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機會”是弱者的托辭
卡耐基認為,凡是在世界上做出事業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幸運之神的寵兒,倒反而是那些“沒有機會”的苦孩子。
不要常說自己沒有機會,其實,“沒有機會”永遠是那些失敗者的推托之詞。他們的大多數人將告訴你,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不能得到別人所具有的機會,沒有人幫助他們,沒有人提拔他們。他們將對你說,好的位置已經人滿了,高等的職位已被擠足了,一切好的機會都已被他人捷足先登,所以他們毫無機會了。
但有勇氣的人卻不會推托。他們工作,他們不哀歎怨尤。他們隻是邁步向前,他們不等待別人的援助,他們依靠的是自助。世界上需要而缺少的,正是那些能夠製造機遇並牢牢把握機遇的人!等待機會而至成為一種習慣,這真是一件危險的事。工作的熱情與精力,就在這種等待中消失。對於那些不肯工作而隻會胡思亂想的人,機會是不可望的,隻有那些勤懇工作的人,不肯輕易放過機會的人,才能看得見機會。
有許多人已經觸著了很好很大的機會,而他們卻還在夢想著發財的、高升的更大更好的渺茫機會。當前的機會他們不認識,因為他們的心中另有不確實的幻想。
有的人對於機會,眼界太高,欲望太奢。往往為著一心要摘取遠處的玫瑰,反而將近在腳下的菊花踏壞。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不可忘卻了大事業,但要從小處著手。
現在生活在都市而每天怨天尤人的青年,與那生長在邊區叢林中的人們易地相處,則他們對於所謂“生命的機會”究竟作何感想?使他們住在一所曠野裏簡陋的木棚房子中;遠離學校、鐵道;沒有報紙、書籍、金錢,沒有日常生活上的享受,甚至沒有日常生活上的必需品,他們將作何感想?使他們必須日行九裏,才能進一個設在木棚房子中的簡陋的學校中去讀書,他們將作何感想?使他們必須在荒野中跋涉五十裏,才能借到一本書籍,然後在白天辛勤工作後,借著木柴的火焰而閱讀,他們將作何感想?讓他們如同林肯一樣,受學校教育隻滿一年,即不得不投身工作,他們將作何感想?
卡耐基認為,每個人,隻要有抓得住當前機會的毅力,有為目標而奮鬥的精神,就都有獲得成功的可能。但你該牢記,你的出路就在你自己身上,在你以為出路是在別處或別人身上時,你是要失敗的。
你的機會就包裹在你的人格中。你的成功的可能性,就在你自己的生命中。正像未來的參天大樹的種子隱伏在灌木叢中一樣。你的成功就是你的自我的演進、展開與實現。
沒有機會!永遠在等待機會。這是怯弱者和懶怠者的托辭。
對於一個有作為、有誌氣的人,一經認定目標向前走去,便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他的腳步。
點石可以成金
聰明的人製造的機會比他找到的多。
——培根
◎?"掌握商機出現的規律
事物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統一體。必然性通過偶然性為自己開辟道路,經曆著由可能到現實的轉變過程。可能性包含在客觀事物中,以潛在的狀態預示著事物發展的趨勢,並在變成現實之前往往有多種預兆。過去認為可能發展的事情也就會變成現實。從事物轉變發生的預兆到轉變為現實之前的一段空間存在著機會。
商機出現是有規律的。隻有掌握其出現的一般規律,才能避免捕捉和創造商機的盲目性。
商界流行一句俗話:“人生八十,企業三十”。一般的中小企業能存在三十年就是不容易的了,企業時時都站在成功和失敗的邊緣。重大的成功和慘重的失敗往往不在於企業本身,而在於環境的轉變及企業在環境改變中的對策。因此,環境轉變既是企業失敗的原因,也是企業成功的起點。企業機遇往往在環境改變中出現,這就是企業機遇出現的一般規律。卡耐基認為,這種環境轉變往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