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優雅的儀態。同樣坐或立,有人顯得平淡無神,而有人就傳遞出一種清新的氣息,讓人看著舒服。正確的坐姿應緊縮小腹,放鬆肌肉,輕輕舒緩肌肉,讓它在全然輕盈的狀態之中呈現出最好的效果。正確的站姿是:胸部擴張,背脊伸直、下巴收縮、收小腰、雙腿內側使力,腳後跟並攏,膝蓋打直,肩膀自然下垂,不需使力。這樣人看上去才會覺得挺拔、優雅。
第六,給自己做一個合適的發型。大多數女性都已懂得注重護理自己的一頭秀發,也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臉形的發型,但這仍略有欠缺,要想使自己更具魅力,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如運動或看電影,簡略地利用一些小技巧改變發型的風格,例如,改變頭路,或用絲巾包結或卡個小發卡讓它與服裝給合起來更合宜、更協調,人便也生動許多,並且還時常能讓人驚喜。其實,這種技巧倒不是很難,重要的是細心、用心,想得到就學得到、做得到。
第七,新中有舊衣。一個有品位的女人之所以能嫵媚迷人,除了氣質、禮儀,她的服飾也是很重要、很精彩的部分。實際她並不花費很多的錢用於購衣,但買衣時總是想到家中的幾件衣衫怎樣搭配、是否協調,這樣購衣便不會衝動與盲目,也不會衣櫥中亂糟糟,出門總是“缺一件”。無論流行什麼風格,有魅力的女性總是看重傳統的“揚長避短”論,專選能烘托體型、烘托氣質的那種。
看過一幅畫,忘記是哪個大師畫的,一位老人穿著袍子,呆呆地看著腳下的紙屑,外麵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他臉上有表情也沒有表情,很散淡,他和那些陽光融化在了一起。我們知道,那種老,很優雅。
記得孫犁的散文,寫到老的時候,他說:“如果老了,我就什麼也不做,發發呆,因為沒有年輕時的睿智,所以,什麼也不寫了。我怕留下垃圾文字,不想讓人笑話,我要優雅地老去。”林語堂也說:“優雅地老去,也不失為一種美感。”優雅地老去,多美的意境,多灑脫的心態。
每當看到路上的一對對老人從容自得地扶持著散步,每當看到滿頭銀發的老太太微笑著靜靜地坐在長椅上曬太陽,看兒孫玩耍時,人們的嘴角都會露出微微的一笑。這種祥和寧靜的心態和生活,隻屬於優雅吧。
老去是自然規律,不可抗拒,即使心有不甘地用種種辦法挽留住青春的尾巴,女人終究還是要老去的。既然無力改變,那就不妨優雅地老去。看過友人的一篇文章:
“在火車上碰到一個這樣的老太太,70了,銀絲滿頭了,笑起來還會露出幾顆假牙。那時我買到的票是下鋪,她買到的票是斜上鋪。看到她那麼大年紀了還一個人拉著行李坐車,我佩服之餘趕緊和她換床鋪。老太太很健談,也很開朗,對人說話總是笑眯眯的。她說她經常一個人這樣到處跑,她還把她一路上的趣聞說給我們聽。早上醒來,眼睛所及之處,就是斜下鋪的老太太,不管是她輕輕地疏理著那滿頭銀絲,還是拿起杯子慢慢地眯著眼睛喝水的姿勢都寫滿了優雅。優雅老去,更是一種從容樂觀的生活態度。”
雖然歲月毫不留情地在臉上刻下了皺紋,但是優雅的舉止,坦然的目光,淡定的神態,恐怕是高科技的鬼斧神工也無能為力的。那種從容,那種自信,那種修煉,隻有當你年老時,有了人生的閱曆,有了生活的感悟,才會由內而外顯示出來,那種美是別人模仿不來的。
優雅是件很難的事情,比矜持難,矜持能裝,可優雅不行,優雅要氣質,要資曆,要歲月沉澱,要那份從容和雲淡風輕,優雅地老去就更難。人生如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各的風采,少年時的茁壯,青年時的絢爛,中年時的沉靜,老年時的淡雅,各呈其美,各有其妙。
女人老的時候,依舊可以衣著打扮得體入時。常常翻出一角絢麗的衣領,或露出一襲翠嫩的裙擺;出門的時候,仍能淡掃娥眉,抹一點口紅,與路人擦肩而過時,偶爾會有人回過頭來。
女人老的時候,每天晚上華燈初上,空氣中塵埃落定之後,換上運動鞋出去散步、跳舞,身體還充滿著活力和生機。
女人老的時候,可以經常出去旅遊,在一個美麗的地方靜下來,白天細細品味那裏的風俗人情,晚上記錄所見所聞,十天半月後再換一個地方。
女人老的時候,可以戴著老花鏡,專注地讀自己喜歡的書;坐在電腦前,熟練地敲打文字,和網友聊天,玩休閑小遊戲;家中時常流淌著音樂,女人在音樂聲中洗衣做飯,等待兒孫們歸來……
優雅地老去,雖然是一種無法企及的時尚。但是隻要女人懂得不放棄自己的心靈,充實而有尊嚴地活出自己內在的美,仍然保持著甜美自信的笑容、優雅的姿態、溫柔善良的情懷,以及永不言老的赤子之心。
當年華逝去,女人的美麗已如那一江東去春水,唯有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態度,才能見證著我們是否優雅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