史詩。這一次超越不僅僅是進球數字,更是對自己的超越。當克洛澤被換下場的時候,電視的字幕適時的打出了“向克洛澤致敬”的字樣,這是他載入史冊的最好注腳。當36歲的克洛澤看了看身後緊追自己已經打入10粒世界杯進球的穆勒,滿眼都是自己24歲時的影子。這也正是如今德國隊優良傳承以及健康新陳換代的縮影。
一場史無前例的的半決賽,一場超越或災難性的比賽。對於以足球為生命的巴西而言,德國戰車碾壓過後,巴西隊百廢待興。之所以潰敗,除了實力原因,更是自身不能承受之重負。不管賽前賽後的巴西球員接受采訪時言必提及“為了巴西人民的快樂”就知道,他們是在帶著什麼樣的壓力和精神狀態去踢球,在這種重壓之下,本該快樂的比賽日變成了巴西的國難日。成為曆史進決賽次數最多的德國隊朝著胸口繡上四顆星的目標大踏步前進,等待著他們的不僅是大力神杯的光芒,還有重拾德意誌榮耀以及性感足球的美好藍圖。
第七章決賽:德國VS阿根廷
比賽場地:裏約熱內盧-馬拉卡納球場
比賽時間:北京時間2014年7月14日03:00
雙方出場陣容:
德國(4231):1-諾伊爾/16-拉姆,20-博阿滕,5-胡梅爾斯(45′17-默特薩克),4-赫韋德斯/7-施魏因施泰格,6-赫迪拉(76′14-德拉克斯勒)/13-穆勒,18-克羅斯,8-厄齊爾/11-克洛澤(58′9-許爾勒)
阿根廷(433):1-羅梅羅/4-薩巴萊塔、15-德米凱利斯、2-加雷、16-羅霍/14-馬斯切拉諾、8-佩雷斯(86′5-加戈)、6-比格利亞/10-梅西、9-伊瓜因(77′18-帕拉西奧)、22-拉維齊(46′20-阿奎羅)
進球:113′格策。
第一節黑紅金的德意誌讚歌
撰文/婉彤
北京時間2014年7月14日的淩晨。裏約。馬拉卡納球場。煙花綻放,人聲鼎沸。在這裏,所有人迎來了新的世界冠軍,偉大的德國隊。
時間仿佛回到了四年前那個南非的盛夏,拉姆從巴拉克手中接過袖標,擔起了隊長的重任,也是他第一次以隊長的身份參加世界杯。半決賽,德國告負於西班牙,拉姆在更衣室裏擁抱著每一個默默流淚的隊員,臉上始終掛著堅定的微笑。四年後的今天,曆史沒有重演,這個身高隻有170厘米的隊長終於把抗在他身上的重擔化為了舉起大力神杯的喜悅。黑紅金的的德意誌戰車經曆了24年的等待,終於使大力神杯重歸德國土地。
當德國隊盡情享受著冠軍帶來的激情與喜悅的時候,沒人會忘記那段崢嶸歲月,那段飽含著酸楚的淚水的黑色歲月。1998—2004年,德國從神壇跌落,終結了歐洲足球霸主時代。積極進取的德國人並沒有被失敗的陰影所籠罩,痛定思痛後,德國足協開始了青訓之路,每年拿出至少1000萬歐元發展少年足球,並要求各級俱樂部必須建立自己的青訓體係,從場地到教練再到學校教育,事無巨細,德國足球一直在兢兢業業地默默耕耘著。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穩固的地基終究會建築成高聳的大廈。從2006年開始,青訓成果開始向世人彙報,無論是年齡稍長的拉姆,施魏因施泰格,還是依舊生機勃勃的厄齊爾,穆勒,還有在歐戰中屢創佳績的格策,羅伊斯,他們猶如德國生產線上嚴格作業的工人,不斷在發揮著他們的價值。1990年的7月8日,在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足球皇帝”貝肯鮑爾率領的聯邦德國隊迎戰阿根廷隊,布雷默下半時操刀點球,從而鎖定勝局,捧著獎杯的克林斯曼哭得像個孩子,但是讓所有的球迷都沒有想到的是,再次捧杯又要等到24年後的今天。這漫長的24年間,國家隊瞬息萬變,曾經的黃金一代中的球星們搖身一變已成為不同的角色;曾經的忠實球迷有的已由毛頭小夥子變為父親,有的已經白發蒼蒼;而曾經懵懂的少年甚至是繈褓中的嬰兒甚至尚未出生於世的現在正在成為德國戰車新的黃金力量。24年後的今天,當這場巔峰對決進行到88分鍾時,老將克洛澤被小將格策換下,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當他們深深相擁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巴拉克,卡恩,斯奈德那些球員們的影子,新的球員終將站在曆史的舞台,成為中流砥柱的力量,但是那些不能被忘卻的英雄們同樣會被曆史所銘記。而113分鍾時格策的精彩絕殺,就是送給所有為德國足球肝腦塗地的英雄們的最好的禮物。
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在國人心裏,它代表著喜慶與祥和。但是紅色所代表著的血性,卻被德國人演繹得淋漓盡致。德國人賴以自傲的哲學思想,在足球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每一次出場,都會看到了一個鬥誌昂揚,不屈不撓,嚴謹務實的球隊,德國隊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不會自亂陣腳,無論落後還是領先,他們都像一台精準的機器,頑強戰鬥到最後一刻。1970年世界杯半決賽,貝肯鮑爾帶著被踢斷的胳膊作為精神領袖踢滿了整場比賽;1974年決戰荷蘭,全身負傷7處的格裏克穆勒一頭散發在場上飛奔,不僅震驚了荷蘭人,更是震驚了全世界;1990年決戰阿根廷,馬特烏斯賽前手骨骨折,他用繃帶堅持打滿了全場;1996年歐洲杯,克林斯曼重傷上陣,守門員卡恩時刻準備作為後衛出場,但就是這樣一個隻有14名球員的傷兵殘陣笑到了最後。可能許多人不理解這樣的德國隊,但這就是把尊嚴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德國人,他們永遠把祖國的榮譽放在首位,勇敢就是日耳曼民族精神的核心!也許世界在日新月異地發展,但是這樣的精神在今天一脈相承,並逐漸融入了更多的優秀品質,我們看到的德國隊從不拖延時間,投機取巧,而他們對對手的尊敬與包容讓我們看到了新生代新的氣息,向我們展示了真正的男人風采。德國,不僅用技術與力量征服著世界,而且在用血性和球隊精神感動著全世界。
今天,金色的夕陽照耀著神奇的馬拉卡納球場,伴隨著夕陽的餘暉,德國隊完成了緊張並令人窒息的120分鍾的比賽,最終把每個人的笑臉映在了大力神金杯上。我們要感謝所有德國隊員們奮力拚搏的精神,感謝主帥勒夫勇於革新,治隊嚴明的付出,感謝每一個在奪冠路上辛勤付出的人們。沒有什麼比讓球迷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隊捧杯的那一刻更激動人心的了,德國足球用個人的犧牲奉獻精神和團隊的合作意識告訴世界,足球從來不是一個人的運動!就像飄揚的德國國旗所昭示的一樣,黑色的歲月已然過去,紅色的新鮮血液源源不絕,而新的黃金一代正在用他們的黃金力量迎接屬於他們的時代!
黑紅金的德意誌,永遠奔騰著的德國戰車正在為德國球迷奏響讚歌!
第二節格策是誰?
撰文/李巴喬
當今足壇,超級馬裏奧的稱謂一直屬於意大利的巴神,屬於德國的戈麥斯,在人們心中,古靈精怪的巴洛特利和帥氣無敵的戈麥斯才是馬裏奧這個昵稱的最佳代言人。可是現在一切都變了,當德國隊的格策在本屆世界杯決賽的加時階段打入絕殺,力助日耳曼再捧金杯後,超級馬裏奧的名號,就此易主。其實早在世界杯前,馬裏奧·格策的名字便在歐洲聲名遠播,年輕的人生履曆裏也載滿了厚重的榮耀: 16歲登場德甲,德國各級梯隊絕對核心,史上最高票榮獲的金童獎,德國史上最年輕打出兩雙(進球+助攻)數據的球員,年方二十便以隊內頭牌的身份帶領球隊殺進歐冠決賽,數次關鍵時刻的力挽狂瀾。
相比起本屆世界杯上大紅大紫的內馬爾,格策在多個方麵都有和巴西頭牌一較高下的底氣。兩人均在在同樣的年齡登上頂級聯賽,在同樣的年齡成為球隊核心,又在同樣的年齡奪取聯賽冠軍,因此在球迷圈中兩人也共同被奉為當今足壇的四小天王。不同的是,格策因無緣歐冠決賽而球隊最終僅獲亞軍,可內馬爾卻力捧南美解放者杯;同樣擁有絕色佳人女友的兩人不同的是,格策以“乖萌”著稱但是極少出現在媒體鏡頭前,而內馬爾百變的造型卻經常成為鎂光燈鎖定的焦點。性格上的不同和球風的差異,讓兩位天才少年在各自的足球之路中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風光,隻是娛樂化時代賦予內馬爾的背後的光芒,稍顯明亮。
世界杯開賽以來,小組賽極佳表現的內馬爾,在《轉會市場》身價上升500萬至5500萬,而小組賽1球1造點的格策由於第二回合之後被拿下主力,身價劇降700萬至4800萬,也由德國隊最高身價降為第二身價。與此同時,內馬爾已經被提升到梅西、C·羅的新高度,段位遠遠甩開了此前與己齊名的阿紮爾和沙拉維,可是,靜靜等待的格策心裏卻不甘人後,不知妥協。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因為戰術原因淪為替補的格策也許怎麼都不理解,自己小組賽兩輪的優異表現換來的確實之後五場寥寥無幾的機會,當許爾勒一次次替補登上衝擊對手大門時,這位在德國各級梯隊都是頭號球星的超級天才,似乎要被迫接受板凳坐穿的事實。可是機會終究來了,許爾勒率先登場,老將克洛澤的傳奇謝幕,格策登場。出戰僅3分鍾,格策閃電突襲一腳遠射敲山震虎,宣告自己的霸氣回歸。而加時賽開始階段,格策的妙傳又為許爾勒製造殺機,頻頻威脅阿根廷大門。
加時賽中場休息時,勒夫如此鼓勵期待進球的格策:“你要相信自己,你比梅西更優秀!”,下半場第113分鍾,投桃報李的許爾勒發揮體能優勢強行突破,將下底準確地送到無人防守的格策腳下,後者一記絕妙的停球後拔腳抽射,皮球尚未落地便已入網。又是神奇的113分鍾,這一次沒有假摔的爭議,沒有肮髒的動作,唯有一擊致命的絕殺和馬裏奧留給世人的精彩。
多年之後,當我們回頭看看這位帥氣的年輕人世界杯的之旅時,一定會驚歎他在安靜與靈動之間的角色變換。安靜時,歐洲的金童是鄰家男孩,陪伴隊友,耐心守候;靈動時,德國的小將是進球天才,大殺四方,加冕稱王。
第八章德迷繪影
2014年7月14日,在這個中國萬千德迷苦等了足足24年的日子,他們終於圓夢了。由中國拜仁球迷官方協會同仁會(ChinaGemeinsamBayern)發起的全國德迷決賽聚會,全國20多個城市數千人參與,足球之夜為所有德迷留住這曆史性的一刻,以下為各地德迷聚會圖集精選。
第九章世界杯的感覺很特別
撰文/鄭峰
Q(鄭峰):請問布萊特納先生,對於中國廣大德迷和拜仁球迷的熱情,您有什麼要說的?
A(布萊特納):中國德迷非常熱情,非常感謝中國德迷和拜仁球迷對德國隊多年來的堅持,他們是最優秀的球迷。
Q:您可以說下您對於世界杯的理解嗎?
A:世界杯的感覺真的很特別,1974年的天王山之戰讓我永生難忘。
Q:世界杯對您來說都是美好的回憶嗎?
A:不,1982年,我的感受如同現在的皮爾洛一樣,我曾說過我永遠不要做第二,但失敗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在所難免的,這就是世界杯的魅力。
Q:您可以說說您初登世界杯賽場時的感受嗎?
A:真的是永生難忘,登陸世界杯之前已經登上過歐冠決賽的賽場,但世界杯無形的壓力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平均三四天一場比賽,對手都飽含鬥誌,這裏沒人願意輸球,畢竟都苦等了四年。
Q:您可以說說決賽時的感受嗎,您在決賽頂住壓力罰中關鍵點球?
A:是的,那個點球是我職業生涯最重要的進球,若幹年後範哈內亨曾告訴我,點球命中之後他便已經忍不住想哭了。
Q:對於拜仁未來在中國的發展計劃,您方便透露一些嗎?
A:拜仁今年7月已在美國紐約成立辦事處,而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在中國成立辦事處。
Q:拜仁明年有可能來華嗎?
A:拜仁明年會安排係列的巡演,並且有可能在中國安排一到三場比賽,在去年的時候拜仁就已經和讚助商簽過協議了,拜仁隊員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再次見到可愛的中國球迷們。
Q:我想中國的南部(拜仁球迷簡稱)們也都迫不及待了,很高興采訪到您,布萊特納先生。
保羅·布萊特納
出生日期:
1951年9月5日
俱樂部:
皇馬、布倫瑞克、拜仁
國家隊:
1974、1982世界杯
(出場14次,進4球)
布萊特納,上世紀70年代德國著名球星,22歲即與貝利、瓦瓦並肩,成為第三位在兩屆世界杯決賽均有進球者,效力拜仁時奪得1974年歐冠,而在拜仁麵臨破產危機時,他又義無返顧回到慕尼黑支援老朋友赫內斯。
在7月14日德國、阿根廷上演2014巴西世界杯巔峰對決前,足球之夜特約記者在廣州與作為PAULANER CUP足球選拔賽評委的德國足球名宿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