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活力來源於企業資金的運動。資金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運動著的價值,是企業財產的貨幣表現。說白了,資金就是企業的“本錢”。中小企業要生存、發展,要贏利賺錢,必須首先管理好“本錢”。資金是維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血液。加強資金管理就是期望維係企業生命的血液中有足夠多的“紅細胞”去製造血液,有一定量的“白細胞”去消滅病菌,防止有病細胞存在而導致病變。加強資金管理主要有以下五項措施。
第一,增強資金管理意識
一些中小企業老板資金管理意識淡薄,沒有資金價值觀念。企業有錢時,不知如何規劃使用,沒有錢時就發愁,沒有一種長期資金管理意識。一些企業對資金管理認識不到位,片麵追求產量和產值。這些都不利於加強資金管理。企業要樹立資金統一管理的觀念,對資金進行統一管理,規劃使用;要樹立現金流量觀念,財務要為管理人員提供現金流量的信息,加強現金流量的控製和分析,確保企業始終具備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要強化企業資金管理的風險意識,充分估計各個項目風險,謹慎投入資金,規避各種投資風險,尤其是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應對產品開發和未來風險進行合理評估,避免產品占用大量資金和投資於風險大的項目。
第二,全麵提升企業資金管理水平
企業無論大小,都需要提高資金管理水平,而資金集中管理不失為一項有效措施。實施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有助於企業整合整體資金鏈,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有效地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整體信用等級,降低財務成本,優化資金管理體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企業進行資金集中管理,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對各個子賬戶的資金進行相應地歸集,加強內部資金的整合和統籌管理,實現內部資金的相互平衡,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提高資金管理效率
在實施資金的集中管理和監控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統一的財務管理軟件是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載體,也是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監督控製的必要手段。要借助計算機軟件係統的優勢,簡化采購、銷售與財務之間的業務流程,充分利用財務與其他業務之間數據信息的共享,提高管理效率,並使資金管理貫穿於整個企業業務流程的每個環節,對企業各個環節進行實時監控,有效發揮財務監督作用。
第四,加強財務監督
加強內部管理,對合同的事前審批、事中執行、事後評價進行嚴格地監控與分析。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建立風險預警機製,對經營業務中的采購、銷售、庫存等各風險節點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認真梳理,實時監控並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將風險控製在最低程度。積極開展內部審計,健全內部審計監督考核製度,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變過去的事後監督為事前、事中監督和適時監督,圍繞企業的發展目標和年度預算,對公司資金流向、財務狀況變動等實施全程跟蹤和監控,定期檢查,及時反饋,防微杜漸,維護預算的嚴肅性,確保企業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第五,拓寬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在內源融資方麵,可以采取員工持股、預收賬款融資、質押應收賬款融資、專利權質押融資,以及產權交易等融資方式。在外源融資方麵,除了依靠傳統的外部資金支持,如銀行貸款、風險基金、發行債券或企業上市等以外,應努力尋求企業間金融互助合作,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采用風險投資、融資租賃和股權融資等創新型的融資方式。
§§第六章 中小企業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