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將相之和(2 / 2)

平原王陸麗顫聲道:“李將軍,那緣何高大人所宣之旨,反是煲獎本王與隴西王也?”

李奕道:“小將也不明其中緣由,以為高大人矯詔。小將回府之後,深思之下方明高大人大義。雖平原王素與高大人有隙,然國之大難當前,高大人不挾私而報,反矯詔而保全二位大人。若車騎大將軍乙渾回師,與二位王爺共平樂平王叛軍,回朝大賞之時,雖高大人為監軍,居功至偉,恐亦因矯詔而性命不保。若太後與皇上念高大人功高,或許可赦高大人死罪,卻也平叛無功。”

二王大驚,更感高允大義,辭別李奕,久久不能平靜。平原王陸麗道:“隴西王,今日若不是高大人矯詔,你我二人皆人頭落地也。高大人以德報怨,本王慚愧,無顏以對。本王欲請隴西王陪本王前往監軍府走一遭,本王當向高大人負荊請罪!”

隴西王源賀道:“然!本王亦有此意,你我二人這就前去拜謝高大人活命之恩!”

高允宣詔完畢,回到府上,心中正自鬱悶。忽門客來報,言二位王爺夤夜來訪,略一思忖,便明其意,喚門客迎入二位王爺。

二位王爺進入高允府口,欲下拜高允。高允急扶二位王爺道:“二位王爺位高權重,行此大禮,高允不勝惶恐,折殺高允也!二位王爺,何以深夜來訪?請上座敘話!”

二位王爺再三言謝,客套半晌,方才入座。平原王陸麗道:“高大人,本王小人之心,然得高大人以德報怨,終躲殺身大劫。本王不勝慚愧,略備薄禮以謝高大人。本王與隴西王皆感高大人之恩,欲與高大人摒棄前嫌,結金蘭之義,共報皇恩,誓守此城!”

高允抱拳道:“二位王爺深明大義,乃我大魏之福也!高允欲為二位王爺效犬馬之勞,死守此城!”

平原王陸麗道:“陸麗惶恐,高大人矯詔救本王之命,然回師之後,太後與皇上若責高大人,陸麗與隴西王願棄軍功與王位,共保高大人無憂也!”

高允心中暗喜,當他見到黑盒之中旨意大出他的意料,稍思之便悟太後之意。高允宣旨後,急走,而留李奕於帥府內,乃使李奕以太後言告知二王,從而使二王感恩自己而拚死守城。

果不出高允所料,二王上門致謝,高允心中大定,淡然道之:“若二位王爺死守此城,與車騎大將軍乙渾會師而破反賊,高允若失性命又有何懼?太後黑盒之旨,雖誅王爺,然高允以為,二位王爺乃國之棟梁,豈可輕易言殺?”

“更兼二位王爺深通韜略,驍勇善戰,若殺王爺而以高允代之,乃國之哀也!高允乃一文人,不知用兵之道,如何能統軍禦敵?故高允甘冒死罪,救二王,此即救我大魏也!”

二王拜服,皆以師言之高允。高允即擺下酒席,設宴款待二王,與二王起誓,誓死保城池而抗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