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心理調節免疫係統2(3 / 3)

注意培養豁達的性格

性格開朗、豁達,心胸豪爽開闊的人不易患抑鬱症。而性格內向且心胸狹隘、孤僻多疑,對人對事多不感興趣的人,易患抑鬱症。要注意培養自己遇事不愁、處世不憂、容人容事、不計小節的開朗性格,努力擺脫心胸狹隘、目光短淺、自私自利、斤斤計較的小農思想和市儈習氣。

7治療焦慮神經症的方法

焦慮症患者指“期待性焦慮”,總是時刻等待著不幸的到來,無論什麼事總是擔心會出現最壞的結局,而且為自己預想的這種壞結果而憂心忡忡。一般來說,焦慮會引發多種疾病。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結果,原因是焦慮使自主神經係統緊張,而自主神經係統與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有直接的溝通。電子顯微研究中發現,自主神經的神經細胞可釋放出神經傳導物質以調節免疫細胞。

典型的焦慮是“無名焦慮”,患者感到非常不安和害怕,但說不出怕什麼或究竟會發生什麼不幸,也知道這是一種無根據的焦慮,並沒有事實根據,然而正是這種無對象內容的恐怖不安使病人十分焦慮。

焦慮症的治療方法也很多。

行為療法

假如是急性焦慮症,除給予安慰和鼓勵之外,讓病人暫時休養,可以脫離焦慮狀態。有時,焦慮症病人的病理問題並非是易於緊張,而是在於緊張過後不易緩解下來,持續保持其恐懼狀態。所以,應用行為療法,如全身鬆弛法,可以幫助病人解除緊張而鬆弛下來。有時,焦慮症的產生,與潛意識裏的不安和症結有關。宜做心理分析治療,來處理其緊張不安的根源。

自我暗示療法

就是以思想、語言不斷提醒自己,調節和控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的情緒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通俗地講,就是進行自我說服、自我開導。這種辦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語言能夠通過心理對整個機體發生作用,既可能使人驚恐、不安,也可使人鎮靜下來。因此,在遇到可能引起情緒波動、焦慮的事情時,可以自己告誡自己:要鎮靜,千萬不能緊張害怕,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樣,在不長的時間裏,就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健全性格、陶冶性情

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對於培養良好的性格和陶冶性情、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焦慮症也有重要意義。興趣廣泛不僅指人的知識廣博,而且包括對文學、藝術和音樂、繪畫等方麵的愛好。廣泛的興趣、健康的愛好,能夠豐富和充實人的精神生活,有助於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保持樂觀的情緒和穩定愉快的心境,從而有利於克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

8防治疑病症的方法

疑病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也是常見的心理疾患,主要特點為一個人過分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經常擔心自己是否會生病,甚至懷疑自己已經患上了某種疾病,為此非常憂慮。而經常擔心或憂慮,會使人唾液裏麵的抗體比率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說,如果你過度擔心或憂慮,你將自動破壞自身免疫係統的防衛網。對此種病心理治療的重點,在於先滿足病人的需要,盡量使病人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依賴感。避免與病人爭論他所訴說的身體症狀,但應幫助病人如何處理麵對存在的問題。首先利用解釋性心理治療。用親切、關懷、同情而又通俗易懂的言語說明身體根本沒有器質性病變,而他現在所有這些症狀,是由於在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使自身對內髒的感知敏感起來,從而使原來並不注意、也感覺不到的一些內髒活動被注意和感覺到了,而心理上的過分緊張又使這些信號的感知擴大化,從而出現精神緊張、兩腿軟弱無力等症狀。如此心理上的惡性循環反映使他自覺症狀越來越嚴重,以至於不能自拔。在他接受了醫生解釋的基礎上,再指導他進行行為操作技術,最終使他感覺自己“痊愈”了,恢複正常的生活。

患疑病症的人,一般來說性格追求十全十美,因此對事物敏感、多疑、主觀、固執、自憐和孤獨,常以自我為中心,外界或自身的細小變化都會引起注意,甚至導致心理疑病。故預防疑病症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富於理智,意誌堅強,切不可“無病自憂”。二要生活在人群中,把已經集中於自我的興趣,轉移到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他人身上。三要多了解自己的環境,不管是什麼理想和計劃,一切得緊貼著日常的現實生活,鼓起麵對生活的勇氣。四要建立自信心。除了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外,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總之,理智地糾正自己的生活,正確地對待人生,事事持樂觀的態度,是預防疑病症的關鍵所在。

9防治恐怖症的方法

恐怖症,又稱恐怕性神經症,是指思考對某些事物或特殊情景產生十分強烈的恐怖感,而這種強烈的恐懼感都和這種事物或情景極不相稱,令人難以理解,但患者不能自我控製,因而極力回避引起恐懼的事物或情景。許多醫學研究表明,恐怖會使人的生活作息混亂,從而令身體無法充分休息,不但能降低第一道防衛網的功能,還使淋巴細胞數目下降,最終免疫力降低。

恐怖症類型

恐怖症的心理異常表現比較複雜,若以患者產生恐怖的對象為標誌,恐怖症的表現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社交恐怖

患者見到生人害怕,特別害怕公共場所。在生人麵前臉紅、出汗、發抖、拘束、手足無措、行為笨拙。患者的社交活動受到極大的限製。社交恐怖比較常見的是臉紅,因此又被稱為“赤顏恐怖”。

曠野恐怖

指患者在經過空曠的大地方時產生恐怖,並伴有強烈焦慮和不安。因此患者怕越過曠野,嚴重時甚至怕越過任何空間。曠野恐怖多發生在15~35歲,患者中女性約占三分之二。

疾病恐怖

主要表現在患者怕得某種傳染疾病,為了防止受傳染,患者和他人握手前總要戴上手套,或根本不敢和人接觸。而且常從多方麵尋找證據,表明自己已患上某種疾病。

動物恐怖

患者表現在害怕看見或接觸某種動物,如蛇、狗、鼠等長皮毛的動物和昆蟲等。動物恐怖多發生在童年期,但是常持續到成年期。

此外,還有利器恐怖、黑夜恐怖、雷雨恐怖、男人恐怖、女人恐怖等等,對恐怖症的治療一般采取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的方法。

防治方法

心理治療主要是通過談話解釋的方法,鼓勵、疏導和勸告患者,幫助他們擺脫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的恐怖情緒。

領悟性心理療法

引導患者設法把過去經曆(包括幼年時期)中已經被遺忘了的精神創傷引進意識中,加以“領悟”,用成人的眼光重新接觸、認識和體驗,以便減輕和消除症狀。

係統脫敏法

有計劃、有目的地鼓勵和指導患者親自去接觸那些使他們產生恐怖情緒的事物或環境,即便是暫時會引起害怕焦慮,也要鼓勵患者用最大的勇氣和毅力忍受、習慣和適應。堅持接觸,循序漸進,直到最終把恐怖情緒減輕或消除為止。

采用係統脫敏療法,最好要及早進行。這樣可以及早防止恐怖情緒的發展和鞏固。由於恐怖症屬於嚴重精神創傷之一,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及時強迫自己去接觸可能引起恐怖的事物和環境。關鍵是要樹立起控製自己恐怖情緒的信心和決心。

藥物輔助治療

恐怖症也可以使用藥物作為輔助療法。一般說來,這種輔助藥物都采用抗焦慮藥物,如安定、利眠寧等,以及抗抑鬱劑,如三環類藥物或單胺氧化酶抑製劑等。經常服用抗抑鬱劑,不僅對疾病有治療作用,而且可以預防疾病的複發。

10均衡壓力的方法

人在高度工作壓力的情況下,身體的免疫力會變差。然而,一定的、適度的工作壓力卻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有助於預防疾病。

研究人員給研究對象較重的工作壓力後,然後抽取他們的唾液樣本來化驗,結果發現對象在承受壓力時,人體內對付病原體的自然抗體——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會提升。

當然,麵對壓力時,受壓者處理事務的態度和情緒很有講究。若能以樂觀的態度,從容、有條理地處理工作,壓力不僅成了動力,還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若帶著悲觀的情緒,認為工作的壓力太重以至於難以承受,長此以往,陷入重重壓力的惡性循環,身體的免疫係統必然遭到破壞。