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我當校長的幾點做法與體會(3 / 3)

(三)工作上合理使用。在用人方麵,我們本著一個原則,即全盤協調一致,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處理好四個關係,即:工作需要、教師特長、個人誌願、結構搭配。注意四種結構,即文化結構、業務結構、能力結構、性格結構。盡量做到人盡其才,合理使用,避免人才的浪費,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工作調配後,就鼓勵其放手工作,做出成績及時表揚,發現問題耐心幫助。這樣做的結果,使大家擔子重了壓不倒,工作忙了累不倒,遇到困難嚇不倒,受到挫折氣不倒。

(四)生活上體貼照顧。群眾生活直接關係著工作情緒。作為一個領導者,應當時刻關注群眾的生活,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我給自己規定了“三必訪”:即教師生病或發生意外事故必訪,教師生活遇到困難或家庭發生糾紛必訪,節假日必訪。對於教師經濟上的困難、家庭問題、婚姻問題、住房問題、子女升學就業問題等等,我都予以關心體貼。例如一位青年教師因幾次找對象而未能如願感到非常苦惱,於是就幫他端正婚姻觀,並幫助他找到了一位稱心如意、誌同道合的好伴侶,婚後他們互勉互勵,努力工作,在教學工作中取得顯著的成績。

三、抓管理製度的改革

教育是一門深奧的科學,有其自身的規律,要辦好學校必須循其規律,善其管理。管理的核心,是質量問題,要不斷地摸索規律,加強管理,完善管理,改革管理。要向管理要質量,解決管什麼、怎麼管的問題。下麵簡要講四點:

(一)三育齊抓。學校是育人的場所,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是辦學者與一切教育者首先應該明確的問題。建設四化,要求一代新人德才兼備。體魄堅強。因此德智體全麵發展是學校工作的宗旨。第一,思想上明確三育意義:德育是靈魂,智育是中心,體育是基礎;三育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第二,工作上擺正三育位置,使其和諧協調,做到三育齊抓,既要學生全麵發展,又要因材施教,注意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第三,既要齊抓,也要齊管,在德智體三方麵我校都建立有相應的規章製度。

(二)三風要正。一個學校能否辦好,重要的是看三風是否端正。我校從1982年開始響亮地提出“端正三風,提高質量”的具體要求,近幾年全校師生為端正三風而不懈努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勤奮刻苦,團結文明”的校風、“勤教善管,嚴謹治學”的教風、“勤學好問、一絲不苟”的學風。

(三)三級同視。初中教育是基礎教育,初一起始年級,是基礎的基礎;初二又增加了幾何、物理兩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學生在學業上容易兩極分化,是初中階段的關鍵年級;初三是初中的結業階段,也是綜合提高的重要階段。因此,我們在工作部署上、人員搭配上,不重此失彼,注意骨幹教師和一般教師搭配,便於互相學習,全麵提高,同時學校三名主要領導分年級蹲點把關。在初一起始年級,注意做好教學過程中的五個過渡,即1.思想教育的過渡;2.教材內容上的過渡;3.教學方法上的過渡;4.學習方法上的過渡;5.管理方法上的過渡。在初二年級,注意探索兩極分化的規律,杜絕分化和減少分化的程度。初三畢業班要加強理想前途教育,狠抓綜合複習,鞏固提高,力爭大麵積豐收。

(四)製定好四種計劃,安排好五張表。四種計劃即學校工作計劃,教研工作計劃,班主任工作計劃,體育衛生計劃。五張表即作息時間表,教學進度表,課程表,月工作重點表,周課外活動表。把大家的思想、認識、行動統一到計劃和製度上,形成全校工作一盤棋,牽一發而動全身。

(五)以人定崗,以崗定責,獎勤罰懶,論功行賞。全校上自校長,下至工友、各類人員,都定有明確的職責,年末逐項逐條檢查,進行總結評比。學校設有教職工出勤獎,工作效果獎,學生中設有品學兼優獎,雙差生進步幅度獎。在總結評比,優劣了然的基礎上論功行賞。這樣做的結果,基本上解決了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大家你追我趕,使學校工作蒸蒸日上。我校連年被評為全縣先進單位,數次受到地區表彰,曆年中考在全縣名列前茅,許多家長都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入我校學習。

以上是我工作的幾點粗淺體會,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1999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