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市場先生”的怪脾氣(2 / 2)

第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市場先生”的性格中還有些神秘性,他時時刻刻都在監視著市場上的人,監視著那些心術不正、行為齷齪的人。

20世紀80年代,中小企業蓬勃崛起,中國的市場給予人們太多的機會。麵對不成熟的市場、不成熟的消費者,似乎隻要敢幹,豁得出去,做什麼都是財源滾滾。於是有人認為,弄出一個產品,取上一個好名,籌措一筆款子,拋出一堆產品,炒作起一個名牌,就可以賺大錢,發大財;有人認為,自己弄個名牌太費勁,不如把現成的名牌“借”來一用,照樣可以賺大錢。

上海一家電池公司,受一家大型家電銷售公司委托,冒用榮事達、創維、飛利浦、夏新等注冊商標生產電池。這些電池主要用在其銷售的家電上,一來批量不大,二來買家電的人不會注意小小的電池,再說,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謂萬無一失。該電池公司的卑鄙行徑還是被“市場先生”發現了,工商部門對此進行了查處。經查,該電池公司共生產侵權電池416.8萬枚,獲得非法經營額48.2萬元。工商部門對當事人做出沒收、銷毀庫存的侵權電池63.7萬枚,罰款人民幣96萬元的行政處罰。

第四,“喜新厭舊”

“市場先生”還喜新厭舊,準確地說,“市場先生”更喜愛的是創新,包括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人們慢慢發現了一個規律:賺錢之道在於“領先時代的腳步。”

通常營銷的理念是“薄利多銷”,不怕利潤少,隻要銷量大,同樣可以賺大錢。偏偏有人提出相反的主張,卻受到“市場先生”的賞識和青睞。這裏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案例。

一位名叫雷諾茲的美國企業家,他的主張是“厚利多銷”。他認為,商品的定價越高,就越能給消費者以奇珍異寶的感覺,因此,就越容易銷售。20世紀50年代,圓珠筆剛剛問世不久,許多人並沒有認識到這種筆有什麼好處,由於生產成本較低,售價也很便宜,每支售價0.8美元,銷量始終上不去。雷諾茲發現了這個商機,開始經營廉價的圓珠筆。當時,人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誕生和使用的原子彈極度崇拜,雷諾茲將圓珠筆改稱為“原子筆”,並將售價提高到12.5美元。人們“顧名思義”,既然叫“原子筆”,必然跟“原子彈”有“沾親帶故”的關係,而且售價很貴,在“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的“價貴物必美”心理作用下,人們爭相購買,雷諾茲靠這種奇特的營銷術,狠狠發了一筆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