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候有個名醫叫扁鵲。

有一次,扁鵲去見蔡桓侯,臨走時,他看出蔡桓侯生了病,就對蔡桓侯說:“您已經患病,隻是病在表皮,隻要及時治療,很快就能好。”桓侯不相信自己有病,聽了這話還很不高興。

幾天後,扁鵲又見到桓侯,經過觀察,扁鵲發現桓侯病情有所發展,這次他鄭重地勸告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裏去了,不治療會嚴重的!”桓侯還是不相信,而且越發生氣了。

扁鵲再見到桓侯時,對桓侯的病情發出警告說:“您的病已經侵入到內髒去了,再不治,恐怕真的很危險了!”桓侯聽了,生氣地皺著眉頭,一句話也不說。

過了不久,桓侯又遇到扁鵲,這次扁鵲什麼也沒說就轉身走了。桓侯感到奇怪,派人去問其中緣由。扁鵲對來人說:“你們國君不聽我的話,沒有及時治病,現在已經病入膏肓,沒辦法醫治了!”來人大吃一驚,趕忙詢問。扁鵲說:“開始病在皮膚時,敷敷藥就能好的。發展到肌肉裏,用針灸也還有效。病到了內髒,雖然費事一些,但用湯藥醫治還來得及。現在他的病已經發展到了骨髓,還有什麼辦法呢!”

五天以後,桓侯突然感到全身疼痛,臥床不起,此時才想起扁鵲的話來,連忙派人去找扁鵲,扁鵲早知桓侯已無法醫治,提前到秦國去了。沒幾天,桓侯便病死了。

簡 評

“諱疾忌醫”這一成語由此而來。常常用來形容那些隱瞞或掩飾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正視別人批評的人。有病就醫,有錯能改,亡羊還可以補牢。所有的錯誤都是修正的越及時,改正的就越徹底。坦坦蕩蕩做人,光明正大做事。逃避不能當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