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母子裂痕(1 / 2)

馮太後雖然卓識遠見,臨朝稱製,力挽狂瀾,鞏固了北魏的統治,但這時的馮太後,對親情和皇權的認識還透徹,不算一個完全成熟的政治家。她一心教育小太子,不問朝政。

她絕對沒有想到,她跟兒子獻文帝拓跋弘的之間的感情裂痕早就存在,而且正在迅速擴大。隻是獻文帝拓跋弘深藏不露,表麵現象把馮太後蒙在鼓裏。她壓根就沒有想到,她有足夠的手腕和智謀對付任何一個強大的外敵,卻讓她最親近的人暗中捅了一刀,由獻文帝拓跋弘親手導演的一個針對她的陰謀已經悄悄展開。

獻文帝親政以後,頗想有所作為,貶斥了不少馮太後寵信的人,並試圖重用提拔一些對馮太後不滿的人,以結成自己的心腹。一開始,馮太後對獻文帝的所作所為雖然感到心中不快,但也沒有立即發作。馮太後以為,那隻是獻文帝年少氣盛,急於創下政績。

馮太後怎麼也沒想到,她與獻文帝的嫌隙早就埋下了。自文成帝死後,年輕的馮太後不耐守寡的孤寂與冷清,再加上北魏乃是少數民族政權,這一時期的拓跋氏,在婚姻關係上尚保留著許多原始婚姻形態與遺風,男女之防不甚講究,貞節觀念更是淡薄,馮太後就很注意那些美貌男子,以便選來做伴。李弈長得儀表堂堂,風流倜儻,兼之多才多藝,善解人意,因而深得馮太後寵愛,經常入侍宮中。

獻文帝拓跋弘第一次太後寢宮中見到李奕,他就起了疑心。後來威逼宮女和太監,這才得知了他的母後與宿衛大將軍李奕私通之事。

這件事成為了獻文帝拓跋弘的心病,自己敬愛的母後竟然有了情人,實在太不像話了。獻文帝拓跋弘一直以為,他的父親文成帝死時,母後傷心欲絕,投火自焚欲殉情文成帝,這樣一個愛丈夫的女人,現在卻有了情人,這讓獻文帝怎麼也想不明白。

馮太後雖然在政治上卓識遠見,但是在感情上卻奔放熱烈,文成帝在時,因為獨寵獻文帝生母李貴人,馮太後早已有了失落感,與文成帝的感情已經逐漸變淡。文成帝駕崩時,馮太後投火自焚的舉動,並不是真的想殉情,隻是她的政治手腕之一,以此來贏得文武百官之心。

後人常把馮太後與她死後幾百年出世的武則天相提並論,一大原因是馮太後與武則天都是臨朝稱製,獨攬大權,不同的是,馮太後始終沒有稱帝,而武則天野心更大,改唐為周,自立為帝;第二個原因,那就是馮太後與武則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私下擁下情人,而且不止一名。

然而,馮太後私寵李奕,又與武則天的情況有所不同。一是年紀不同,武則天的男寵都是美少年,被選入宮中時不過十幾歲,而這時的武則天已經七十多歲了。馮太後寵幸的情人是李奕,爵封安平侯,年紀比馮太後稍長幾歲。

第二個不同之處是才藝不同,武則天的麵首張氏兄弟他們隻是長得外貌漂亮而已,沒什麼才幹,而李奕“美容貌,多才藝”、“敦崇孝義,家門有禮,為北州所稱美”。李奕也有兄弟,而且他們兄弟很有教養,才學品德在北魏被許多人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