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東宮,一小黃門飛奔入內報太子道:“太子殿下,南安王拓跋餘正在府外欲求見太子。”
太子拓跋晃一怔道:“南安王回京了?他是什麼時候回來的?有沒有去拜見父皇和母後?”
小黃門答道:“太子殿下,南安王剛抵京,尚未安息,先來拜謁太子殿下。”
拓跋濬看著太子道:“父王,南安王未見皇上與母後,先來拜見父王,這似乎不合禮儀,父王還需慎思。”
太子點點頭道:“吾兒所說有理,去回了南安王,就說本太子身體微恙,改日再見。”
小黃門道:“諾!”,正待出殿回絕南安王,馮媛在邊上道:“慢!太子殿下,小女有一言,還請太子殿下三思。”
太子擺了擺手,小黃門退到一邊,馮媛道:“太子殿下,小女聞得南安王喜圍獵、愛字畫、貪遊樂、喜廣交結友。太子殿下不妨召見南安王,邀其出遊天壇。南安王見天壇《國記》碑林,必讚歎崔浩書法,如此,大事可成。”
拓跋濬驚喜地道:“父王,馮媛言之有理。若由南安王出麵,他見碑林所書之事,必心中大驚。南安王為好大喜功之人,必連夜偷偷回報皇上。皇上寵愛南安王,深信其言,則崔浩危矣。”
太子拓跋晃沉吟再三道:“此計甚妙!如此,我也能避免卷入《國史》之禍,更方便以公允的態度為高允開脫。喚南安王進來!”
小黃門應聲而去,不一會,二十多個家丁挑著彩禮進入東宮,南安王拓跋餘春風滿麵地迎上前,拜見太子殿下。
兄弟倆互相施禮後,太子拓跋晃言道:“南安王,你因何不先見父皇、母後,反來我這裏?這可不合禮製。”
南安王笑道:“太子殿下,小弟自小與太子殿下情深。今回京城,尚未歇息沐浴更衣,如何以狼狽之相而見父皇、母後?故而略備吳地土特產,先來拜見太子殿下。”
太子言謝,南安王嘻笑道:“太子殿下,臣弟離京已久,不知京城之中可有甚好玩之處?”
太子微笑道:“南安王,京城之中,最近臣民都喜往天壇以觀碑林。”
南安王拓跋餘驚訝道:“太子殿下,碑林?還請太子殿下為臣弟細解。”
太子答:“南安王,你可知父皇命司徒崔浩崔大人主修《國史》之事?崔大人窮畢生心血,終成《國史》巨著。當今天下,崔大人書法無出其右,得父皇恩準,特準崔大人手書,令石匠刻於石碑之上,終成碑林。碑林現為我大魏第一奇觀,天下文人墨客、士族商賈、平民百姓,無不踴躍前往觀之。南安王雅趣高致,何不前往一遊?”
南安王聞言大喜,邀太子一起同行。太子欣然前允諾,遂同南安王偕拓跋濬、馮媛微服私往。
碑林氣勢恢宏,崔浩手書更是筆走龍蛇,讓南安王驚歎不已。看了一會,南安王臉色漸漸凝重起來,一言不發。
太子故意道:“南安王,為何臉色不悅?莫非司徒崔浩所著頗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