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索裏尼的帝國之夢(3 / 3)

過了好一會兒,墨索裏尼眼皮微抬,喃喃自語道:“看來,應該把任務交給那些希望提升一級的人去做了。”

格拉齊亞尼不禁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說實在的,他可不願意冒降級或被編入非現役的風險。不過,元帥還是振作精神進行著最後的努力:“親愛的領袖,我懇請您再寬限一個月的時間……”

墨索裏尼像是沒聽見他的請求,果斷地打斷他:“聽著,我在這裏向你下達最後的命令,限你在兩天之內發動進攻埃及的戰鬥,不管那個該死的‘海獅’計劃實行不實行,否則,你這元帥的位置也到頭了!”

就這樣,在獨裁者的橫加幹涉下,在司令官極不情願的情況下,9月上旬,意大利駐利比亞軍隊終於開始了他們拖延已久的行動,糾集6個師的意大利兵力對埃及發起大規模的進攻。9月13日,一支先遣隊越過了邊境進入到埃及西部的沙漠,緊接著8萬大軍在200輛坦克的掩護下,以遊行隊伍的方式從邊境以西3公裏處的一個叫卡普佐的村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隨著一陣嘹亮的軍號聲的吹響,一支穿著黑色襯衫、裝備著短刀和手榴彈的法西斯突擊部隊趾高氣揚地走在隊伍的前麵。後麵,緩緩開動的是裝運著大理石裏程碑的卡車。這些大理石裏程碑是意大利軍隊用來標示勝利進程的,也許他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對於一支攻不能克、守不能固的隊伍來講,這樣的東西顯然準備得有些過多了。

意大利的先頭突擊部隊穿過利比亞高原邊緣的陡坡,沿著狹窄的海岸平原一路悠閑自得地向前推進,就好像在進行著一次並不正規的長途拉練,用了整整4天的時間,才推進了不足97公裏的距離,來到了西迪巴拉尼小鎮。格拉齊亞尼元帥一紙命令,部隊全部停歇下來,一邊安營紮寨、加修工事,一邊乞求著元首增派更多的人員和供給品。

意大利人浮誇、散漫的天性在這一時刻暴露無遺。他們的軍隊不僅不擅長作戰,就連建起防禦工事來都拖拖拉拉、不緊不慢。此時,羅馬的電台卻還在大肆吹捧著前線上的勝利,他們把意大利軍隊修建的那些簡陋而笨拙的泥草房簡直美化成了一座鋼筋水泥的大都市。收音機裏激情飛躍的聲音足以讓後方的人們毫不吝惜地為他們前線的軍隊浪費著感情:“親愛的羅馬市民,咱們意大利工程師的精湛技術真是令人叫絕,有軌電車又在西迪巴拉尼的大街上奔跑起來了,這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啊!”

格拉齊亞尼元帥命令意軍修建的是一個由7大據點組成的呈半圓形的防禦要塞,這道要塞從海岸邊距離西迪巴拉尼以東24公裏的馬克提拉村開始,向內陸蜿蜒伸進80餘公裏。令意大利軍官們甚為滿意的絕不僅僅是這些要塞軍營所具有的防禦功能,他們更看重的是那些“軍官俱樂部”之類的生活便利設施。有了這些設施,高級軍官們就可以在戰鬥間隙聽上一曲美妙的音樂,跳上一支華麗的舞蹈,再品嚐一下用高級玻璃器皿盛裝的冰鎮弗拉斯卡蒂白葡萄酒。如果有可能,意大利人甚至想在沙漠上踢上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因為隻有那個才是他們真正能引以為豪的遊戲項目。

希特勒對意大利軍隊這種坐觀靜待的戰術行為深感憂慮,德國空軍在英國上空所遭受的巨大損耗與重創,無法讓希特勒鎮定自若地看著他的同盟在北非戰場上無所作為。他擔心英軍遲早有一天會從設在埃及的基地向意大利軍隊實施猛烈轟炸,這樣一來,軸心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必將受到嚴重損害,更可怕的是,這有可能影響到德軍即將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10月4日,希特勒在與墨索裏尼的一次會晤上,主動提出了願意提供裝甲部隊和飛機大炮幫助格拉齊亞尼元帥早日行動起來,但他的這番好意卻遭到了他那位傲慢自大的法西斯盟友的冷漠拒絕。

墨索裏尼向希特勒表示:“強大的意大利軍隊目前無需任何幫助,我們一定會在10月中旬前重新開始自己偉大的進攻行動。”然而,他也並沒有把話說絕,他同時表示:“歡迎德國在戰役的最後階段給予意軍最強有力的援助。”

10月28日,意大利軍隊突然入侵希臘,希特勒對此事卻一無所知,為了教訓一下狂妄的墨索裏尼,他決定暫緩給意大利軍隊的任何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