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40幾歲的女人總喜歡挑別人的毛病,遇到問題從不找自身的原因。這樣的女人就需要學習接納別人的美德。也許你會說,學會接納別人也算是美德嗎?不要懷疑,接納別人確實是一種美德,因為接納別人實際上就是寬容別人。
我們常常感歎:與人相處真的很難,為什麼就找不到一個與我趣味相投的人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常常要求別人有完美的個性,這是不切實際的。要想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就必須學會接納別人,這樣才能打開交際的突破口。
一種錯誤的指導思想,會導致我們與人相處能力的不足,使我們在與人相處時遇到很多的麻煩。當我們不能夠與別人友好相處,就會經常與他人發生糾紛,這種關係不僅使我們的生活受挫,還使我們的事業處於低穀,直接影響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俗話說:“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人類的個體也是千差萬別。即使是孿生兄弟或姐妹,也會因為先天稟賦及後天經曆的不同,使得他們的個性有很大差異。有的人精明,天生一副生意頭腦;有的人質樸厚道,為人坦誠;有的人性情暴躁,遇事愛衝動,一蹦三尺高;有的人遇事沉穩,辦事不慌不忙;有的人熱情開朗,一副熱心腸;有的人冷漠孤僻,喜好獨處……在這些個性之中,很難說哪一種絕對好,哪一種絕對壞,每種個性都是各有優點和缺點。絕對完美的個性是不存在的。
40幾歲的女人常常把與人難以相處的原因歸結為別人的個性不是盡善盡美,可是我們應該反過來問一問自己:自己的個性是否就絕對盡善盡美嗎?如果不能做肯定的回答,就應該想到,不能因為他人的個性有缺陷,就瞧不起別人,這隻能讓你走向別人的交際圈之外。你也不能一味尋求隻與自己談得來的人交友,雖然性格類似的人之間可能更容易交流,在情感上走得更加接近,但是這勢必會造成交際圈過於狹窄。
其實,性格有差異的人之間若能很好地交往,會彌補雙方性格的不足,人格上會更趨於完美,而且容易形成更為廣泛的交際圈。
你與別人不同,別人與你有異,你也不必因為自己與別人不同而感到有什麼不安,正是因為不同個性的人才使得世界變得豐富多彩。
40幾歲的女人要想與他人友好的相處,就必須先了解他人的個性,摸清他人性格的長短,掌握他的喜好,實行重點“突破”,也就是要投其所好。交友時要根據對方特點,在交往過程中,采用多樣性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溝通與交流。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沒有弄清對方的個性特征,或者不管對方是誰,希望對方能夠無條件地接受自己。自己喜歡的東西,希望別人也喜愛,完全是以自己為中心。對別人考慮少,勢必會引起別人的不滿,結果總是與別人發生矛盾和衝突,友誼自然就很難發展。
40幾歲的女人麵對多樣性的個性,各種各樣的人,要學會包容。當我們不再把自己隻是局限自我狹小的圈子之中,多接納吸收別人的思想與觀點,心胸開闊之後,與別人自然就好交往和相處了。
40幾歲的女人,不要以一己私利為重,要敞開胸襟,用仁慈與善良贏得一切。
自私自利雖然很頑固、很執拗,有時甚至好像堅不可摧,其實並不是這樣,自私自利作為人的弱點,並非不可製止。赤裸裸的自私自利之心隻會使一個人朝錯誤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因為自私自利一直在內心驅使著他,已經成為一種潛意識的行動。如果40幾歲的女人心情豁達開朗、樂觀,就能看到事物中光明的一麵,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知道有星星在閃爍。一個心境健康的人就會思想高尚,行為正派,就能自覺地摒棄各種肮髒的想法,不與邪惡為伍。人既可能堅持錯誤、執迷不悟,也可能相反,這取決於人類自己。
自私自利是人生的天敵。人一旦變得自私自利以後,就會變得厚顏無恥。自私自利的人心胸狹小,對眼前的利益看得很重,無論怎樣,即使是為了崇高的目的,也絲毫不願意放棄自己已經到手或即將到手的一點小利益,可謂寸利必爭寸利必得,斤斤計較。自私自利會促使一個人的壞心情。他們整天都生活在一種莫名其妙的緊張之中,總在盤算著在哪裏再撈一點便宜,怎樣去損別人而肥自己一下,很少有時間去享受生活中的快樂和幸福。所以,他們的人生字典裏根本找不到幸福和快樂,更不懂得一個人給予別人的幸福和快樂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快樂和幸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