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點燈
一個人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也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感。這不僅可以消除罪惡感和自我防護的氣氛,而且有助於解決這項錯誤所製造的問題。任何人都會為自己的錯誤辯護,但能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就會獲得他人的尊重。我們是對的,就要說服別人同意;而我們錯了,就應很快承認。
要點一: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認錯,把你發自內心的歉意通過適當的方式表達給對方的行為,以期求得對方的寬恕和諒解,此乃積極的處世態度。勇於並善於認錯,是對自己人格、操守的修正與完善,故而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更是一種社會需要。須知,這藍色的地球村裏聚居著數十億男女,大家同世為人,從廣義上說任何一個人都應當是另一個人的至親至愛,何況朋友、同事和親人。所以,知錯認錯,是融洽社會人際關係的粘合劑,是促進社會安定、家庭和睦的金鑰匙,小覷不得啊。
有這樣一個故事:深山中有兩座相距不遠的和尚廟。甲廟的和尚常常吵架,彼此防範,人人自危。乙廟的和尚則和睦共處,坦誠相待,快樂多多。甲廟的住持看到乙廟的和尚親密相處的情況,心生羨慕,但又弄不懂其中緣由。有一天,老住持專程來到乙廟,向一位小和尚詢問:“你們廟裏人為什麼能一團和氣?”小和尚道:“因為我們時常認錯。”住持不解其意。此時,卻見一名和尚走進廟門,行色匆匆,不慎在大廳裏摔了跤。正在拖地的和尚見了立即跑過去,一邊扶一邊認錯:“對不起,這全是我的錯,我把地板拖得太濕,讓你摔倒了。”站在大門口的和尚見狀也跑了過去,懇切地說:“不,都是我的錯,我沒有及時提醒你大廳裏正在拖地。”摔了跤的和尚沒有半句怨言,一個勁地自責:“不,不,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甲廟住持親自目睹這一感人的場麵,一切都恍然大悟了。
認錯,是一種交際手段,要想真正達到心靈溝通的目的,還必須講究認錯藝術。學會認錯,首先要真心誠意,不能“猶抱琵琶半遮麵”,惟有真誠的歉意能冰釋前嫌,取得對方的諒解。二是要選準認錯的恰當時間、場合和方式。在對方心情開朗或有喜事臨門時去認錯道歉,對方一般比較容易接受。三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出麵認錯暫時還不合適,也可以請一位雙方都信得過的人代為轉達你的歉意,此後另擇良機,你自己再當麵向對方認錯,對方總會被你的誠意所感動。同樣,倘若有人開罪於你,你務須冷靜應付,不必怒形於色。也許人家正在為如何向你認錯而惴惴不安呢。
知錯認錯,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錯而能改,人皆仰之,具備這種高尚精神境界者越多,我們的社會生活方可望變得更加美好。
所以,當我們是對的時候,我們要溫和地、巧妙地去得到人們對我們的同意;當我們是錯的時候——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我們要當即真誠地承認我們的錯誤。這種方法不隻能產生驚人的效果,並且在若幹情形之下,比為自己辯護更有趣味。
要點二: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積極改正自己的缺點
利用別人的批評迫使自己進步。是對待批評的最有價值的做法。無論批評者是什麼動機我們總可以把批評當作改進自己的一種指南。甚至,敵人的批評比朋友的批評還可貴些。
康能第一次到美國眾議院演講時,被言詞犀利的新澤西州的代表菲爾斯嘲諷一句:“這位從伊利諾州來的先生,恐怕是裝著燕麥來的吧”所有人聽了都哈哈大笑,假如被譏諷的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恐怕就會憤怒了,但是康能不是,他外表有點粗俗,但內心卻明白這句話是事實。
“我口袋裏不僅裝著燕麥,而且頭發裏還放著種子,我們西部人都是這麼親近土地,不過我們的種子長出的都是好苗。”
康能因這次的反駁而全國聞名,以至最後人們都叫他“伊利諾州的種子議員。”他把別人的譏諷變為讚美。他曉得不能從批評聲浪中逃走。隻要從正麵迎對別人的批評,到頭來,反而他會被你降服。我們之所以怕批評,是因為批評也是事實,愈真實則我們愈逃避。然而批評之所以可貴,便是因為它是真實的。別人批評康能是農民,他並不回避,承認自己確實很土。不過在他粗野外表的裏麵卻是一個純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