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梅球王一步之遙 日耳曼四星加冕
作者:撰文/斯蒂文
第一章小組賽1:德國VS葡萄牙
比賽場地:薩爾瓦多-新水源球場
比賽時間:北京時間2014年6月17日00:00
雙方出場陣容:
德國(4231):1-諾伊爾/20-博阿滕、5-胡梅爾斯(73′穆斯塔菲)、17-默特薩克、4-赫韋德斯/16-拉姆、6-赫迪拉/18-克羅斯、8-厄齊爾(62′許爾勒)、19-格策/13-穆勒
葡萄牙(433):12-帕特裏西奧/21-佩雷拉、2-阿爾維斯、3-佩佩、5-科恩特啊朗(65′安德雷-阿爾梅達)/8-穆蒂尼奧、4-維羅索(46′科斯塔)、16-梅雷萊斯/17-納尼、9-阿爾梅達(28′埃德)、7-C·羅
進球:12′46′78′穆勒,32′胡梅爾斯。
第一節德意誌100場大捷
撰文/斯蒂文
隨著眾多的強隊紛紛亮相,奪冠熱門之一的德國隊終於在薩爾瓦多新水源競技場開始了巴西世界杯的征程,在與葡萄牙隊的焦點對決中,一直被熱議的德國無鋒陣取得完美開局,德國隊用一場4比0的大勝完成了世界杯第100場比賽。
德國隊本次世界杯最大的看點就是勒夫隻帶了克洛澤一名正統前鋒,而且賽前就被德國媒體連篇累牘要打無鋒陣,以及四中衛後防線。
德國首發的陣型看似把克羅斯前移,仍然可以看做是4231的演變。從比賽來看,德國隊這套陣容基本貫徹的是433的戰術意圖,與之前的4231已經明顯不同。拉姆依然扮演了在拜仁習慣的角色——後腰,負責球隊攻防的樞紐,防守時更多依靠預判和選位攔截對方傳球,同時滑鏟擴大防守麵積,由守轉攻時負責出球線路的選擇。左前方是克羅斯,負責控製比賽節奏和攻擊線路選擇,克羅斯用精準的傳球調度球的運轉和隊友位置的走向,插上很少,更多的是橫向移動,以及長傳找右邊鋒。赫迪拉在靠右的位置,縱向回收保護或前插形成梯次進攻的接應點,同時也是禁區內的第二個高點接應。三個人分工相對明確,拉姆主守,克羅斯主控,赫迪拉則更多利用跑動範圍大和縱向活動能力成為補丁。
前方的三前鋒,從站位上,穆勒居中,格策和厄齊爾分居左右,但比賽中換位非常靈活,更多是根據球隊陣型的移動和進攻方式的變化進行靈活跑位。
德國隊本場整體陣線沒有大幅度前壓,球隊在中場大多保持縱向的均衡,由於沒有典型的邊鋒,德國本場在中路做了很多文章,穆勒主動拉到邊路,使葡萄牙中衛盯人失去目標,而格策和厄齊爾則從兩肋攻擊對方身後,本場類似進攻次數不少,下半場格策直塞厄齊爾形成的單刀是典型代表。
當形成陣地進攻時,穆勒則堅決前插到門前扮演中鋒角色,格策和厄齊爾則一個利用技術突破下底,另一個移動到穆勒身後搶點射門,穆勒有機會就搶點射門,被包圍就堅決衝底線為隊友製造空當。德國隊的傳中也因為前場高度有限避免打高球,一是低平球送腳下,二是繞過防守打後點再送回門前,調動對方防線,傳球並不直接給頭上,製造禁區混亂,比如穆勒打進的第二球。
身高作為德國隊的看家優勢,勒夫別出心裁派出了四中衛防線,身高馬大的默特薩克和胡梅爾斯守衛中路,其中胡梅爾斯負責貼身上搶,默特薩克則負責協防保護。身體條件突出博阿滕纏鬥C·羅,博阿滕在身高、力量上都有優勢,腳下速度也不太吃虧,加上隊友協防,基本凍結了C·羅的突破。萬金油赫韋德斯則在左後衛以守為主,很少插上。
這種布置,一方麵由於克羅斯位置比較靠後,赫韋德斯也不大前插,左路基本是收回來的,更多的是因為克羅斯45度傳中,或者格策空切對方右後衛身後空當,所以赫韋德斯本場很少露麵。另一方麵,忌憚於葡萄牙雙邊鋒C·羅與納尼的突破,兩個邊衛也都以守為主,球隊也不給對方留下過大空當。
一旦獲得定位球,四中衛身高優勢就有了發揮的舞台,加上穆勒和赫迪拉,至少有6個高點可以投入進攻,特別是胡梅爾斯這種不是原地起跳,而是後插上衝搶的頭球,更加難以防守。勒夫把德國傳統的中鋒進攻移植到了後場。
縱觀全場,勒夫的433無鋒陣並非邯鄲學步,而是在基於10世界杯立足防守,穩中求進的原則,更多發揮德國二線攻擊手的靈活和機動性,從而實現了沒有前鋒但人人都可以當前鋒的多點開花,也糾正了重攻輕守的偏頗,因此取得比分和場麵上的優勢也就無可厚非。
第二節英雄:獨一無二的穆勒
撰文/溫朝林
在世界足球先生C·羅麵前,你要如何表現才能掩蓋他的華麗光芒,成為場上當之無愧的主角?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做到,而在巴西薩爾瓦多,穆勒的“帽子戲法”不僅讓他成為本屆世界杯第一個“帽子戲法”擁有者,也讓他一戰加冕成王。
德意誌戰車從不缺少超級射手,從蓋德·穆勒、克林斯曼到克洛澤,他們的名字鐫刻在世界足壇的史冊熠熠生輝,他們的戰績激勵著更多德意誌少年的足球夢想,托馬斯·穆勒正是這群德國將士中最接近前輩榮光的年輕人。
將時鍾撥回到四年前,南非世界杯成了當時年僅20歲的穆勒一鳴驚人的舞台,穆勒在世界大賽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震驚了世界,不僅當選賽事最佳新秀,也摘得金靴。從此,世界足壇的史冊上又多了一個穆勒,從此,穆勒不再是慕尼黑的小鎮男孩,更是世界杯的金靴,德國足球未來的希望。
無論是在俱樂部還是國家隊,穆勒敏銳的門前嗅覺、沉著冷靜的性格成為他立足世界足壇的最大武器,跟隨拜仁慕尼黑獲得三冠王、蟬聯聯賽冠軍也讓他更顯自信。與葡萄牙一戰,穆勒在第12分鍾就站上點球點,冷靜的將球推向死角幫助球隊取得領先,並在上半場補時階段和下半場第79分鍾連入兩球,不僅成功上演“帽子戲法”,也讓自己在一場強強對話後再次成為本屆世界杯金靴的最強有力競爭者。在和C·羅的直接對話中,穆勒取得了完勝,這並不容易做到,曾受俱樂部位置不明確困擾的拜仁射手對機會的到來異常珍惜。
穆勒的職業生涯擁有一個完美的開始,如今隻有24歲的他已經黃袍加身,榮譽無數,但在這份寫滿輝煌的榮譽簿中還缺少沉甸甸的世界杯桂冠。南非世界杯,年輕的德國戰車遺憾的止步半決賽,但他們讓整個世界看到了一向成熟穩重的德國也能如此充滿朝氣,如此華麗多姿。巴西世界杯,依然年輕的德意誌人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捧走大力神杯,而穆勒,無疑是他們實現目標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他擁有一顆大心髒,他為大賽而生,他就是這麼與眾不同。
第二章小組賽2:德國VS加納
比賽場地:福塔萊薩-卡斯特勞球場比賽時間:北京時間2014年6月22日03:00
雙方出場陣容:
德國(4141):1-諾伊爾/20-小博阿滕(46′ 21-穆斯塔菲),5-胡梅爾斯,17-默特薩克,4-赫韋德斯/16-拉姆//8-厄齊爾、18-克羅斯、6-赫迪拉(69′ 7-施魏因斯泰格)、19-格策(69′ 11-克洛澤)/13-穆勒
加納(4231):16-道達/23-阿富爾、19-門薩、21-博耶、20-阿薩莫阿/17-拉比烏(78′ 8-巴杜)、11-蒙塔裏/10-安德烈-阿尤、9-凱文-普林斯-博阿滕(53′ 13-喬丹-阿尤)、7-阿特蘇(72′ 22-瓦卡索)/3-吉安
進球:51′格策,71′克洛澤。
第一節德國一魔咒20年難破
撰文/周嘉欣
德國隊與加納隊在小組賽第二輪迎來遭遇戰。盡管格策在下半場率先幫助德國隊破門,但加納隊的大阿尤剛上場就頭球扳平比分。隨後吉安的破門幫助加納隊反超,而最後上場的老將克洛澤利用一次角球機會門前包抄得手,不僅追平了大羅的世界杯進球紀錄,而且幫助德國隊最終2比2將比分扳平。從領先到艱難扳平,德國隊能在首輪4比0大勝世界排名第四的葡萄牙,卻無法在第二輪中戰勝昔日的手下敗將加納,第二輪魔咒似乎仍然困擾著德國隊,奪冠夢不禁蒙上一層陰影迷霧。
對於德國隊而言,第二輪的噩夢一直縈繞心頭,自從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之後,德國在24年中的6屆世界杯的第二輪比賽中僅獲得了1次勝利——2006年本土世界杯中,第二輪1比0小勝波蘭。在上屆世界杯中,德國隊在經曆首輪4比0大勝澳大利亞之後,第二輪0比1爆冷輸給塞爾維亞,德國隊被迫必須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和加納死磕。強如德國隊,依然無法打破強隊的第二輪魔咒。
不過在本場比賽中場以0比0收場時,或許德國人已經鬆了一口氣,因為從曆史戰績上看,在德國隊最近的13場比賽中,凡是半場平局結束的比賽,最終德國隊非勝即平,未嚐敗績(7勝6平)。可以說下半場的德國隊也是惹不起的,怎奈何神紀錄碰上了第二輪魔咒,德國隊即使下半場先進球最終也難以取勝。
比第二輪魔咒更值得訴說的是,克洛澤的追平紀錄進球。一個偉大的射手打破一個曾經保持了32年的偉大記錄,而當它次被打破,僅僅用了8年,克洛澤奪回了屬於德國人的榮耀,由克洛澤進求掀起的反攻浪潮,吹響了德國人不言棄的號角,一場史詩級的下半場,雖然屢次錯過反超絕殺的機會,但德國人用自己的戰鬥精神告訴世人,日耳曼已經受夠了冠軍之外的所有名次,兩輪戰罷,一勝一平擁有4個淨勝球的德國,出線已無大礙。
第二節英雄:江湖再現空翻傳奇
撰文/溫朝林
會空翻的傳奇K神又回來了!12年時光荏苒、12年光陰如梭,伴隨著12年的空翻慶祝,又重新以最樸實無華的方式回歸,撥動著我們內心最深的觸動。德國隊的小組第二場比賽,已經36歲的克洛澤替補登場,他不僅用一粒金子般的進球幫助德國保持不敗,也讓自己的空翻在江湖中重現。
如今的克洛澤已經是一位成熟的父親,因為他的孩子會模仿爸爸的行為,所以他不會再像年輕時一樣隨意翻騰,他的身上有了更大的責任,一個父親和一個榜樣的責任。我們現在看到的克洛澤依然在俱樂部保持著不錯的進球效率,隻是不見了那熟悉的空翻,取而代之的是指向天空的手指,和永遠不變的微笑。我們並不奢望36歲的克洛澤還能持續上演空翻慶祝,但至少在巴西世界杯的舞台,他還是讓我們重新感受到了這個奢望的小幸福。
盡管克洛澤的空翻已遠不如當年那般瀟灑和完美,甚至有點踉踉蹌蹌,在落地時還需要用手去撐扶,但在進球的那一刻,這個已經許久不用的動作一定是克洛澤發自內心的情感釋放。一個動作,曆經12年,從完美落地,到如今的略顯吃力,鏡頭記錄下了克洛澤球場上的點滴,也記錄下了空翻背後,一個男人成熟的轉變。他可以不再嚐試這樣的高難度慶祝,但他的心,其實從未變過。
從2002年到2014年,連續參加四屆世界杯,並且每屆世界杯均有進球,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是一個用再多的溢美之辭都不足以形容和表達的壯舉,克洛澤做到了,他是如此低調,卻是如此的值得被信任,他的所有努力,都在一粒粒進球中收到了回報,而這些,他都一如既往的淡然應對。
在世界杯打進15球的克洛澤追平了由羅納爾多保持的進球記錄,他成了可以和“外星人”平起平坐的英雄,而依然出現在世界杯舞台上的克洛澤,要去改變記錄,衝破曆史,去書寫隻屬於他一個人的傳奇。隻要這個舞台還有克洛澤的身影,他一定還是那個低調華麗、於樸實之中綻放光彩的空翻之王。
第三章小組賽3:德國VS美國
比賽場地:累西腓-伯南布哥競技場比賽時間:北京時間2014年6月27日00:00
雙方出場陣容:
德國(4141):1-諾伊爾/20-小博阿滕、5-胡梅爾斯、17-默特薩克、4-赫韋德斯/16-拉姆/8-厄齊爾(89′9-許爾勒)、18-克羅斯、7-施魏因斯泰格(76′ 19-格策)、10-波多爾斯基(46′ 11-克洛澤)/13-穆勒
美國(4231):1-霍華德/23-F.約翰遜、5-貝斯勒、3-岡薩雷斯、7-比斯利/15-貝克曼、13-瓊斯/14-布拉德-戴維斯(59′ 11-貝多亞)、4-布拉德利、19-蘇西(83′ 2-耶德林)/8-鄧普西
進球:55′穆勒。
第一節相煎何太急
撰文/張哲嘉
克林斯曼和勒夫同時出現在一個球場上,隻不過這次不是作為搭檔,而是對手。此前雙方同積4分,德國因為淨勝球占優而排名小組首位,這是一場美國隊輸不起的比賽,因為另外一場比賽葡萄牙和加納都還有晉級機會,但是隻要一場平局,克林斯曼率領的美國和勒夫的德國便能攜手出線,這也是雙方球迷期望看到的。
不過期望歸期望,隻有當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時,方能放心。勒夫派出前兩輪全部主力陣容,除了格策,波多爾斯基頂替他進入首發名單,主教練意圖很明顯,希望通過他的速度和射術來壓製美國人的進攻。累西腓雨下得很大,卻並沒有對德國人的傳接球造成太大的影響,他們依然獲得了高達91%的傳球成功率,這也保證了他們的進攻得到了最大的支持。盡管沒有使出全力,但是勒夫的態度還是向球員表明,德國應該拿下比賽。
克林斯曼的想法顯然和勒夫如出一轍,對手的強大逼得他們不得不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防守上麵,然後再伺機反擊。美國人沒有在中場投入重兵,逼搶也不如以往積極,一方麵是害怕大將瓊斯再得到一張黃牌下輪停賽,另一方麵也想保存一下體能、以最小的付出來進入淘汰賽,這樣看來,克林斯曼還是傾向於平局即可的。
德國人的進攻一浪高過一浪,雖然沒有取得進球,但是這樣的表現持續下去,很難說比分能維持多久。比賽節奏依然很快,雙方的失誤也隨之增多,頑強的美國人還是成功的守住了上半場。勒夫並不打算就此作罷,下半場一開始就派遣克洛澤上場,換下表現不佳的波多爾斯基,這一舉動給了德國人明確的方向,那就是必須拿下比賽。態度決定一切,穆勒的進球就來自於全隊的努力,落後的美國人也加強了力度,輸球意味著有一定的風險。隻不過破門乏術加上傷病原因,最終也無力改變比分。
本屆世界杯首場就上演帽子戲法的穆勒,本場比賽再度獲得進球,直接幫助球隊獲勝。這粒進球也是他本屆比賽的第4粒進球,由於助攻數超越射手榜同進球數的內馬爾和梅西,同時他自己的世界杯進球數已經達到9個,在德國球員世界杯曆史射手榜排在第5位,年僅24歲的他超越克洛澤的15球指日可待。
最終球迷們期望的默契球沒能出現,雙方也用高尚的職業操守為大家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比賽,而另一場葡萄牙以2比1戰勝加納,也讓德國和美國雙雙出線,對於期待走的夠遠的兩隊,更加艱苦的比賽還在後麵。
第二節英雄:勒夫,拒絕默契,戰勝前任!
撰文/任知行
與美國的小組賽末輪,德國無需拚命,負三球以內就能出線。勒夫麵對德國曾經的國家英雄,曾經自己輔助的主帥,曾經並肩作戰的兄弟,當外界普遍認為這將是一場默契球時,勒夫和克林斯曼選擇了真刀真槍,堂堂正正的對決。最終,美國隊還是有驚無險的晉級。
由於出線基本無礙,於是勒夫讓波多爾斯基首發。這是一種沒有成本的賭博和試驗,不見成效也無任何損失,波爾蒂王子取代頭兩輪貢獻一球一造點但配合略顯生疏的金童格策,卻效果更差,此前熱身賽優異的表現全然不見。僅過半場,勒夫便用克洛澤換下波爾蒂王子,這也是球隊必須取勝的信號!與此同時,擔心平局淘汰的美國反而率先發起進攻,一場雨中的亂戰,最終以穆勒本屆大賽的第四粒終結比賽,德國小組頭名晉級。1-0力克美國,也遭到一定程度詬病,但是事實證明,勒夫的球隊並沒有全部發力,勒夫取勝已經表明自己的決心,而德國隊也該慶幸,他們在最合適的時間提前暴露出網問題,勒夫就是衝著冠軍而來的,別無他求,所以在何時該發力何時該留力的選擇上,也做的更加柔和。
勒夫從克林斯曼手中接過德國隊主帥教鞭8年來,有過2008年的挺進決賽,有過2010年的驚豔連殺,可西班牙始終是無法逾越的大關,但勒夫的水平還是得到了普遍的認可,直至2012,德國又一次倒在宿敵意大利麵前,德意誌戰車不但失去了再次挑戰西班牙的機會,勒夫的執教也遭受了空前質疑。勒夫自接任德國隊以來,以利用前場快速的傳接配合和閃電般的推進速度在一瞬間集中火力摧毀對方防線的戰術而著名,而南非世界杯失敗後,勒夫從六年連續稱霸的西班牙身上尋求答案:那便是控製力。而擁有在多特大殺四方的絕世天才格策,以及崛起的新星羅伊斯、德拉克斯勒、許爾勒等人,讓勒夫有了模仿西班牙的基礎。勒夫從來不是那種不願接受新鮮事物的教練,從來不會對德甲乃至德乙和海外聯賽中冒起的球員視而不見,不管他是未滿20的青年才俊,抑或是30出頭的沙場老兵。自2006年世界杯後接過帥印,勒夫在112場比賽中總共使用過97位不同的球員,讓多達72人完成處子秀,包括因遲遲得不到國家隊征召而多次炮轟他的老門將魏登費勒。勒夫也曾驅逐過庫蘭伊、氣走了瓊斯,還在短暫重用過塔什徹、馬塞爾·舍費爾、貝克等新秀後又果斷棄用,而這一切都是從集體利益和戰術需要出發。從來沒有任何實質證據顯示,勒夫曾因私心起用或拒絕某位球員。
控球和無鋒是為了揚長避短?還是為了穩中求勝?很多人都認為勒夫已經誤入歧途,勒夫采取田忌賽馬策略,用較低的消耗完成世界杯前半階段的比賽,而433無鋒慢陣是無奈但理想的選擇。如果說4231或4141是“上馬”,那麼433則是“中馬”。憑借不錯的運氣和果斷的換人,勒夫在派出“中馬”的情況下,率隊從小組頭名出線。
教練的傳幫帶也在德國足球的全麵複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克林斯曼離開時,欽點勒夫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兩人多年來的默契,可以做到德國帥位上的無縫對接。而如今勒夫也正向著這一方向發展。勒夫的助手弗裏克將前往德國足協任職,勒夫表示,他將親自挑選新的助教。勒夫總有離開的一天,而他顯然正在尋找自己的接班人。
第四章1/8決賽:德國VS阿爾及利亞
比賽場地:阿雷格裏港-貝拉裏奧球場
比賽時間:北京時間2014年7月1日04:00
雙方出場陣容:
德國(4231):1-諾伊爾/21-穆斯塔菲(70′ 6-赫迪拉)、20-小博阿滕、17-默特薩克、4-赫韋德斯/16-拉姆、7-施魏因斯泰格(109′23-克拉默)/8-厄齊爾、18-克羅斯、19-格策(46′ 9-許爾勒)/13-穆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