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枯井裏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青蛙出來玩耍,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裏來的大鱉。

青蛙就對海鱉誇口說:“您看,我住在這裏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玩累了,就回到井裏休息一會兒,或者隻留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身子泡在水裏;或者在柔軟的泥地裏玩一會兒,也很舒適。那些蟛蜞和蝌蚪,誰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裏唯一的主人,在這裏十分自由自在。請您到井裏來參觀一下好嗎?”

那海鱉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海鱉探頭往井裏瞅瞅,隻見淺淺的井底積了一攤長滿綠苔的泥水,還聞到一股撲鼻的臭味。海鱉皺了皺眉頭,趕緊縮回了腦袋。青蛙根本沒有注意海鱉的表情,挺著大肚子繼續吹噓:“住在這兒,我舒服極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欄上乘涼;深夜可以鑽到井壁的窟窿裏睡覺;泡在水裏,讓水浸著兩腋,托住麵頰,可以遊泳;跳到泥裏,讓泥蓋沒腳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滾。那些小蟲子、螃蟹、蝌蚪什麼的,哪一個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兒四濺,越說越得意:“瞧,這一坑水,這一口井,都屬我一個人所有,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樣的樂趣可以算到頂了吧。海鱉兄,你不想進去觀光觀光嗎?”海鱉感到盛情難卻,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還沒能全部伸進去,右腿的膝蓋就被井欄卡住了。海鱉慢慢地退了回來,問青蛙:“你聽說過大海沒有?海的寬闊,哪止千萬裏;海的深度,哪止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裏的水,並沒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裏有七年大旱,海裏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海是這樣大,以至時間的長短、旱澇的變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發生明顯的變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這一眼枯井、一坑淺水來,哪個天地更開闊,哪個樂趣更大呢?”青蛙聽傻了,鼓著眼睛,吃驚地呆在一旁,久久沒有說話。”

簡 評

世界無限廣闊,知識永無窮盡。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個角落當作整個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點點知識看作人類文化的總和,那就會跟枯井裏的青蛙一樣,成為孤陋寡聞、夜郎自大和安於現狀的反麵角色。從這則寓言故事概括出來的成語“井底之蛙”,常常被用來諷刺那些見識短淺而又盲目自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