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費文化語境下甘肅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現狀分析與導向研究(2 / 3)

二、甘肅省當代藝術品市場的新常態

通過一段時期的研究,聯係到甘肅本土近幾年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關節點,我們從不同角度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分析,這樣或許更有助於我們橫向與縱向的觀察和探討。

首先,國內總體藝術品市場出現新的審美要求。

對於藝術品市場的終端——投資者和收藏家來說,他們中的中堅力量正在把目光放到更多70後、80後中輕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上,如2012年中國嘉德秋拍推出“油畫雕塑”專場,青年藝術家作品占21席,成交15件,吳成偉作品《思念》以218.5萬元位居本板塊首位。北京華辰也專門設立“新視界——青年藝術家新銳作品專場”展出51件青年藝術家作品,成交26件,成交總額為222.76萬元。

不難看出,一方麵這些藝術家自身的本土化,使得他們的藝術表達帶有極鮮明的本土DNA與地域特質;另一方麵,這一階段藝術家的作品基本都在本土市場流通,沒有形成諸如前輩藝術家作品70%~80%集中於館藏或者學術的局麵,這樣的藝術品存量與其後的持續創作,有助於當代藝術購藏者從整體上把控其作品的品質、層次與流向,其可行性也更有潛力。

2014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再次推出一係列來自尤倫斯夫婦私人珍藏的當代中國藝術品,涵蓋著名藝術家如方力鈞、曾梵誌、張曉剛等的早期作品。此次上拍的37件拍品均是首現拍場,總估價為1億1150萬港元。尤倫斯方麵也因此再三強調:其多次出售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實為收藏的調整,基金會在過去30年間一直專注於支持年輕藝術家。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負責人表示,尤倫斯現在是處於作品調整階段,目前整個方向是以年輕藝術家為收藏重心。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最大藏家,尤倫斯夫婦的每一次出貨都能引起國內藝術品市場龐大的連鎖反應,而這次更是引來海嘯般深層的審視和考量:拋售還是洗牌?筆者是認為,假如這些首次現身拍場的作品真的如業界所議論的,是尤倫斯夫婦作為“拋售”的籌碼,那麼中國當代藝術板塊將麵臨大整合,新晉藝術家和收藏家的關注點和投資或將決定未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行情走勢。

三、促進甘肅省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的策略

1、當代重要的藝術家群體力量尚未充分發揮,其市場空間不容小覷

國畫大師趙望雲先生之子、陝西著名畫家趙振陸對於甘肅的藝術品市場,曾有過很中肯的評價:甘肅的藝術品拍賣可以盯有名望的地方老書畫家,也可以盯有個性的中青年書畫家,因為他們的作品增值潛力不小。

2013年6月16日在寧臥莊賓館舉行的未來四方集團蘭州第32期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就已隆重推出了“杜元、魏翰邦、鄭虎林三人書畫”及“李偉、張興國、王萬成三人書畫”兩個當代書畫作品專場,受到現場300多收藏人士熱情追捧,所有作品悉數成交,總成交額近150萬元。不難看出,這是很重要的嚐試和探討,也為當代隴上書畫力作的市場推廣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以打造“敦煌畫派”為基點,推進當代藝術品市場的拓展

眾所周知,為助推“一帶一路”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甘肅省正在依托敦煌莫高窟美術遺存等豐富的資源,全力打造“敦煌畫派”。“敦煌畫派”的主體定位也正是以敦煌壁畫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表現敦煌曆史、敦煌壁畫內容及現實生活的,具有甘肅地域特點的美術群體。隨著打造“敦煌畫派”工作的深入,一批甘肅省優秀中青年畫家的潛力將會不斷凸顯,其作品在甘肅省藝術品市場的需求量也將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