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當代大學生的困惑(2 / 3)

一個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都是在父母的嗬護下長大,衣食住行都要依靠父母,甚至家庭作業也是在父母的督促幫助下完成的學生,突然離開家庭、離開父母來到大學開始了獨立生活,自己覺得長大了,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人了。但長期生活在受保護甚至受寵愛的環境中而造成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等,使得他們在強烈的獨立意識的同時,又存在一下子難以擺脫的依賴性,遇到生活等方麵的矛盾又無法處理,束手無策、猶豫不決而感到苦惱和憂慮。

(六)理想與現實矛盾中的困惑

大學生是在美好的理想中不斷促使自己在發展,但又常常因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以及尋求不到順利實現理想的途徑而困惑。

大學生終得有個理想,才有明確的追求和奮鬥目標。但大學校園並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伊甸園,而是既有鮮花也有荊棘,不論是來自大城市的豪門子女,也不論是來自山區的貧困農家子女,他們都在確定理想並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由於實現理想的途徑、方法、條件不同,由於承受挫折、壓力的意誌不同,有的同學能夠看到理想實現的希望,而不少同學卻處於希望渺茫的慨歎和困惑中。

二、解決思想困惑的主要措施

不少大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上述六種困惑和心理上的偏差,如何擺脫和緩解這些困惑和偏差,筆者提出既綜合治理又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的五條措施,誠望教育主體的高等院校能夠關注。

(一)認真組織、講解好“兩課”的學習

這是提高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根本途徑。通過政治課的學習,使大學生自覺地接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自覺地接受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起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不移地擁護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大是大非麵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自覺抵製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影響,自覺地樹立起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各類高校必須要認識到對大學生“兩課”的學習,是任何課程不可替代的,要嚴肅糾正不少高校對“兩課”認為可有可無的思想認識,“兩課”

誰也可以講得了的錯誤觀點,更不允許幾百個學生在一起上大課,並以各種活動侵占“兩課”學習的錯誤行為。

(二)要堅持課內課外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課堂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場所。我們除了學習好“兩課”外,還要注意充分發揮各門課程的育人功能,深入發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做好教書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同時要努力拓展課外思想政治的渠道,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探索和建立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新形式,引導學生受教育、長才幹。

(三)要建設好高素質、高質量和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這是高校抓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但長期以來如何建設好這支政工隊伍始終難以解決好,關鍵是這支隊伍中的成員自身發展與工作需要發生矛盾又難以處理好這一矛盾。在困惑中人們又試圖用“雙肩挑”的辦法來解決這一矛盾,但在工作中又出現顧此失彼。為此,各高校都在探索、尋求,而北師大黨委一馬當先,從提高自身素質入手,通過建設專業化、學術化、職業化的幹部隊伍,從而推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進展。北師大的經驗值得我們效仿,這個經驗就是開設課程,即專門開設學生工作這門學科,他們給這門學科起名為“現代大學生工作理論與實踐”,課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組織行為學、組織意識學、發展心理學、教學設計理論和大學生就業指導為基礎,探索研究當代大學生成長的因素,探索大學生成長中各因素的本質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