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棘出產的美玉很有名。於是一次晉獻公把一塊垂棘出產的美玉送給了虞國的國君,目的是向虞國借一條路去攻打虢國。

虞國大夫宮之奇聽到消息規勸虞國國君說:“這事千萬不能答應,因為虞國和虢國就好像唇和牙齒一樣,唇沒有了,牙齒怎麼能保得住?虞、虢兩國應該永遠相互救援,這不是講什麼恩德,而是相互間的利益決定的,今天我們借給晉國道路把虢國打敗了,明天,晉國就會吞掉我們虞國。”

盡管宮之奇把道理說得非常明白,但虞國的國君還是沒有聽他的意見,最後,接受了晉國的美玉,同意了借路給晉國。

晉國順利攻取了虢國,就在回師途中,順路把虞國吞掉了。

簡評

唇亡齒寒的本意是說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反之,嘴唇無齒則一無是處。比喻利害相關。虞公敵友不分,不聽勸告,貪圖小利,同意借路,實際上是幫助晉國滅掉了虢國,結果自身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這是一個深刻的曆史教訓。成語“唇亡齒寒”就是從故事中“唇竭而齒寒”來的,比喻關係密切,利害共同。成語“唇齒相依”則是從故事中的“輔車相依”變換而來,比喻關係密切,互相依存。這兩個成語都多用於形容兩個鄰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