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奇肱國見《山海經·海外西經》:"奇肱之國,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郭璞注:"其人善為機巧,以取百禽,能作飛車,從風遠行。"

(8)古貌林英語G的音譯,意為"早安"。

(9)好杜有圖英語Howdoyoudo的音譯,意為"你好"。

(10)OK美國式的英語:"對啦。"

(11)太上皇指舜的父親瞽叟。《史記·五帝本紀》說:"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舜父瞽叟頑。""頑"是愚妄無知的意思。《尚書·大禹謨》孔氏傳有舜"能以至誠感頑父",使其"信順"的話。

(12)"禺"《說文解字》:"禺,母猴屬。"清代段玉裁注引郭璞《山海經》注說:"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據《說文》,"禹"字筆畫較"禺"字簡單,所以這裏說"禹"是"禺"的簡筆字。

(13)皋陶傳說是舜的臣子。《尚書·舜典》:"帝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作士。'""士",真管獄訟的官。按一九二七年魯迅在廣州時,顧頡剛曾於七月中由杭州致書魯迅,說魯迅在文字上侵害了他,"擬於九月中回粵後提起訴訟,聽候法律解決。"要魯迅"暫勿離粵,以俟開審。"魯迅當時答複他:"請即就近在浙起訴,爾時仆必到杭,以負應負之責。"這裏鳥頭先生與鄉下人的對話,隱指此事。參看《三閑集·答顧頡剛教授令"候審"》。

(14)簡放古代君主任命高級官員。簡指授官的簡冊。(在清代則稱由特旨任命道府以上外官為簡放。)(15)從冀州啟節《尚書·禹貢》敘"禹別九州",首舉冀州。孔穎達疏:"冀州,堯所都也。諸州冀為其先,治水先從冀起。"又《史記·夏本紀》也說:"禹行自冀州始。"按冀州為古九州之一,約相當於現在的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山東黃河以北地區。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在冀州境內,故下文又說"冀州的帝都"。啟節,指舊時高級官員啟程、出發。節,古代使者及特派官員出行時所持的信物。

(16)《神農本草》是我國最古的記載藥物的專書。其成書年代不可確考,當是秦漢間人托神農之名而作。

(17)維他命W維他命是Vitamin的音譯,現在通稱維生素。但並未發現維他命W。下文的瘰鬁病,中醫病名,主要指頸部淋巴結核一類疾病;而因缺碘所致的甲狀腺腫大(俗蟲大脖子)叫"癭",不叫瘰鬁。這裏是諷刺當時一些所謂學者的無知妄說。

(18)"伏羲朝小品文學家"的這段話,是對當時林語堂一派人提倡的所謂"語錄體"小品文的模擬;林語堂主張的所謂"語錄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文言中不避俚語,白話中多放之乎"(見《論語》第三十期《答周劭論語錄體寫法》),基本上還是文言。這是一種變相的複古主義。其次,這段話中的"見一少年,口銜雪茄,麵有蚩尤氏之霧",是影射林語堂醜化進步青年的讕言(林語堂在他的《遊杭再記》中有"見有二青年,口裏含一枝蘇俄香煙,手裏夾一本什麼斯基的譯本"這樣的話)。蚩尤是傳說中我國九黎族的首領,相傳他和黃帝作戰時,施放大霧,後為黃帝所擒殺;由於民族偏見,舊日史書把他描寫成非常凶惡的怪物。因此,蚩尤的名字也常被過去統治階級用來形容他們所認為的"凶惡的人"。一九二六年,北洋軍閥吳佩孚為了"討赤",曾經異想天開地拿蚩尤來比擬"赤化",胡說:"草昧初開,部落時代,蚩尤肆虐,彼時無所謂法製,無所謂倫紀,殆與赤化無異"(見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一日北京《晨報》)。他還說,查得蚩尤是"赤化"的始祖,因"蚩"和"赤"同音,"蚩尤"即"赤化之尤"雲雲。參看《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及其有關注。

(19)貝殼上古用貝殼為貨幣。

(20)庭燎庭院中照明的火酒。《詩經·小雅·庭燎》孔穎達疏:"庭燎者,樹之於庭,燎之為明,是燭之大者。"

(21)虎賁勇士,即下文所說的衛兵們。《尚書·牧誓》:"虎賁三百人。"孔穎達疏說,稱為虎賁,是形容他們"若虎之賁(奔)走逐獸,言其猛也。"

(22)伏羲八卦體伏羲,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相傳他曾畫八卦。《周易·係辭傳》說:"古者包犧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