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教師應具備的人格特征(1 / 1)

從半個多世紀從事教育工作中悟出的一些事理,我認為教師的人格特征主要是指教師的性格、品德和信仰。它的內涵包括: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和自信等。

自尊,是指自我尊重並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自尊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動機,有助於克服自身的弱點,促使自己去維護尊嚴。教師人格自尊的外化,主要表現為教師的威信和影響力。而知識是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一種力量,會使人產生信賴感,從而增強其感染力。因此,作為教師都應具備強烈的學習動機、積極的學習態度、紮實的基礎知識、淵博的文化修養、精湛的專業造詣、廣泛的求知興趣,以增強自身對學生的影響力。

自愛,最主要的是指自己要愛護自己的榮譽。

作為教師,在品德上應自愛。教師行為有示範性。教師在學生中威信高,影響力大,學生有尊敬教師、願意接受教師教導的自然傾向。學生往往把教師當做模仿的對象、心中的楷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高尚的師德,並且具體表現在對知識、對事業、對日常生活的態度上。對知識,要有嚴謹的學風、一絲不苟的態度;對事業,要執著地追求,勇於獻身;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對學生的影響並做出表率。

自立,是指靠自己的勞動獲得成就。教師的自立主要體現在工作上。因為教師的勞動具有個體性的特點,他是通過自己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答疑、獨立鑽研、獨立思考等一項一項個人勞動完成任務的。所以,作為教師要充分發揮自我優勢和專業特長,力爭在自己專業上取得卓越成果。

自強,是指依靠自己的努力,發憤圖強。

每位教師都應該充分認識自己的曆史使命和責任。對自己的工作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責任感是最大的內動力。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隻要有了執著的追求和奮發進取的精神,本身就能給學生精神世界以強烈的影響和感染。這就要求教師要從提高一代人的素質出發,嚴格要求自己,自強不息,為人師表,做默默無聞、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人。

自信,是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一定的目標和願望。

教師既是科學文化的傳播者,又是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職業道德需要每位教師應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保持積極的思想狀態。職業道德需要教師無論講授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同時,向學生灌輸自己認可的人生觀、道德觀、政治觀和價值觀。以自己堅定的信仰,百倍的自信心,鼓勵並帶動學生執著地追求真理,向往並構建美好的人生。

總之,為人師表的地位要求每位教師應具備較為完善的人格品德。

200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