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四郎探母》是《八郎探母》的對台戲(1 / 1)

水火交融(京劇目一)南北和

借代法是燈謎中運用比較多的一種表現方法。如方位詞的東南中西北與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依次對應,此喚“五方與五行互扣”。此謎以“火”代“南”,以“水”代“北”,“交融”會意作“和”(讀作huò,作“攙和”解)。如此借代,增添了許多意趣。

《南北和》又名《八郎探母》、《雁門關》。劇情:宋遼交兵於飛虎嶺,已與遼公主青蓮成婚的楊八郎(改名王司徒)思母,為青蓮識破,由口角到諒解,並代為盜令。八郎探母後欲歸,孟良、焦讚責其不義,並盜其令箭,詐開雁門關,大敗遼兵,蕭後知欲斬青蓮,碧蓮求赦,與青蓮同至宋營挑戰,被八郎妻蔡秀英和孟金榜所擒,留在營中。八郎與青蓮私逃,又為蔡秀英追回押禁。楊四郎向蕭後討令出戰,擬乘機回宋,事泄,蕭後連其子侄綁至關上欲斬,佘太君亦佯綁青蓮、碧蓮向蕭後示威。楊家將乘勢攻破遼城,蕭後乃乞和。

此劇在唱腔的設計上,主要是西皮板式,特別是其中快速應答對唱的流水板的運用,急管繁弦,音色豐富,別具一格。主角楊八郎在所有場次都有大段成套的唱腔,作為線形、快節奏敘事的主要手段。有趣的是,《八郎探母》是先有的劇目,後來藝人為了打對台又編寫了《四郎探母》,沒想到《四郎探母》經久不衰,《八郎探母》卻日漸衰落,不失為梨園一段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