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龍虎散,風雲滅——宋與元(3)(1 / 3)

再偉大的英雄,終究還是會死去。在生前安排好繼承人,是成吉思汗必須要做的一件大事。這件事可不比行軍打仗,仗打敗了,還可以重新再來,繼承人一旦安排得不好,不但絕無回頭可能,還會引發自己人內部的爭鬥。對此,成吉思汗心知肚明。

他生前最鍾愛嫡幼子拖雷(Tolui)。拖雷母親就是成吉思汗眾多後妃中地位最尊的大皇後弘吉剌氏孛兒台·旭真(Borte-Hujin,Hujin源於漢語“夫人”)。孛兒台生有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四子,被稱為四曲律(Kuluɡ,駿馬、豪傑的意思)。盡管成吉思汗還有第五子兀魯赤(第三皇後也遂所生)、第六子闊列堅(第二皇後忽蘭所生),但地位卻低於大皇後所生四子,因而拖雷具有嫡幼子的身份,按照蒙古“幼子守產”的習俗,擁有極為特殊的地位。

成吉思汗生前親切地稱呼拖雷為“伴當”,出征時總將他留在身邊,參決軍國大政,時稱“大那顏”。當時所有人都毫不懷疑地認為拖雷將會在成吉思汗百年後繼承汗位。然而,事情卻因為一場意外的爭吵而起了變化。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後不久,決定西征花剌子模國。當時,花剌子模國對蒙古而言,完全是一個未知的世界,敵人的實力到底有多強,也無從得知。正因為如此,出征前,一種不安的情緒普遍籠罩在蒙古軍中。成吉思汗的第三皇後也遂趁機進言說:“大汗越高山峻嶺、渡大河大海,長途遠行,平定諸國。但凡有生之物都不能長久生存,如果你高山一樣的身軀忽然倒塌,你的國家百姓由誰來治理?你四個兒子之中,應該由誰來繼承寶座?當此臨別之際,請大汗早些定下這件大事。”其實此事眾人均已經想到,隻是心有畏懼,誰也不敢主動提起。也遂和第二皇後忽蘭在所有後妃中最為成吉思汗所寵愛,反而是也遂先大膽說了出來。

成吉思汗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召集眾人開會,說:“也遂雖是女人,她的建議卻十分重要。我的弟弟、兒子、博爾術、木華黎等,你們都沒有向我提出這樣的建議,我自己竟然也忘記了這件事。”然後將目光投向長子術赤,說:“術赤,你是我的長子,你先說說,這件事要怎麼辦?”術赤還沒有回答,脾氣暴躁的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搶先說道:“父汗讓術赤先發表意見,是想要將天下委托給他麼?他是篾兒乞的雜種,我們怎麼能接受他的治理?”

成吉思汗年輕時,原配妻子孛兒台曾經被敵人搶走,後來雖然為成吉思汗奪回,卻在回來的路上生下了術赤。雖然成吉思汗視術赤為親生,但“野種”的陰影始終籠罩在術赤頭上。術赤見弟弟當眾揭自己的痛處,勃然大怒,奔過去抓住察合台的衣襟,怒道:“父母都沒有把我當外人,你為什麼老是跟我過不去?你有什麼本事?不過暴躁驕傲而已。我和你比箭,要是我敗了,就折斷大拇指。我和你比武,要是我敗了,就倒在地上不再爬起來。請父汗下令。”

兄弟二人互不相讓,當即扭打在一起,好不容易被人拉開,也依然怒目相視,互相斥罵。全場一片愕然,不知所措。成吉思汗臉色鐵青,一時說不出話來。

還是察合台的師傅闊闊搠思主動站了出來,嚴厲訓斥察合台說:“察合台,你為什麼這樣性急?你這樣胡言亂語,怎麼對得起你的母親孛兒台夫人?你和術赤難道不是一母所生的兄弟麼?你這樣說,不是要故意提起你母親終生遺憾的事麼?”察合台這才無言以對,悶不做聲。術赤見有人替他出頭,也逐漸平靜下來。

成吉思汗這才說:“闊闊搠思說得對,怎麼能這樣說術赤呢?術赤當然是我的長子,以後不許再說這種話。”察合台不便再說什麼,於是笑道:“術赤是有本事的,我們也不必比試。術赤和我年紀最大,我們願意一起為父汗效力。三弟窩闊台敦厚仁慈,我推舉他將來繼承父汗的大業。”

成吉思汗回頭問術赤:“你怎麼看?”術赤心中雖然不平,但他感覺到成吉思汗已經認可了察合台的建議,再爭下去也沒有結果,隻能是自討沒趣,於是說:“察合台說得不錯,我們二人願意齊心協力。我也推舉窩闊台繼承父汗的大業。”成吉思汗說:“大地遼闊,江河眾多,我將會分封給你們每個人廣闊的土地,讓你們各守封國。但你們二人以後一定要和睦,不能讓人恥笑。”術赤、察合台兩人都當場答允了。

成吉思汗又問第三子窩闊台:“你有什麼意見?”窩闊台道:“父汗降恩讓我說話,我能說什麼呢?有兩位兄長推舉,我能說自己不行嗎?今後盡力而為吧。要是我的子孫不成器,雖然包著草,牛也不吃,雖然包著油,狗也不吃,那麼自有兄弟們的子孫來高舉父汗的大纛。”窩闊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本人自會竭心盡力當好大汗,但倘若他的子孫繼承了汗位,卻沒有能力治理國家,那麼三兄弟的後代自會站出來主持正義,重新推舉大汗。這話頗似讖語,後來果然應驗。

成吉思汗點頭稱是,最後才問第四子拖雷:“你有什麼想法?”拖雷沒有絲毫遲疑,說:“我同意父汗和兄長們的意見,推舉窩闊台。我願全力輔助他,他忘了的,我提醒他。他睡著了,我叫他起來。他出去征戰,我總是在他身旁。”於是成吉思汗便立窩闊台為繼承人。

四兄弟的性格在這一場立儲之爭中昭然可見,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窩闊台,他也是心計最深的人。最吃虧的自然是拖雷,他是嫡幼子,蒙古習俗由幼子守業,加上成吉思汗一向偏愛他,他本人也精明能幹,眾人均以為將來繼承汗位的必然是拖雷無疑,沒想到今日突生事端,造成了現在的局麵。

在場眾人的真正心意已經很難完全還原,但正是這一次立繼承人的會議,埋下了日後內訌的種子。

成吉思汗征服花剌子模國後,將新占領的領土分別封給了長子術赤、二子察合台和三子窩闊台。四子拖雷則被分配了五個千戶,以及中央兀魯思封地。蒙古有“幼子守產”的習俗,成吉思汗百年之後,他的全部領地、財產和軍隊都將歸拖雷所有。

術赤是長子,卻不得繼承汗位,而且封地最遠。他感覺受到了排斥,自然心情很不好,一直悶悶不樂,很快就生了病。剛好此時成吉思汗派他出征,術赤出兵有些遲緩,引起了成吉思汗的不滿。後來成吉思汗幾次召術赤來見,術赤因為病重,無法成行。成吉思汗不了解實情,更加懷疑術赤心有怨恨。

剛好有個蒙古人從術赤的封地來,成吉思汗便詢問術赤的情況。那個人回到說:“大王子身體很好,我來這裏之前,還看見他帶了大隊人馬在打獵。”成吉思汗勃然大怒,當即決定發兵征討術赤,並委派一向與術赤不和的窩闊台與察合台作先鋒。就在大軍將要出發之時,快馬傳來消息:術赤已經病死。成吉思汗這才知道術赤生病已久,他一直誤會了長子,十分悲痛。

術赤死時才四十九歲,普遍認為他是因為心情不佳導致了短命。他共有十四個兒子,次子拔都最為精明能幹,長子鄂爾達於是主動將繼承父親王位的權利讓給了拔都。術赤雖然活著的時候倍受壓力,但卻與四弟拖雷關係友善。非常難得的是,即使在他死後,這種友好的手足關係也得以繼續延續,由此在後來爭奪汗位的內訌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