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然,王江民在很小的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症,落下了終身殘疾。他從來沒有進過正規大學的校門,接受係統的教育。在他20多歲時,他還在一個街道小廠當技術員,38歲之前不知道電腦為何物。從上中學起,他就開始有意識地磨煉直麵困難的意誌力。他經常說起那個時候,自己對自己意誌力的磨煉:“比如說爬山。我經常去爬山,五百米高很快就爬上去了,慢慢地爬上去也就不覺得累。再一個就是下海遊泳,從不會遊泳到喝海水,最後到會遊泳,一直到很冷的天也要下水遊泳,去鍛煉自己在冰冷的海水裏提高忍受力。比如,別人要遊到一千米、兩千米,那麼我也要遊到一千米、兩千米,遊到兩三千米以後再上岸的時候都不會走路了,累得都站不起來了。就這樣鍛煉自己,來磨煉自己的意誌。”
後來,在他40多歲時,他辭職來到中關村。因為他對電子產品還不是十分了解,所以經常受欺騙,遭遇商業對手不擇手段、不遺餘力的打擊,甚至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曾經一次被人騙走了500萬元。但是這些困難他都能夠直麵,並從中吸取教訓。
所以,中關村能人雖多,倒讓這樣一個外來的殘疾人拔了百萬富翁的頭籌。王江民的成功,得益於他直麵困難的強者意誌!
挫折是充滿驚濤駭浪的大海,你既可以在那裏鍛煉膽識,磨煉意誌,獲取寶藏,也有可能因膽怯而後退,甚至被吞沒。魯迅說:“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厄運。”
兩次獲諾貝爾獎的居裏夫人,在科學的道路上曾遭受過來自政治上、經濟上等多方麵的壓力,但她絲毫不為之所動,一如既往地專注於她所從事的事業。正當她和丈夫共同奮鬥四年,依稀看到鐳元素隱隱的光芒時,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裏不幸被馬車輪軋碎頭顱而喪生。這個無情的事實,對居裏夫人來說簡直是個晴天霹靂。失去了情感的依托、生活上的忠實伴侶和事業上的合作夥伴,居裏夫人痛不欲生,甚至想到了死。但為了科學研究和丈夫未竟的事業,她振作起來,重新鼓起勇氣獨自開始實驗,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在1910年提煉出了純鐳元素,並於同年出版了她的科學巨著《論放射性》。
古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遭受挫折、經受考驗是很正常的事情,什麼朋友反目、感情受挫等,所有這些,我們都可能會遇到。每當我們遇到這些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所遇到的這一切,與居裏夫人他們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種子深埋在泥土之中,泥土既是它發芽的障礙,更是它生長的基礎和源泉。瀑布邁著勇敢的步伐,在懸崖峭壁前毫不退縮,因山崖的鉸接碰撞造就了自己生命的壯觀。挫折是成功的前奏曲,挫折是成功的磨刀石。因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是生活的弱者;視挫折為人生財富的人,才會獲得成功的桂冠。像雄鷹一樣去戰勝挫折吧,那樣你才能成為生活中真正的強者。
“我一定要成功”:信念在挫折中發光
情景再現:
在送信的過程中,羅文見識了古巴這個美麗的國度,一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他們給羅文做向導,勇敢地保護著他。但是戰爭還遠沒有結束,西班牙的士兵還在到處巡邏,不放過每一個海岸,不放過每一個海灣、每一條船。他們隨時都可能把羅文當做一個間諜,一旦被發現就意味著死亡。麵對咆哮的大海,他在想,成功永遠不是一次航行。
但是羅文他們必須努力,隻有努力才能成功,不然羅文的使命就會前功盡棄。
無論前方有多少危機險情,羅文中尉都毫不畏懼,他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親手把信送給加西亞。顯然,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羅文中尉是無法圓滿完成美國總統交付的重托的。
羅文中尉憑著他的冷靜、勇氣和智慧創造了驚人的奇跡。他之所以能成功,在於他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服從命令,完成任務。這個信念支撐著他完成了使命。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這種信念使他在遭遇挫折時保持了最大的冷靜,發揮出了最大的能量,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他的這種精神令人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擁有堅定信念的人會在任何時候出色地完成任務。
人是萬物的靈長,人類最奇特的天賦,莫過於有一顆無比聰慧的心,而信念則是人心最美妙的東西之一。人世間一切偉大業績的創造,都是堅強的信念所結的果實。當遇到挫折時,隻要你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努力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