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控製標準
現金是企業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部分,是滿足企業正常經營支出、清償債務、履行納稅義務等需要的重要保證。企業保持足夠的現金餘額,對於增加企業資產的流動性,降低或避免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現金又是一種非營利性資產,持有量過多,會給企業造成較大的機會損失,降低企業整體資產的獲利能力。現金流管理的目的,就是在現金的流動性與收益性之間做出合理的選擇,力求做到既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又不使企業現金被閑置,以獲取最大的長期利潤。
第五,通過流動資產管理,增加經營性現金淨流入
從財務角度看,經營性現金流量管理的重點是流動資產管理。為此,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盡量壓縮流動資產投入。如縮短應收款的賬期、加快存貨周轉、實行現金合並,便可減少低贏利資產的比重,增加經營性現金淨流入。二是加強應收款項的催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賒銷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現象,而大量的應收款不能及時地收回,勢必導致企業出現現金短缺,甚至財務危機,所以必須建立積極的應收款回收製度,以保證企業現金流的持續增長。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製訂應收款項催收辦法,責任到人,同時采取必要的獎懲措施以降低資金的占用。三是合理安排存貨庫存。存貨占用現金後流動性變差,企業應避免存貨占用大量現金而給企業帶來營運資金壓力。中小企業經營者往往又是企業的所有者,他們視企業為自己的錢櫃,隨意性很大。特別是有賒銷的企業會出現資金周轉不暢。有時為了照顧老客戶,明知賒銷商品會導致貨款拖欠,還是接受了這筆交易,應收賬款收不回來,使原本就本小利薄的企業如雪上加霜,難以支撐。有的企業把收入的資金又存入銀行,穩穩當當地吃利息,而不願投入到再生產中,不想冒市場風險。有的企業未能將原本就有限的資金用到經營中,而用在追求排場上,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自我發展。
第六,建立並完善現金流內部控製製度
企業活動的所有領域中都可能發生現金流動,從保護企業現金資產安全性的角度出發,企業必須建立嚴格的現金流內部控製製度。管理層應明確自己在現金流控製係統的責任和義務,各司其職、強化監督、防止越權、堵塞漏洞。企業現金流內控製度應包括:一是授權審批製度。要求企業明確規定涉及會計相關工作的授權批準的範圍、權限、程序、責任等內容,企業內部的各級管理層必須在授權範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辦人員也必須在授權範圍內辦理業務。二是相互製約機製。合理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製衡機製,堅持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製約、相互監督。三是現金收支流程製度。要求企業對現金收取和支出分別建立相應的程序。現金收取程序是指企業根據自身業務特點而製定的相應收入控製程序。現金支出程序是指企業結合支付業務的特點而製定的相應現金審批報銷程序。四是備用金控製製度。對備用金實施定額管理,日常使用有專人負責。財務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備用金進行清點,防止備用金被挪用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